桑耳

桑耳

桑耳(Jew'sEaronMulberrytree),別名桑菌、木麥、桑上寄生、桑檽、桑上木耳、桑雞等。歸肝;脾經,性味甘,平,屬銀耳科,為銀耳科銀耳屬和木耳科木耳必可食用真菌的子實體。能涼血止血;活血散結,主治衄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喉痹;症瘕積聚等。

形態特徵

桑耳

桑耳 桑耳

1.銀耳子實體純白色,膠質,半透明,寬5-10cm,由多數寬而薄的瓣片組成,新鮮時軟,乾後收縮。擔子近球形,縱分隔,(10-13)μm×(9-10)μm。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6-8.5)μm×(4-7)μm。

2.黃木耳子實體腦狀或瘤狀,不規則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縫隙間生出,寬1-3cm,高0.5-2cm。鮮橙黃色、金黃色至橙紅色,膠質,乾後縮小變為軟骨質,但基本保持原狀和原色。菌肉柔軟多汁,金黃色,半透明。子實層同色,厚100-150μm,成熟時表面出現霜狀的擔孢子或分生孢子。擔子球形,(16-25)μm×(14-20)μm。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直徑4-5μm。

桑耳 桑耳

3.木耳子實體叢生,常復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著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乾後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向上漸尖,尖端幾無色,(115-135)μm×(5-6)μm。裡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裡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4.毛木耳子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乾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乾後強烈收縮。不孕面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5.皺木耳子實體群生,膠質,乾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格線。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曲,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地理分布

銀耳 銀耳

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黑龍江

、吉林、山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各地有人工栽培。

生長習性

桑耳,生於櫟、榆、柳楊、桑槐等闊葉樹腐木上。

藥材

桑耳 桑耳

【性味】味甘、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病腹內結塊、腫痛,陰痛,陰陽寒熱,不孕。療月經不調。黃熟陳舊色白的,可以治癒久泄,益氣不飢。金色的,可治飲食失節引起的兩脅之間的結塊,腹痛金瘡。治女人崩中帶下,月閉血凝,產後血凝,男子胸腹結塊。還可以治癒鼻出血,腸風瀉血,婦女心腹痛。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壓丹石熱發,可和蔥、豉作羹食。

功用主治

桑耳 桑耳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有毒。”

②《藥性論》:“平。”

③孟詵:“寒,無毒。”

主治:治腸風,痔血,衄血,崩漏,帶下,婦人心腹痛。

①《本經》:“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

②《別錄》:“療月水不調,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不飢。其金色者治癖飲,積聚腹痛,金瘡。”

③《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

④《日華子本草》:“止腸風瀉血,婦人心腹痛。”

食療保健

桑耳 桑耳

一、有助減肥

桑耳(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質,這兩種物質能促進胃腸蠕動,促使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起到防止肥胖和減肥作用。

豐富的纖維素和植物膠質還能促進胃腸蠕動而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有害物質及時清除和排出,從而起到預防直腸癌等癌症的作用。

中老年人,特別是有便秘習慣者,經常食用黑木耳,或用黑木耳煮粥,對防治多種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緩衰老,都有很好的效果。黑木耳除有降低膽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外,對無意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砂子、金屬屑等異物還具有溶解與軟化的作用。

黑木耳中含有發酵素和植物鹼,能促進消化道與泌尿道各種腺體分泌並協助這些分泌物質催化結石,潤滑管道,使結石排出。黑木耳還含有多種礦物質,也能與各種結石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剝脫、分化、浸蝕結石,所以對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糞石等內流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初髮結石者,堅持每天吃30~50克黑木耳,疼痛症狀可以在2~4天內緩解(對於慢性堅固結石,其效果較差)。此外,常吃黑木耳還能預防血栓等症的發生。

中藥選方

銀耳

巴豆 巴豆

①治留飲宿食:

桑耳二兩,巴豆一兩(去皮)。五升米下蒸過,和棗膏搗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范汪方》)

②治心下急痛:桑耳燒存性,熱酒服二錢。(《瀕湖集簡萬》)

③治少小鼻衄,小勞輒出:桑耳熬焦搗末,每發時,以杏仁大塞鼻中。(《肘後方》)

④治遺尿且澀:桑耳為末,每酒下方寸巴,日三服。(《聖濟總錄》)

⑤治五痔:桑耳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欽調下二錢。(《聖惠方》)

⑥治崩中、帶下:桑耳燒令黑,為末,酒服方寸巴,日二服。(《千金方》)

⑦治血崩:桑耳(緞存性,研細)、香附(童便炒黑,研綱)。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潑醋湯空心調服。(《本草經疏》)

⑧治咽喉痹痛:五月收桑上木耳,白如魚鱗者,臨時搗碎,綿包彈子大,蜜湯浸含之。(《便民圖纂》)

禁忌:孕婦不宜食用。

說明:桑耳不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還有滋補健身,治病抗癌作用。

據美國醫學界研究表明:桑耳能減低血液凝塊,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作用。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民間藥方

桑耳散

藥物組成:

桑耳(微炒)1兩,牡蠣粉1兩,龍骨1兩,當歸(銼,微炒)1兩,白芍藥1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處方來源:《聖惠》卷七十二。

方劑主治:婦人大便下血,小腹中切痛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桑耳粥

病方主治:痔瘡

配方: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腸一段。

用法:先將豬腸洗淨,然後將已浸水的綠豆糯米放人豬腸內,兩端用線紮緊,一起放人沙鍋中加水文火燉煮2小時,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暖脾和胃。

主治:痔瘡,脫肛。

黑木耳炒黃花菜

黃花菜 黃花菜

原料:木耳20克,黃花菜80克,精鹽、味素、蔥花、花生油、濕澱粉

、素鮮湯各適量。

製法: (1)將木耳放入溫水中泡發,去雜洗淨,撕成小片;黃花菜用冷水泡發,去雜洗淨,擠去水分,切成小段。

(2)鍋中放花生油燒熱,放入蔥花煸香,放入黃花菜段、木耳、煸炒,加入素鮮湯、精鹽、味素煸炒至木耳、黃花菜熟而入味,用濕澱粉勾芡,出鍋即成。

滑潤清淡,鹹香適口。

注意

黃花菜要用乾品,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素,炒食後能在體內被氧化,產生一種劇毒,一般食後30分鐘至7小時出現中毒症狀,輕者噁心嘔吐,重者腹痛、腹瀉,嚴重時會出現血尿血便。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 《本草圖說》載黃花菜能“安五臟,補心志,明目”。可明目,治火爆眼、紅眼病等症,可推遲老年人的老花眼的出現。

各家論述

桑耳 桑耳

1. 《本經逢原》 : 桑耳,善祛子髒中風熱,不但主漏下血病,並可以治寒熱積聚,積聚去,不難成孕。《本經》專取黑者達腎,赤者走肝,補中寓瀉,瀉中寓補之機,具見言外矣。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金色者,治腰次積聚,及腸風瀉血,施血,五痔下血,血痹虛勞,咽喉痹痛,一切血症鹹宜用之。

黑看主女子漏下赤自計,血病,顧瘸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

治療月水不調,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不飢。其金色者治解欽,積聚腹痛,金瘡。

能治風,破觀,益力。

止腸風瀉血,婦人心腹痛。

藥品分類導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關於藥品的定義:藥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藥品等。
藥物大全抗生素藥品
胰島素
化學藥品藥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植物分類導航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至2004年,已確認有287655個物種,有258650種開花植物和15000種苔蘚植物。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角苔植物門葉苔植物門石松植物門有節植物門
帚蕨植物門苔蘚植物門種子植物門蕨類植物門

中醫藥文化(二)

中國醫藥自古就是一項充滿神秘的藝術。望、聞、問、切,就能診斷,開具藥方基本藥到病除。不起眼的植物,動物,都可以治病救人。那么你想了解中國這項獨具魅力的文化嗎?你想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好地運用中醫藥的知識強身治病嗎?那就快快走進這座奇妙偉大的殿堂,領略中國傳統的醫藥文化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