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高級中學

桐柏高級中學

桐柏高級中學是一所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管理科學的現代化中學,由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局下屬海文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舉辦。多年來,學校依託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發展機遇,堅持依法治校,以“關注全體、尊重差異、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基本信息

桐柏來由

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始自雙源 九六一統 易名桐柏 再度崛起

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曹楊三中、梅隴中學,這兩所完中的高中部在1996年“撤二建三”的布局調整中合併,合併後的校址位於桐柏路原曹楊三中舊址,命名為“上海市桐柏高級中學”。1997年列為全區第一所進行辦學體制改革試驗的高級中學。2006年4月辦學體制深化改革,轉為民辦高級中學,校名更改為“上海桐柏高級中學”,由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局下屬海文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舉辦。

學校簡介

學校大門 學校大門

上海桐柏高級中學位於真光路2125號,校園面積19921平方米,沿真光路校園東部為200米塑膠操場,校園西部為教學區,分為北面1號樓教學主樓(8065平方米)、中間體育館(1627平方米)、南面2號樓。作為上海市花園學校,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

學校坐落在全國街道之星――曹楊街道地域內,毗鄰普陀區少年城。校園占地13263m2,綠化覆蓋率30%以上。周邊環境寧靜幽雅,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師資力量雄厚,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30%。

桐柏從三中、梅隴的歷史中走來,繼承兩校各自的優良辦學傳統。三中講究樂群合作,而梅隴中學自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起在普陀區就享有“準重點中學”的辦學聲譽,管理細膩嚴謹。並校以後的桐柏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五重”(目標、制度、過程、落實、效率)“四必”(有計畫必落實、有制度必執行、有布置必檢查、有檢查必反饋)的管理規範,校風建設成果頗豐,1999年學校躍上上海市文明單位的新台階;並校以後的桐柏聚集了兩所完中的骨幹教師,學科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敬業合作的氛圍良好,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在全區完中系統具有一定的位置;並校以後的桐柏邁開舉辦外語班、美術班的探索步伐,培養英語特長、美術特長的學生,這一探索逐步走向成熟,並為以後“關注差異、開發潛能、多元發展”辦學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實踐支撐。96年並校以來的校風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改革、內部管理機制改革的實踐和成果是桐柏進一步發展的彌足珍貴的基礎。

辦學理念

近五年來,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體桐柏人,形成並倡導“同舟共濟,百折不回,自主發展,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從民辦高中的校情生情實際出發,致力德育、課程、教學領域的改革,致力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致力創建普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04年以來連續四年高考本科達線率穩定保持在40%以上,不斷追求並實現“低進高出”的辦學質量目標,至今桐柏高級中學在全區民辦高中系統保持“兩個唯一”:上海市文明單位、普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創建學校。

學校校風優良,管理嚴謹。教師崇尚師德,形成“對工作特別敬業,對學生特別關愛,對輔導特別耐心,對家長特別熱心”的“ 四特精神”。師資隊伍底蘊厚實,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58%。

桐柏中學在多年辦學實踐中提鍊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 關注差異,開發潛能,多元發展。辦普陀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低進高出”的質量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是桐柏辦學的宗旨。2007年桐柏創建成為普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桐柏人贏得了民辦學校系統中“兩個唯一”的殊榮: 唯一一個上海市文明單位、唯一一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校風氣

校風:“正德”

孔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能徙,不善不能做,是吾憂也。”其還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卷七·述而第七》)古賢亦云:“百行以德為首”。(《世說新語·賢媛》)

對於學校而言,“德”是幹部、教師、學生必須崇尚的、恪守的操守與規範,要求與約束。“正德”就是明確辦學目標、創新辦學理念、規範師生操守,提高師生品質,突顯桐柏精神。具體表現於管理層光明磊落、克己奉公、敬師愛生、勵精圖治的領導風範;教師修德垂範、博知強技、知難而上、盡心竭智的職業使命;學生們唯誠崇真、尊師守紀、百折不撓、礪志篤行的精神品質。

教風:“無悔”

古人云:“智莫大於闕疑,行莫大於無悔”。(漢·劉問《說苑·談叢》)“無悔”充分體現了桐柏高級中學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我們選擇教師職業無悔,選擇執教學校無悔,選擇任教學生無悔,始終以滿腔的熱忱投入工作,傳道授業,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勤琢善磨,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第七》)無怨無悔。遵循培養目標,端正教學態度,營造育人氛圍,踐行辦學理念,提升教育品質,這是桐柏教師群體的追求與境界。

學風:“弘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第八》)。明·王守仁亦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堅強意志,百折不回,勤勉刻苦都需要毅力做保證,“毅”是成功的基礎,也是志向的支柱。毅則剛,剛則強,強則立。桐柏高級中學倡導“弘毅”學風,在理想上幫助學生樹立“有志者事竟成”和“志當存高遠”的信念,使學生弘闊志向、理想引領、立志成才;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恆的品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探求精神;在生活里勉勵和鍛造學生百折不回、自信自立的勇氣,使學生擁有不悔起點、敢奔終點、不畏挫折的氣魄,從而使桐柏學子能夠開發潛能,多元發展,走向成功。

學校標誌

校名

上海桐柏高級中學的校名,由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題寫。

校徽

校徽(文字)長方形,正中書“桐柏高級中學”,教工用紅底白字,學生用白底紅字

校徽(圖案)

整個校徽主體構圖由藍色T形圖案和綠色B形圖案構成,是“桐柏”兩字的拼音縮寫。綠色象徵活力與希望,藍色象徵沉著與智慧。整體造型為一隻振翅的勁鳥,色彩和諧,形象地體現了學校事業發展的內在訴求。

“T”形象既指向階梯,喻指高中三年一年一個台階邁向成功,又指向書本,喻指知識的獲得,還指向翅膀,喻指汲取知識的力量後,莘莘學子一定展翅翱翔。

“B”形象既指向堅定、睿智的眼神,喻指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的尋覓、探索和大膽實踐,又指向悉心呵護的雙臂,喻指桐柏教師對桐柏學子的關懷與培養

校旗

學校校旗為白底、正中綴圖形校徽、下方為錢偉長題詞“桐柏高級中學”。校旗是學校的象徵和標誌,每位教職工和學生,都應當尊重和愛護校旗。

學校集會和大型活動,如:開學典禮、田徑運動會、外出學軍、學農、參加國防教育、考察學習、成人儀式、參加校際之間的集體活動、校慶活動等,應升掛和使用校旗。

校歌

校歌定名為《桐柏之歌》:

青青梧桐迎驕陽,蒼蒼松柏傲雪霜。桐柏,是我飛翔的地方,讓我升騰夢想,引領我拼搏向上。勤學習,懂感恩,多元發展,終成棟樑。啊,我愛桐柏,我愛桐柏,桐柏守望我成長,我愛桐柏,永為桐柏爭光榮。

新生入學儀式、開學典禮、田徑運動會、學農、學軍、成人儀式、校慶活動等集會時全體師生員工應齊唱校歌。

校慶紀念日

今日之桐柏建校始自雙源,即1960年建校的曹楊三中和1964年建校的梅隴中學,2005年學校第三屆第六次教代會討論決定,桐柏建校時間定於1960年,並把每年10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六作為校慶紀念日。

主要榮譽

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

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

上海市中國小行為規範示範校

上海市“金愛心”集體

上海市中國小心理健康實驗學校

上海市青年影視教育示範基地

上海市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普陀區健康促進學校

普陀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普陀區科研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團體心理教育實驗基地

地理位置

學校地址:上海市普陀區真光路2125號

交通路線:公交106、129、807、827、838、856、62、105、136、165、727、750、743、742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