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瘤蚜繭蜂

桃瘤蚜繭蜂

桃瘤蚜繭蜂是一種寄生於水稻小麥、隸屬於蚜繭蜂科的膜翅目小動物。該蜂體型較小,黑褐色,雌、雄蜂相似,但是稍有不同。分布地區多集中在中國北京及東南部沿海地區,是生物學動物系統分類中昆蟲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桃瘤蚜繭蜂
..

拉丁學名:EphedruspersicaeFroggatt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麥長管蚜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小麥
記錄號:td00403

形態特徵


桃瘤蚜繭蜂桃瘤蚜繭蜂
體長1.4-2.3毫米,觸角0.7-1.3毫米。體黑褐色,唇基、口器及觸角第一鞭節的基部黃褐色,足基節基部為黑褐色。頭橫形,與胸部等寬;上頰與複眼的橫徑等寬,向後稍收斂;後頭脊明顯;頰為複眼縱徑的1/2;臉為頭寬的1/2,近方形;唇基長為寬的1.5倍,與臉由淺溝分隔,兩側的幕骨陷深;觸角11節,比頭胸部之和略長,呈棍棒形,向末端加粗,第一鞭節長度為第二鞭節的1.4-1.5倍,第八和第九鞭節分離不明顯,端鞭節長為寬的1.6倍。前翅翅痣長為寬的5-6倍,徑脈第二段比第一徑間脈明顯短,第一徑間脈與中脈相接處及第二徑間脈中部色淺。中胸盾縱溝全程明顯,後端相接處有一個圓形的深陷,前端1/3深,具橫脊;並胸腹節具五邊形小室,叉脊呈細的雙脊,沿叉脊及側脊有不規則的皺紋。前足脛節長度為第一跗節的2.0-2.3倍,第一跗節為第二跗節的2.1-2.7倍。腹柄節長為氣門瘤處的寬度1。4倍,具兩條側脊及較短而微弱的中脊。腹部近紡錘形,產卵器鞘長錐形,基部較寬。

體長1.0-1.4毫米,觸角長0.7-1.0亳米。端鞭節較尖,第八和第九鞭節分離明顯。除外生殖器外,其他與雌蜂相似。

生物學特性

該種寄生於麥長管蚜(水稻、小麥)。被寄生的僵蚜星黑褐色;在蚜蟲體內化蛹。一世代(18-20℃)10-12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北京、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東。

膜翅目(三)

膜翅目(學名Hymenoptera)包括蜂、蟻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12萬種,中國已知2300餘種,是昆蟲綱中第3個大目、最高等的類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相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膜翅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目,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種蜂和螞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