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帽鎮

桂竹帽鎮地處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西南部,343省道(尋信線)橫貫全境,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237.5平方公里,人口1.3萬人。鎮政府駐地上坪村,距縣城15公里。

基本信息

鎮情概況

桂竹帽鎮地處江西贛州尋烏縣西南部,地勢南北高,東西低,東鄰文峰鄉和晨光鎮,南毗廣東省龍川縣上坪鎮,西界定南縣柱石鄉和安遠縣孔田鎮,北靠三標鄉和安遠縣三百山鎮,全鎮總面積273.5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25個村小組,全鎮總面積237.5平方公里,人口1.3萬人。343省道(尋信線)橫貫全境,交通便利。鎮政府駐地上坪村,距縣城15公里。
桂竹帽因桂竹帽峰而得名。境內山巒連綿、河谷縱橫、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境內林木蔥蘢、礦藏遍布、水利資源豐富。森林總面積達32萬畝,杉木、松木、毛竹分布廣泛,是個林業大鎮。現已開發的主要礦產品有:鐵、鈾、石英、鉛鋅礦等。境內54條溪流,水能蘊藏量大。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網路覆蓋全鎮,交通便利,信息靈通。該鎮林業資源豐富,是一個林業大鎮,共有林業面積32萬畝,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積6.5萬畝;也是一個果業強鎮,以果業為主的農業產業初具規模,全鎮已發展果業面積14500畝,其中連片200畝以上的精品果園有8個。境內植物資源豐富、動物種類繁多,其中植物有:杉木、松木、毛竹、苦竹、黃竹、小山竹;野生中藥材有:金銀花、土茯岑、山蒼子、色藤、靈芝草、烏梅、枳殼等60餘種;另有“蘭花基地”兩個,蘭花總數達60萬株;動物種類有:穿山甲、鷹、龜等。我鎮擁有豐富的礦產、水利資源。礦產資源有鐵、鈾、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石英、鉛鋅礦等。境內有45條河溪,水利資源豐富,已建成羅山電站、百丈石一、二級電站、鐵水坑等小水電站11座。
該鎮農業條件得天獨厚,特色農業有臍橙、蜜橘和高山蘭花,產品暢銷全國各地。現有精品果園面積13000畝,大型蘭花基地2個,該鎮的蘭花在2003年2月南昌花博會上榮獲銀獎。

歷史沿革

1957年建桂竹帽墾殖場,1968年改桂竹帽公社,1970年復桂竹帽綜合墾殖場,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237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華里、上坪、龍歸、高興、臘樹下、白面石、蕉子壩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蕉子壩村;設有兩個專業國營林場,一個農場,一個園藝場。2000年,鎮政府駐地遷至上坪圩。

行政區劃

郵編:342201 代碼:360734106。轄上坪、白面石、高頭、蕉子壩、龍歸、華星等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上坪圩。
下轄村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260
5882
5378
家庭戶戶數2927
家庭戶總人口(總)11123
家庭戶男5770
家庭戶女5353
0-14歲(總)3274
0-14歲男1690
0-14歲女1584
15-64歲(總)7127
15-64歲男3799
15-64歲女3328
65歲及以上(總)859
65歲及以上男393
65歲及以上女46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925

資源概況

桂竹帽鎮林業資源豐富,是一個林業大鎮,共有林業面積32萬畝,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積6.5萬畝;也是一個果業強鎮,以果業為主的農業產業初具規模,全鎮已發展果業面積14500畝,其中連片200畝以上的精品果園有8個。境內植物資源豐富、動物種類繁多,其中植物有:杉木、松木、毛竹、苦竹、黃竹、小山竹;野生中藥材有:金銀花、土茯岑、山蒼子、色藤、靈芝草、烏梅、枳殼等60餘種;另有“蘭花基地”兩個,蘭花總數達60萬株;動物種類有:穿山甲、鷹、龜等。我鎮擁有豐富的礦產、水利資源。礦產資源有鐵、鈾、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石英、鉛鋅礦等。境內有45條河溪,水利資源豐富,已建成羅山電站、百丈石一、二級電站、鐵水坑等小水電站11座。

經濟社會發展

2011年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上坪村中排陂農田灌溉輸水管道工程、華星村何屋水陂農田灌溉水渠、陂護牆工程和高頭村村委水渠工程項目建設。二是著力實施民生工程。根據民眾意見建議,經多方協調,恢復了蕉子壩(高頭)至縣城農村客運班線,完成了上坪至松山坳公路修復和道路清障工程,方便了民眾出行。完成了龍歸村桔扭樹下、上坪村湖寨坑、上坪中心校門口等道路硬化工程。配合做好了35千伏變電站建設,供電質量得到較大提升;投資50多萬元美化亮化了鎮機關大院,政府形象煥然一新。三是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按照“大發展要有好項目、快發展要有大項目”工作思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經過努力,目前已達成投資600多萬元的礦產資源加工項目意向。著力最佳化投資環境,專門成立了企業服務隊,全力做好了中核贛州金瑞鈾業有限公司總投資4.4億元白面石鈾礦開採項目的前期服務工作,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獲得了客商的好評。四是強化圩鎮建設管理。穩步推進圩鎮規劃拆舊建新工作,強力開展了違章建築清理整治,全面啟動“治髒、治亂、治堵” 行動,重點抓好了國道沿線及市場的整治工作,積極實施圩鎮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圩鎮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圩鎮面貌得到較大改善。
(二)堅持走農業產業化道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一年來,我鎮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抓手,積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加大現代果業建設力度,保持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現代果業建設步伐加快。積極開展了“提質量、樹品牌、保全全”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推廣使用小實蠅掛瓶誘捕等實用技術,提升了果品質量;嚴格落實專人駐廠監管制度,嚴厲打擊采青、染色、催熟等違規行為,確保了鎮內未出現果品違規上市情況;開展了“清理廢棄果,全民在行動”活動,引導果農實施廢棄果無害化處理;以果業為核心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張,果業面積已達22804畝。以協會為紐帶,加強果品行銷體系建設,江蘇鎮江、山東煙臺果品主攻城市對接銷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當地媒體的高度關注。二是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按照“抓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重點抓了高頭村、龍歸村示範點建設。共拆除危房和牛欄廁所260多平方米,完成改水92戶、改廁92戶,硬化通組路1.3公里,入戶小道350米,整理路基2公里;美化亮化了蕉子壩街;完成了高頭村村委門坪硬化工程;進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成效突出。設立了防汛辦公室,購置了電腦、電話機、傳真機等設備。籌資4萬多元,結合林業專業撲火隊和民兵應急分隊的建設,加強了防汛搶險分隊的力量。加強了鎮半專業撲火隊建設,設立專門的值班室、設備庫,各項器材、車輛齊全。森林防火隊伍和硬體設備建設順利通過省防火指揮部考核驗收。
(三)堅持改善民本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始終堅持以改善民生為工作重點,積極推進新農合、新農保等工作,社會事業取得較大進步。一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以為民辦實事為重點,全力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的困難和問題。組織開展了全鎮新農保、新農合的參保工作,全鎮完成新農保參保6169人,參保率達83%,全縣排名第三,得到全縣表彰;完成新農合參合10735人,參合率達95%,榮獲全縣先進。共發放各項惠農資金405.51萬元,其中:糧食補助資金103.74萬元;民政補助資金135.42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貼148.44萬元;家電機車下鄉補貼17.91萬元;人民民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二是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水平穩中有升。積極宣傳人口和計畫生育政策,開展了“計畫生育百日行動”,加大了“四術”遺留對象清理力度,共完成上環結紮164例(其中二女戶結紮4例),人引9例,徵收社會撫養費69萬元(其中非訴執行7例,徵收社會撫養費61901元,拘留對象5人),順利通過市、縣計畫生育工作檢查。三是科教文衛工作取得新成績。開展了農村建築人才、生豬養殖技術等培訓活動;實施了上坪中心校、桂竹帽中學校安工程,開展了村小高年級合併辦學工作,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開展了送戲下鄉活動,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