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農場位於海南省瓊山市東北部的海濱地帶,桂林洋農場創建於1961年,1991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桂林洋經濟開發區,2007年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委核准保留,成為海南省五個省級開發區之一。距府城鎮19公里,距海口24公里。桂林洋建有海濱游泳場、國際體育村、泰國花果園、陽光城度假村、世界漫遊公園5個,其它小型項目多個,是海南旅遊勝地之一。桂林洋,是個海岸線長達10多里的大型天然游泳場。這裡海水清淨,海域無鯊魚,海底無礁石,海岸伸延坡度小,海岸淺水帶達20米;十裏海灘形如彎弓,坡岩林帶如牆,海沙白如銀,細如末,鬆軟如綿。桂林洋地理位置優越,距海口市中心10公里,距美蘭國際機場、海南東環鐵路、海口繞城高速公路僅4公里,海文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桂林洋農場已建起一個多元經濟結構,成為工、農、旅、貿、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外向型企業。

農場簡介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農場創建於1961年, 1991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桂林洋經濟開發區,2007年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委核准保留,成為海南省五個省級開發區之一。

桂林洋地理位置優越,距海口市中心10公里,距美蘭國際機場、海南東環鐵路、海口繞城高速公路僅4公里,海文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桂林洋土地面積62079畝,現有總人口3.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4萬人,流動人口0.8萬人,高校區學生1.4萬人),下轄5個公司、1個社區、1所中學、5所國小、1所醫院、1支經警中隊、1支城監中隊和15個生產隊。

桂林洋基礎設施完善,已修好近90公里的水泥路,完成旅遊、工業、生活區範圍的“六通一平”工程,已建成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及配套工程,1萬門程控電話,18口深水井聯網供水,建成8公里自流用水渠道;到目前為止,已埋下排污管道50多公里。

開發建設16年來,農場簽訂項目契約212項,已投建與經營(投產)的外引內聯企業(工廠)138家,外來投資者投入桂林洋開發建設資金已達56億元人民幣。

2005年高校區項目落戶桂林洋,該項目占地面積1.12萬畝,總投資36億元,計畫入駐8所院校,學生人數10萬人,教職工3萬人。該項目的建設標誌著桂林洋的開發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桂林洋農場已建起一個多元經濟結構,成為工、農、旅、貿、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外向型企業。

機構設定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農場和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制:
一、 領導機構
黨委書記:吳永愚
場 長:黃運寧
副 書 記:周經昌
副 場 長:楊東、林健
二、科室部門(20個)
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監察科合署)、組織人事科、宣傳科、行政辦公室、財務科、審計科、經管法規部、勞工科(社會保障分局)、國土科、規劃建設部、經濟合作部、工會、團委、農村工作辦公室、衛生科(計生辦)、教育科、派出所、綜治辦、企業辦、社會事務科(含武裝部、信訪辦、僑辦、民政)
三、下屬企事業單位(14個)
農牧總公司、服務公司、物業公司、房地產總公司、第一社區、桂林洋中學、桂林洋醫院、經警中隊、城監中隊、測繪中心、高校後勤服務公司、農科所、水管所、獸醫站
四、農業生產隊(15個)
振家隊、新群隊、邁進隊、五一隊、林青隊、合山隊、炳莊隊、昌後隊、長豐隊、民興隊、高山隊、衛東隊、永東隊、忠東隊、傳東隊

特色產業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在明清時屬外義豐桂林都,因有萬畝以上大田洋而得名。1962年1月1日,國營桂林洋農場正式宣布成立。1988年5月海南建省,農場更名為“海南省國營桂林洋農場”,1991年7月,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桂林洋經濟開發區”,開成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的領導機構。 桂林洋地形為海沉積物開成的桂林洋平原,四周略高,中間低平,平原面積廣大,平易海拔在10米以下。屬熱帶季雨林氣候,氣候溫暖,光照多,年昀氣溫為24.1℃年均降雨量為1760毫米.畜牧業發達,農副產品豐富,傳統生產的優質米、香瓜、西瓜等素有盛名。

桂林洋擁有6.8公里長的海岸線和兩個秀麗的港灣,近海出產的大白蝦膏蟹馬鮫魚等海產品和各種藻類、貝類,飲譽四方。 在桂林洋東北面淺海,原先是72個村莊,明朝1605年的大地震使這72個村莊變為汪洋大海,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海底村莊”奇觀。附近還有全國最大的海上森林――紅樹林。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開發價值。 桂林洋地處省會海口市近郊。全長12公里、橫貫開發區的高級水泥公路與海榆東幹線相連,貫通開發區南北走向的第二條水泥公里和旅遊區主幹公路已全面動工,分別連線海基開發區和東營開發區。規劃中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就在開發區附近4公里處。海路方面,海口距桂林洋僅8海里,海口港、鋪前港的輪船幸可直達桂林洋海濱。

解決民生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農場將公開接訪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該場場級領導已開展接訪下訪活動8次,對職工民眾提出的38個問題,已答覆解決的有30個。在開展大接訪的同時,加大解決民生的力度,上半年該場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共投入資金達4550萬元。

桂林洋農場為了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特別是維護奧運會特別防護期的社會穩定,該場在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加強宣傳,解釋到位;健全機制,抓好防範的同時,採取了兩條硬措施,做好維穩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公開接訪,解決問題。2008年7月以來,該場積極開展場領導幹部定點接訪下訪活動。每周安排一次場領導親自接訪或下訪,圍繞開門接訪和帶案下訪兩條主線,明確時間、落實人員、固定地點,集中處置一批容易引發信訪的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的苗頭隱患,及時調解一批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熱點、難點信訪矛盾糾紛。在接訪中,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或與農場法規政策有牴觸的問題,耐心做解釋和說明工作。該場黨委書記吳永愚在7月22日的下訪中,當場拍板投入5.1萬元,解決該場農經一隊提出的修復道路、有線電視安裝問題。忠東隊職工提出將7年糧差補貼一次性發放用於建房,其餘的按年度發放,黃運寧考慮到該隊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護職工民眾的建房積極性,現場採納了該隊職工的意見。

二是切實為職工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2008年上半年,該場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共投入4550萬元資金,主要用於發放糧差補貼(含補發歷年所欠糧差)、發放和補發離退休工資、上繳各項保險金、支付公費醫療費用、發放項目用地青苗及地上附屬物補償、自用地補償、經營地補償、發放農村各項福利、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等。今年以來,該場共安排職工民眾在桂林洋高校後勤服務公司就業100多人,資助1040戶職工家庭安裝有線電視,並已在奧運會開幕前開通信號。為442名符合批工條件的人員進行批工,並納入社保,為1300名斷保職工辦理續保手續,為6082名非職工人員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使他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文化名鎮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首屆海南十大文化名鎮(村)評選活動從8月底開始,歷經政府申報、民間投票海選和專家評審三個階段,近日落下了帷幕,紅華農場透灘村、桂林洋農場邁德村榮獲“首屆海南十大文化名村”殊榮。

紅華透灘村,始建於南宋開禧元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該村交通便利,自然生態保留完美,村前村後,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素有“三灘九曲”、“桐鄉夏蔭”等透灘八景之美稱,這裡民風古樸、人傑地靈,鄉情濃郁,儒學源遠流長,是明代愛國詩人、嶺南詩派代表作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王佐的故鄉。透灘村現保存尚好的禮魁坊、節孝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訓堂、透灘石橋等歷史遺址被專家們譽為是海南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桂林洋農場邁德村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村中至今仍保留著具有與山東省嘉祥縣曾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類似規模的“曾氏宗祠”、神龍古井、古民居和曾國藩主修的“曾氏族譜”。曾氏宗祠是個遠近聞名的私塾學堂,出過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如清末優秀的教育家、進步的思想家和詩人廣東解元曾對顏,他的業績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此外明清年代還有十三位優、拔貢生,十四位國學生,十三位太學生,還有監生,廩生、賓生多人。民國時期,有公費留學法國的曾同春曾浩春兄弟博士,瓊崖蘇維埃特委曾昌聯,張發華將軍,劉秋菊、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曾令楠(曾炫)少將(國民黨),特別是現任中國農業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國務院專家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聯合國農業機械委員會顧問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留美博士曾德超院士。據初步統計,共和國成立後,這個村出高級技術職稱16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6人),縣團處級以上幹部17人(副省級1人,地師級5人)。2006年,該村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如今的邁德村,已經形成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海濱旅遊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海濱旅遊區位於瓊山市東北部,距府城鎮19公里,海口以東24公里的洋面上。建有海濱游泳場、國際體育村、泰國花果園、陽光城度假村、世界漫遊公園5個旅遊度假區,並有燒烤和海上遊樂等服務項目。

海濱游泳場是海岸線長達10多里的大型天然游泳場。這裡海水比海口西海岸清淨,海域無鯊魚,海底無礁石,海岸伸延坡度小,海岸淺水頻寬達200米。沿海木麻黃林帶如牆似壁,海沙白、細、松,是理想的暢泳之地和休閒度假場所。

泰國花果園頗具泰國風情農業觀光特色。占地2000畝,引進泰國熱帶水果和花卉名優品種,並建有泰國風情建築、泰國佛光、水上運動中心、康樂中心、情人村寨、釣魚台、錦繡家園和多國特色餐廳等。這裡吃住遊樂條件具備,既可觀奇花,品異果,又可領略泰國情調,盡領回歸自然的清新。

桂林洋海濱旅遊區附近有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海底村莊”,據考證海底村莊是明代瓊州大地震時陷落在海底的72個村莊的遺蹟。

經濟開發區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桂林洋經濟開發區位於瓊山市東北部,規劃總面積41.3平方公里,距正在建設中的將於1998年底竣工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該區由國有桂林洋農場籌資開發,是集農業、工業、貿易、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開發區。建區以來,桂林洋開發區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億元,建成水泥路長60多公里,完成“六通一平”面積2.8平方公里,鋪設了排污管網等,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建設的條件。到目前為止,已先後與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台灣等1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及國內近20個省市的投資者開發合作,共簽訂項目契約192個,契約投資額42億元人民幣、8000萬美元;實際開工建設的項目102個,投入資金26億元;已建成投產或營業的項目23個,有著名的“新大洲機車工業城”、“中亞鋁業有限公司”和桂林洋仙洋水莊、桂林洋度假村等。

高校新區

(圖)桂林洋農場桂林洋農場

海南省桂林洋高校新區設在桂林洋,占地1萬畝,在校生規模為10萬人。該區的建設被列入海南省2005年經濟工作重點項目,該項目將切實解決海南省部分高校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辦學空間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目前,位於城區的一些高校如海師、電大等容量已達極限,已沒有多餘的空間繼續發展;一些新升格的學校如瓊台師專和軟體高職、外語高職、經貿高職等,原有的占地面積太小,根本不能適應升格後的發展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