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期貨公司

 格林期貨公司是註冊時間最早、註冊資本金最大、連續數年交易量名列前茅、品牌最好的全國性期貨公司,第一批中金所交易結算會員,是當之無愧的行業佼佼者。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幾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知識分子憑藉著紮實的金融理論功底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在1992年2月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期貨公司之一----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並前瞻性地申請到了中國期貨諮詢許可證,成為僅有此資格的兩家公司之一,從而形成了全國唯一的既擁有期貨經紀、又擁有期貨諮詢兩項金融衍生品業務資格的控股公司。在2003年,格林期貨將註冊資本金提高到1.8億元,是全國增資最早最大的期貨公司。為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在2004年8月已正式遷址北京,並將總部所在地選擇在北京的金融機構所在地——金融街。

基本信息

格林期貨公司

什麼是期貨:

期貨(Futures),通常指期貨契約。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契約。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期貨契約的買方,如果將契約持有到期,那么他有義務買入期貨契約對應的標的物;而期貨契約的賣方,如果將契約持有到期,那么他有義務賣出期貨契約對應的標的物,期貨契約的交易者還可以選擇在契約到期前進行反向買賣來沖銷這種義務。廣義的期貨概念還包括了交易所交易的期權契約。大多數期貨交易所同時上市期貨與期權品種。

什麼是期貨公司

期貨(經紀)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的、接受客戶委託、按照客戶的指令、以自己的名義為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並收取交易手續費的中介組織,其交易結果由客戶承擔。期貨交易者是期貨市場的主體,正是因為期貨交易者具有套期保值或投機盈利的需求,才促進了期貨市場的產生和發展。儘管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直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但是由於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決定了期貨交易所必須制定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非會員不得入場交易,於是就發生了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與吸引更多交易者、擴大市場規模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就是要容許一部分具備條件的會員接受客戶的委託,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這樣,作為期貨市場中介組織的期貨(經紀)公司便應運而生。

格林期貨公司的優勢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幾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知識分子憑藉著紮實的金融理論功底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在1992年2月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期貨公司之一----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並前瞻性地申請到了中國期貨諮詢許可證,成為僅有此資格的兩家公司之一,從而形成了全國唯一的既擁有期貨經紀、又擁有期貨諮詢兩項金融衍生品業務資格的控股公司。在2003年,格林期貨將註冊資本金提高到1.8億元,是全國增資最早最大的期貨公司。為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在2004年8月已正式遷址北京,並將總部所在地選擇在北京的金融機構所在地——金融街。
格林期貨在1999年以393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金額位居全國第三;2000年當選為中國期貨業協會首屆理事單位;2002年以469萬張的交易量位居全國第二、以897億元的交易金額位居全國第五;2003年的交易量達641萬張,同比增長37%,位居全國第四;2004年在交易量上仍穩居全國第四位,並榮獲大連交易所“優秀經濟會員”的稱號;2005年依始,格林期貨即在鄭商所獲得“業務限倉增數”的批准,標誌著公司的信用級別達到更高;
公司自1993年2月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三公原則,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全國15家重點聯繫期貨單位之一、中國期貨業協會首屆理事單位,在業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格林期貨在國內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中金所均有交易席位,並且是香港聯交所的交易會員,開通了安全快捷跨境交易渠道,網路遍及全國!
格林期貨公司目前在國內三家交易所均有交易席位(會員代碼:鄭州交易所16、上海交易所121、大連交易所181 ),在北京、上海、鄭州、大連、福州、洛陽、銀川、天津、青島和深圳等十個城市設有營業部,形成了輻射全國的行銷網路,客戶遍及全國。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也將擁有全面結算會員資格,為中國的證券公司提供結算服務,為廣大的投資者提供金融期貨的交易通道
2006年3月格林期貨成為全國期貨業首批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赴香港設立分支機構的三家單位之一,開闢了中國期貨公司對外業務的先河,提供了跨境交易平渠道。
根據目前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政策,要成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全面結算會員,期貨公司註冊資本金要達到一個億。而格林期貨早在2003年就已經增資到1.8個億,所以格林期貨已經符合成為中國金融交易所全面結算會員的條件,格林期貨也將成為全面結算會員。這樣為證券公司提供優質的結算服務和交易通道。
格林期貨有優秀、協作、高效的管理、研發團隊
格林期貨以人為本,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全部員工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本科以上學歷達到95%。公司的研發隊伍不但學歷高,理念新,從業經驗也很豐富,形成了研發產品、期貨品種體系,能給投資者進行全面的投資理財指導,提供具有深度的實用的研發產品以及和快捷、豐富期貨資訊服務。
公司注重發展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擁有一批業內最優秀的客戶服務隊伍,以優質的服務為投資者提供財富迅速增長的機遇。

格林期貨具有優秀、先進的企業文化

伴隨期貨市場十幾年的發展,格林期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秀、先進的企業文化。“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格林人秉承的文化精髓,而王栓紅董事長的四個一“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理念”,則全面揭示了格林文化的內涵。正是格林文化的一種信念,讓格林人伴隨中國期貨市場沉沉浮浮十幾年而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正是格林文化的一種精神,讓格林期貨不斷開拓創新,成為期貨行業的佼佼者;正是一種品質,讓格林期貨擁有大量的忠實的客戶與格林期貨一同走過風風雨雨而不離不棄;正是一種理念,讓大批優秀人才緊緊團聚在格林事業的旗幟下兢兢業業、激情奉獻。在格林文化的薰陶和滋潤下,格林人兢兢業業,團結協作,為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為格林事業的輝煌奉獻畢生的智慧和努力。

期貨經紀公司的職能

根據客戶指令代理買賣期貨契約、辦理結算和交割手續;對客戶賬戶進行管理,控制客戶交易風險;為客戶提供期貨市場信息,進行期貨交易諮詢,充當客戶的交易顧問等。
2007年3月16日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對期貨公司的定位、業務範圍等進行了新的調整。期貨經紀公司名稱中的經紀兩字將被刪去,改為“期貨公司”。
目前的期貨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商品期貨的經紀業務,但從2010年開始,隨著國務院批准股指期貨的推出,期貨公司未來的金融股指期貨的經紀業務將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截止2010年1月份,目前正式營業的期貨公司167家。未來隨著期貨行業的發展,合併、收購等將會越來越多,期貨公司面臨洗牌局面,屆時期貨公司會越來越少。

期貨歷史

期貨發展史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範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複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契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目的是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契約;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契約”的標準化協定,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契約。使用這種標準化契約,允許契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準化契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中國著名期貨公司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3年2月,格林期貨成立,格林期貨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期貨公司。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誌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