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弗遊記[美國2010年羅伯·萊特曼執導電影]

格列弗遊記[美國2010年羅伯·萊特曼執導電影]
格列弗遊記[美國2010年羅伯·萊特曼執導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格列佛遊記》是由羅伯·萊特曼執導的喜劇冒險片,傑克·布萊克、艾米莉·布朗特參演。影片講述了作家萊繆爾-格里佛前往百慕達三角,在“小人國”經歷的種種趣事

劇情簡介

格列佛(傑克·布萊克飾演)是個郵政室小職員,歲數雖然也不小了,但在事業和愛情上一無所成。一次陰差陽錯的公派任務,把他帶到了百慕達群島,不想,出海即遭遇到大風暴。風平浪靜之後,格列佛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地圖上沒有的神秘小島Lilliput,這裡住著成百上千“小人”,他們把格列佛“釘”在了海灘上。不過隨著故事的發展,格列佛從最開始的俘虜,最後和相愛的人在一起了,變成了這裡的英雄人物——在小人國的經歷讓他明白了人類的內心的強大與否無關外表。

演職員表

角色 演員
LemuelGulliver 傑克·布萊克
PrincessMary 艾米莉·布朗特
Horatio 傑森·席格爾
DarcySilverman 阿曼達·皮特
KingTheodore 比利·康諾利
GeneralEdward 克里斯·奧多德
Jinks 詹姆斯·柯登
QueenIsabelle 凱薩琳·塔特
PrinceAugust 奧利·亞歷山大
LilliputianRose 傑瑪·韋蘭

製作人:傑克·布萊克、約翰·戴維斯職員表格列弗遊記格列弗遊記

導演:羅伯·萊特曼
副導演(助理):IainAtkinson、TerryBamber、RobBurgess
編劇:喬·斯蒂爾曼、尼古拉斯·斯托勒、喬納森·斯威夫特
攝影:大衛·塔特薩爾
配樂:亨利·傑克曼
剪輯:AlanEdwardBell、MarianneBrandon
選角導演:PriscillaJohn、JeanneMcCarthy
藝術指導:加文·巴奎特
美術設計:RobertCowper、PhilHarvey
服裝設計:SammySheldon
視覺特效:西恩·安德魯·范登、BryanGrill
布景師 RichardRoberts

幕後花絮

1.泰勒·洛特納是最初定下飾演霍雷肖的角色,但後來製作方改變了主意,認為他太年輕了。傑森·席格爾取代了他。
2.莎拉·米歇爾·蓋拉有意接拍過利立浦特的公主。
3.為了出演本片的瑪麗公主,艾米莉·布朗特推掉了《鋼鐵俠2》里飾演“黑寡婦”的片約,後來這個角色由斯嘉麗·詹森奪得。
4.本片在籌拍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由傑克·布萊克來出演影片主角格列佛。

幕後製作

將惡搞進行到底

《格列佛遊記》是一本出版於200多年前的英國小說,故事以虛構的遊記展現了主人公的奇妙經歷,藉以嬉笑怒罵的姿態來諷刺當時的英國社會,幾百年來,這個故事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暢銷世界。而在電影層面上,本書也被多次影像化,其中尤以有著卓別林之女參演的特德·丹森版最為出色。而這次羅伯·萊特曼再度翻拍,格列佛換成了惡搞天王傑克·布萊克,談及這次新版最新電影《格列佛遊記》的拍攝初衷,羅伯·萊特曼說道:“我很喜歡《格列佛遊記》這本小說,當中對於在那個冒險風靡的時代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即便現在重新閱讀它,依然不會覺得過時。雖然那個年代的人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並不完整,但這本書充分發揮了作者的想像力,裡面出現的諸如小人國之類的設定,放到如今來看,依然魅力四射。所以在改編《格列佛遊記》的時候,我們將原著覺得有魅力的段落,都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擔任本片劇本創作的喬·斯蒂爾曼,曾經撰寫過《怪物史萊克》系列的劇本,對於惡搞非常拿手的他,談到這次的新版《格列佛遊記》時,喬·斯蒂爾曼說道:“這是一部拍給孩子們看的電影,大體上他對原著里的那種諷刺和批判精神會有一些保留,但這不是電影敘述的主旨。經過我和尼古拉斯·斯托勒的改編之後,這個故事會放大它 的娛樂精神,特別是格列佛形象的改變,這次扮演格列佛的是傑克·布萊克,這是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定下的演員,所以在創作劇本的時候,我們按照過去傑克·布萊克的形象,對故事也進行了一些調整,在他所飾演的格列佛的冒險下,這個故事會很惡搞,會有一些顛覆。我覺得這個故事把《格列佛遊記》最具娛樂性的一面挖掘了出來。”
那么,一本如此經典的諷刺小說變成純粹的惡搞喜劇,會不會讓觀眾覺得有些無所適從?對於這一點,編劇喬·斯蒂爾曼繼續說道:“這部電影並不想拍攝諷刺時事和社會的黑色幽默劇,我們想寫的是一個大家會開得開開心心,沒有什麼負擔的瘋狂喜劇。這可能是過去眾多格列佛的故事裡最輕鬆、最沒有顧慮的那一個,它適合在聖誕的時候,大家一起走進影院,家人帶著孩子開開心心的觀看。我希望年紀比較小的觀眾,能通過這部電影,去認識他們的父母,過去的一代人喜歡的經典故事,讓他們明白,其實過去的人們也充滿著幽默感,而且這幽默感並不和這個時代脫節。如果《格列佛遊記》能夠拍攝續集的話,我們會繼續吧這種惡搞精神傳承下去。”

英式喜劇

兩位主演《格列佛遊記》的男演員,傑克·布萊克和傑森·席格爾,都是好萊塢風頭正勁的喜劇演員,前者以《功夫熊貓》里為阿寶配音和《熱帶驚雷》里的賣命演出讓觀眾印象深刻,而傑森·席格爾則在《老爸老媽浪漫史》《忘掉莎拉·馬歇爾》等喜劇題材里展現了自己了幽默才華。談及這次兩個演員的首次合作,而且還是在一部英式喜劇原著里改編的電影裡合作,導演羅伯·萊特曼說道:“《格列佛遊記》保留了英式喜劇的一些橋段,讓兩個美國喜劇演員來飾演,這本身就有一種風格差異帶來的幽默感。傑克·布萊克是一早定下的人選,但傑森·西格爾是後來才加入。這個角色我們曾經做過其他的人選考慮,但當我無意間看到電視上的《老爸老媽浪漫史》之後,我覺得傑森·西格爾很適合。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角色的狀態很像電視劇里的他,我們需要一個外表看起來很強壯,但其實內心卻非常的卑微、非常的小男人的演員,傑森·西格爾在劇中的表現就有著這樣的感覺,所以他來出演這個角色,我覺得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羅伯·萊特曼之前拍攝的《鯊魚故事》和《大戰外星人》都是動畫題材,這次執導真人拍攝的喜劇,羅伯·萊特曼談及了自己工作上的一些傳承:“過去積累下來的經驗,主要是在如何誇張的表現一些讓人捧腹的情節上面。《格列佛遊記》是一部充滿了幻想的偉大著作,裡面的故事情節幾乎讓人感覺只有在動畫的世界裡才能出現,因此《格列佛遊記》的動漫版本非常忠實的展現了原著的魅力,相反過去的改編的電影版本都有些過於嚴肅,沒有完全的發揮原著的特點。所以這次由真人來出演的新版,我希望把過去在動畫電影裡的工作經驗放到《格列佛遊記》里,運用特效來把以前不可能完成的真人電影的一些想法實現。”
幾年下來,憑藉多部賣座喜劇,傑克·布萊克儼然成為了北美喜劇的一大主力,對於這次領銜飾演格列佛這么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傑克·布萊克談道:“說實話,我過去並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有機會飾演他,因為小時候看這本書的時候,他是一個非常遙遠,讓自己崇拜的人,那么多的奇特經歷發生在他身上,對於年幼的我來說,簡直太牛逼了。所以當有人對我說,你來扮演格列佛,如何?我覺得這件事簡直美妙得不能再美妙了,我對製片人說,無論片子拍成什麼樣,我也演定了!這個電影版的故事的確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之前比較擔心的是,一部英國味道那么濃的文學故事,我們能否拍好,但這個劇本寫得很好,對英式喜劇和美式喜劇的特點有了一個融合,讓《格列佛遊記》有了不一樣的新感覺。”

製作發行

早期宣傳

3D喜劇大片《格列佛遊記》曾在2010年的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上,進行了第一輪宣
傳,鋪在大街上的橫版海報廣告,曾激發了許多影迷的觀影欲望。今日,這部由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電影,又曝光了一款豎版正式海報——男主角傑克-布萊克擺出一副誇張的表情睡在海報中央,他渾身都被小人國的傢伙捆綁了起來,看上去非常滑稽,海報上方還寫著“布萊克是新出現的大人”。這部電影主要針對低齡市場,將在2010年的聖誕節期間進入北美各大影院,運作模式類似於第一集的《博物館之夜》
《格列佛遊記》的導演羅伯-萊特曼曾執導過《鯊魚黑幫》。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別是傑克-布萊克和艾米莉-布朗特。顯然,這部根據經典原著改編的電影,將把笑點發揮到極致,布朗特扮演“小人國”公主以及布萊克的情人。從海報來看,布萊克肥胖的身軀已經和小人們形成了鮮明對比,誇張比例有點類似於《博物館之夜》里本-斯蒂勒和小人的高度反差。《格列佛遊記》在2010年12月22日正式與觀眾見面,為3D電影。

製作公司

LakeshoreInternational(inassociationwith)(uncredited)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美國]
DavisEntertainment[美國]
ElectricDynamite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荷蘭分公司[荷蘭](2011)(Netherlands)(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比利時](2011)(Belgium)(theatrical)
20thCenturyFox(2010)(Canada)(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法國](2011)(France)(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日本](2011)(Japan)(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新加坡](2010)(Singapore)(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2011)(Argentina)(theatrical)
TwentiethCenturyFoxC.I.S.(2010)(Russia)(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美國](2010)(USA)(theatrical)
CastelloLopesMultimédia(2011)(Portugal)(allmedia)
FSFilmOy[芬蘭](2010)(Finland)(allmedia)
Imperial-Cinepix(2011)(Poland)(allmedia)
Odeon[希臘](2010)(Greece)(allmedia)
TwentiethCenturyFoxFilmCorp.

特技製作公司

Digiscope(visualeffects)
GeonStudios(visualeffects)
HalonEntertainment(previsualization)
Hydraulx[美國]
KristyanMallettFx(prostheticsupply)
MarkRobertsMotionControl[4]

發行上映

紐西蘭
NewZealand2010年12月23日
墨西哥
Mexico2010年12月23日
中國香港
HongKong2010年12月23日
新加坡
Singapore2010年12月23日
馬來西亞
Malaysia2010年12月23日
希臘
Greece2010年12月23日
印度
India2010年12月24日
巴拿馬
Panama2010年12月24日
加拿大
Canada2010年12月25日
美國
USA2010年12月25日
英國
UK2010年12月26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2010年12月26日
土耳其
Turkey2010年12月29日
埃及
Egypt2010年12月29日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2010年12月30日
塞爾維亞共和國
Serbia2010年12月30日
科威特
Kuwait2010年12月30日
中國台灣
Taiwan2010年12月3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