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雕刻

核桃雕刻

核桃雕刻是在核桃上運用各種刀法、技法,恰到好處的體現出工匠們高超技藝水平的一種雕刻形式。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清朝(1644-1911)核雕名匠更是層出不盡。乾隆年間(1735—1795)桃核雕刻藝人仕上元,當時被譽為“鬼工”。沈君五、宋風起等都是有名的桃核雕刻藝人,橄欖核雕藝人宋租章、湛谷生所雕的橄欖核舟也是難得的珍品,它的絕妙之處是把蘇東坡的“前赤壁賦”用行楷刻在廠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進一步升華。

發展歷程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政治經濟逐漸衰退,在皇宮裡的核雕藝人也受到冷落而流散各地。有一綽號叫張大眼的桃核雕刻藝人,從京都流浪到山東諸城以賣藝為生。1880年,濰縣都家村的都謂南到諸城販賣皮貨,結識了張大眼。張的核雕技藝雖好,但以此維持生計卻極為艱辛。在張貧困潦倒的時候,都渭南慷慨解囊,使其解脫困境,張十分感激都的幫助,遂把核雕技藝授於渭南。都渭南回濰後一心撲在核雕上,廢寢忘食,他的罩技藝興趣,隨時都薰陶著他的兒子都蘭桂。都蘭桂從小隨父學藝,進步很快,不到二十歲,其技藝已超過他的父親。都蘭桂的作品很具備民間藝術的特點,布局簡練,樸實大方,不拘小節,概括性強。他三十多歲雕刻的馬拉轎車,參加了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得了最優等獎牌,名揚中外,轟動一時.在他的家鄉,無人不知都蘭桂的大名。桃核雕刻在濰深深地紮下了根。

人物

在名震四方的核雕藝人都蘭桂的影響下,周圍有不少人也在嘗試著雕刻桃核,但終因無師指點半途而廢,成功者幾乎沒有。都家村附近有個考家村,村裡有一酷愛核雕的青年考功卿,很是崇拜都蘭桂的核雕藝術,便想方設法求師學藝。他通過同學的關係結識了都蘭桂的兒子都洪英,並交為好友;拜了磕頭乾兄弟,這樣考便有機會在都家經常逗留,對乾父都蘭桂特別殷勤,都蘭桂見考功卿精明乾,虛心好學,且誠實可靠,便收留為徒正式授藝。都蘭桂同時教著三個徒弟,一是他的親兒子都洪英,二是他的女婿於學修,再就是他的乾兒子考功卿。三個徒弟中惟獨他的親生兒手藝最差,幾乎不能獨立完成一件作品。他的女婿於學修熱愛文學,學習核雕只是一時的興趣,下不了苦功,學了一個半載,便另闢門徑教書去了。考功卿從心裡熱愛核雕,是想盡法子來投師學藝的,學起來格外起勁,加上天資聰穎,技藝提高很快,常得到師傅的好評,這樣考功卿便成了都蘭桂宗室里的唯一門生了。考功卿從師四年,便能雕刻各種類型的核雕作品。1932年,考功卿辭別師傅,以濰縣扣雅齋嵌銀分號的牌子在青島為扣雅齋收嵌銀活,兼營核雕。

投資價值

核桃雕刻核桃雕刻

提起核雕,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魏學洢的<核舟記>,文中明代天啟年間常熟藝人王叔遠在一枚小桃核上雕刻出蘇東坡泛舟赤壁的故事,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也顯示出早在明代,核雕就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珍貴的藝術品。到了清代,核雕的身價更是倍增。據說,當時核雕名家杜士元的一枚桃核雕“東坡游赤壁”價值50兩銀子。目前,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核雕主要分為兩類:果核(包括桃核、橄欖核、杏核、櫻桃核、楊梅核)和核桃雕刻,其中果核雕刻又是目前拍賣市場上最為常見,題材除了“核舟”外,還有羅漢、八仙、漁家樂等等。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一件“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以134.2萬元高價成交,開創了核雕拍賣的新紀錄。這串核雕系清代核雕藝人湛谷生所作,顆顆大小勻稱一致,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漢至明初的忠臣良將、詩人儒士等共108位。每顆果核上還用陽文雕出人物的姓名,每個字約2毫米,字字清晰規整。 評價一件核雕作品,不僅要刀法流暢爽利,核上雕刻的圖案毫髮畢現,神形俱備,有呼之欲出之感,更要其包漿烏光鋥亮。2004年上海敬華春拍時,有一件清代的核雕羅漢,雖然只有一粒,但是上面鏤雕十八羅漢形象各異,特別是褐色包漿更是顯示出其歷史之悠久,成交價達到了4.4萬元。其實,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不妨可以關注一些“偏門”,從拍賣的物品來看,核雕無疑是最為值得關注的,與書畫、瓷器在欣賞中升值相比,核雕則是在把玩中增值。

社會影響

核桃雕刻核桃雕刻

進入2006年,核雕拍品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中國嘉德第1期嘉德四季拍賣會上,一串清代核雕古錢紋手串,估價只有3000至5000元,成交價卻達到了1.1萬元。雕刻者隨著核桃表面的高低起伏,浮雕出各色古錢圖案,讓人愛不釋手。在其它拍賣會上,也推出過多件核雕珍品,其中一件清乾隆造辦處核雕童子拜觀音(高2.2cm)格外引人注目,估價為1.5萬至4.5萬元,這也是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罕見的由造辦處雕刻的核雕作品。 自古至今,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收藏和投資者驚嘆和入迷,市場行情也日趨看好。對於收藏和投資者來說,不妨到拍賣會上去“撿漏”,覓得一、兩串雕刻精湛的核雕作品,通過自己的把玩讓它保值增值。

軼事

1955年周總理出國要帶禮品出訪。濰坊市政府立即派人把考功卿從考家村找來,安排到濰坊嵌銀廠(當時是生產合作社)工作。考功卿聽說周總理要作品,非常高興,特別精心地趕製了六件作品(西廂、紅樓、許仙遊湖、八駿圖、鹿鶴同春、壽星)。中央收到考的作品後,來信對考功卿的技術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和獎勵,並指示要帶好學員,把技藝傳留下去,為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做出貢獻。

1956年在市文化館館長郭稼生的建議下,考功卿又為毛澤東主席刻了四件禮品(馬拉轎車、壽星、松鶴延年和嫦娥奔月),在毛澤東誕辰日前送給了毛澤東主席,收到了中央國務院的表揚信和獎金。同年給羅馬尼亞文化部部長刻了“十美釆蓮船”和“松鶴”兩件禮品,受到了羅方的高度讚揚,並回贈考功卿“世界美術冊”一部和“獎章”一枚。1957年共青團濰坊市委送給毛主席一支紅木嵌銀手枚,手杖的頂瑞有考功卿用桃核刻的九條龍。

藝術分類導航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來把握和反映網際網路紓,表示對網際網路紓及自身,對二者關係的看法的一種特殊方式。其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及客體的相互對象化。通俗的說,藝術也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工藝等。
戲劇音樂繪畫攝影
舞蹈建築雕塑曲藝
藝術理論藝術場館書法篆刻工藝美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