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裡發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暴行以及對學校的破壞行為。暴力行為不僅止於肢體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語言傷害、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等。社會變遷,道德觀念、生活習慣、思考模式、行為準則等都產生極大的改變,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齡層下降。校園不再單純,校園暴力問題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開平女生被凌辱開平女生被凌辱
(圖)校園暴力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裡發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暴行以及對學校的破壞行為。暴力行為不僅止於肢體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語言傷害、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等 。社會變遷,道德觀念、生活習慣、思考模式、行為準則等都產生極大的改變,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齡層下降。校園不再單純,校園暴力問題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已經演變成不得不引起重視的社會現象。縱觀這些校園暴力事件,導火索大都是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我們不由要問,為什麼少年如此暴力兇殘,為什麼遇到問題動輒暴力解決。尚處發育期的青少年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遇事容易衝動而不計後果,這些都是誘發暴力事件的客觀因素。但人畢竟是有理性和教養的動物,如果能夠構建正確道德價值體系,具備寬容禮讓的健康心態,就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過激的行為發生。暴力事件的頻發,折射出這方面工作的不足。

低齡人群的江湖習氣和“暴力崇拜”現象日趨明顯。青少年暴力行為,既有個體的心理原因,又有複雜的社會心理背景。從心理學上講,狹隘、自私、唯我獨尊、好占上風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內因,而不良社會環境的薰染、錯誤的親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是不容忽視的外因。

社會背景

女生暴力女生暴力
(圖)校園暴力校園暴力

在學校,多年來的應試教育模式,使老師們過多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學生成績,而對其心理健康重視遠遠不夠。不少學校沒有心理課,沒有專業的心理教師,對學生之間的矛盾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干預。

在家庭,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們的學習,認為只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就算盡到責任,而很少關心孩子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在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過分寵愛滋生了子女為所欲為的心態,凡事以我為中心,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在社會,書本、網路、影視作品中不乏刀光劍影的暴力場面,宣揚“以暴制暴”的江湖規矩,在潛移默化中危害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近年來一些網站為了賺取點擊率,紛紛把場面血腥的校園暴力視頻放在醒目位置;在校園裡流行一時的《死亡筆記》小說,描寫的竟然是一名學生通過咒語殺死他討厭的老師和同學。青少年好奇心重,模仿力強,很容易被這樣的精神鴉片所毒害。

半個多世紀前,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發出“救救孩子”的吶喊;如今,我們不禁要大聲疾呼,救救校園暴力下的孩子。如何教會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學會正確處理矛盾糾紛,如何為他們營造一個遠離暴力、健康成長的環境,這需要學校、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當前部分地區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周邊環境依然十分惡劣,一些網咖、遊戲廳、歌舞廳等不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無視有關規定向未成年人開放,嚴重損害了教學環境。

相關事件

(圖)校園暴力校園暴力

2007年6月的江蘇中國礦業大學學生“中毒”事件令人震驚。犯罪嫌疑人只因為3位室友平時經常在一起玩而不理睬自己,就懷恨在心,遂投毒泄憤。

2007年8月廣東省南海某中學西樵分校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由於考試時拒絕傳遞作弊紙條,高一男生小林事後被幾十名同學毒打,身體遍體鱗傷。

2007年7月令人震驚的開平女生被凌辱事件,一名女生被同學毆打,辱罵,事前還被幾名男生性侵犯。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23歲的高中教師郝旭東被自己的學生李某捅死在教室。

2008年10月21日,浙江縉雲31歲的中學女教師潘偉仙被學生丁某掐死在家訪途中。
2009年2月,網路廣泛流傳著一段天津某外國語中學旁邊發生的暴力事件,在一段長達30秒鐘的視頻里,五名中學生(其中包括一名女生)對其他四名男生實施了毆打,並導致其中一名被打男生額頭流血不止。

防範

(1)過濾電視節目。
(2)拒絕暴力影片,防止學生模仿成人的攻擊行為。教師謹言慎行,避免不良示範
(3)減少體罰,以防學生以為暴力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4)利用個人基本數據,記錄目前交友狀況,與家長密切聯繫;觀察學生的出入,若與素行不良份子來往,則立即勸阻,單純化其交友狀況。
(5)鼓勵家長建立良善的親子關係。
(6)從事法律教育倡導,讓學生了解犯罪後需承擔的罰責。
(7)建立學生申訴管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