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履痕

校園履痕

《校園履痕》,作者陳志聰,由雲南教育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談如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第二部分是探索怎樣以綜合手段在學校建立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第三部分是寫作者語文教學的體會。最後一篇單列文章《一往情深獻熱忱》,是作者參加昆明市優秀教師巡迴報告團使用的發言稿,多少有點自作者總結性質。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談如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第二部分是探索怎樣以綜合手段在學校建立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第三部分是寫作者語文教學的體會。最後一篇單列文章《一往情深獻熱忱》,是作者參加昆明市優秀教師巡迴報告團使用的發言稿,多少有點自作者總結性質。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這需要採用思想的、政治的、學術的、行政的、經濟的各種措施,進行持之以恆的努力。校長拿起筆來寫老師,讚美紅燭,歌頌人梯,為教師樹碑立傳,這是我個人的特殊努力。校長寫老師,效果很好。我寫了大量讚美老師的文章,本書選了幾篇。也選了兩篇寫學生的文章,鼓勵學生,也歌頌老師。

作者簡介

陳志聰,四川宜賓白花場人,1937年11月生,1959年畢業於昆明師範學院中文系,隨即分昆明一中任教,1983年調昆明教育局任中教處長兼昆明教育科學研究所長。1988年調昆十中任校長,1989年評為特級教師,1991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6年評為雲南十佳校長。曾任雲南省中國小管理研究會副會長,昆明市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是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在報刊上發表詩文數百篇,多次獲獎。評李廣田《花潮》的評論,收進茅盾、陳荒煤主編的文史資料中。《鄉音》介紹到海外。《校長鞠躬》獲《春城晚報》特等獎。

目錄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創造學校德育系列工程

大力加強教育實踐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教書必須育人

我們是這樣抓國中的

發揮學校德育資源

要重視鄉土教育

學校必須加強美育

熔德、智、體、美於一護--昆明中學班會活動側記

在旅遊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發達特長 正確引導

課外天地寬

正確處理學生對異性敏感問題

痛說英才素質

核心是素質教育--訪墨爾本隨筆

難忘的新加坡蠟像館--國外愛國主義教育掃描

訪澳當了客串教師

瞄準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訪墨爾本隨筆

調動教師積極性 促進教育改革

尊師--鼓舞教師的無窮動力

改革促進學校全面發展--昆十中“三制”改革總結

啟動內部激勵機制,創改革特色

說學校領導班子團結

不斷吸取 永無止境--談教師的職後進修

接受監督 發揚民主

處理好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校慶活動中校友心理分析

痴心教師人更多--教師的酸甜苦辣

默默勤耕耘 潤物細無聲--記全國教育勞動模範劉應天

桃李無言自芬芳--記昆十中外語教師、市政協委員趙君麗

捧著一顆心來--記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俞泰紅的幾件小事

慈母嚴師高永良

……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