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車

出處:《韓詩外傳》卷十:“疏食惡肉,可得而食也;駑馬柴車,可得而乘也。”

人物簡介

柴車(1375—1441),字叔輿,明錢塘(今杭州)人。永樂二年(1404)中舉,選為兵部武選司主事。後歷任員外郎、江西右參議,兵部郎中、岳州知府、兵部侍郎,終至兵部尚書。柴有謀略,善於用兵。永樂八年曾隨成祖北征。英宗初年,西部邊境不寧,柴車被派往協助軍務,調兵籌餉,功績卓著。正統三年(1438),又率兵擊退來犯的朵兒只伯,受到英宗獎賞。任間還多次上書英宗,陳述時務軍備要策,大多切中時弊,表現出較高的政治才幹。宣德六年(1431),山西大同府屯田多為豪強霸占,柴車奉命前去整治,收回田地近2000頃。涼州副總兵劉廣虛報戰績,邀功請賞,岷州鎮導軍武官後能冒功提升,柴車獲悉後,如實揭發檢舉,使他們受到懲處。一次,柴奉令去福建採伐木材,有人送來一罌蜂蜜,打開一看卻是白金,柴車堅決拒收。在西部任職時,同僚經常設席宴飲,柴車深感不滿,就戒酒吃素。由於他謀略過人,才幹非凡,剛正廉潔,因此得到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三朝皇帝的寵信和重用。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二三賢士大夫黽勉戮力,柴叔輿以質實匡襄於先,於廷益以駿烈克鞏於後。”

明史記載

柴車,字叔輿,錢塘人。永樂二年,以舉人授兵部武選司主事,歷員外郎。八年,帝北征,從尚書方賓扈行。還遷江西右參議。坐事,左遷兵部郎中,出知岳州府,復入為郎中。
宣德五年擢兵部侍郎。明年,山西巡按御史張勖言,大同屯田多為豪右占據,命車往按。得田幾二千頃,還之軍。
英宗初,西鄙不靖。以車廉乾,命協贊甘肅軍務。調軍給餉,悉得事宜。初,朵兒只伯寇涼州,副總兵劉廣喪師。不以實聞,顧飾功要賞。車劾其罪,械廣至京。賜車金幣,旌其直。岷州土官後能冒功得升賞,車奏請加罪。能復請,命宥之。車反覆論其不可,曰:“詐冒如能者,實繁有徒,臣方次第按核。今宥能,何以戢眾?若無功得官,則捐軀死敵者,何以待之?”朝廷雖從能請,然嘉車賢,遣使勞賜之。
正統三年,以破朵兒只伯功,增俸一級。在邊,章數十上,悉中時病。同事多不悅,車持益堅。嘗建言:“漠北降人,朝廷留之京師,雖厚爵賞,其心終異。如長脫脫木兒者,昔隨其長來歸,未幾叛去。今乃復來,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江南,離其黨類。”事下兵部,請處之河間、德州。帝報可。後降者悉以此令從事。稽核屯田豪占者,悉清出之,得六百餘頃。四年進兵部尚書,參贊如故。尋命兼理陝西屯田。明年召還,命與僉都御史曹翼歲更代出鎮。及期病甚。詔遣大理寺少卿程富代翼,而命車歸治疾。未及行,六年六月卒。
車在江西時,以采木入閩,經廣信。廣信守,故人也,饋蜜一罌。發視之,乃白金。笑曰:“公不知故人矣”,卻不受。同事邊塞者多以宴樂為豪舉。車惡之,遂斷酒肉。其介特多此類。

漢語詞語

柴車

簡陋無飾的車子。《韓詩外傳》卷十:“疏食惡肉,可得而食也;駑馬柴車,可得而乘也。”《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時諸計吏多盛飾車馬帷幕,而 壹 獨柴車草屏,露宿其傍。” 李賢 註:“柴車,弊惡之車也。” 唐 王勃 《秋晚入洛於畢公宅別道王宴序》:“策藜杖而非遙,勅柴車之有日。” 清 趙翼 《兕觥歸趙歌》:“柴車一兩削籍行,良友贈之青兕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