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皂甙A

柴胡皂甙A

柴胡皂甙A是由傘形科植物柴胡的根經提取、提純製成的粉末。柴胡皂甙A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的作用,此外還有降血脂、保護肝臟的功效。柴胡皂甙口服消化道吸收較差,臨床上通常使用注射劑。柴胡皂甙具有明顯的溶血作用,使用時應注意。

簡介

【中文名稱】 柴胡皂甙 A
【英文名稱】 Saikosaponin A
【別名】
【化學名稱】 B-D-Galactopyranside,(3B,4a,16B)-13,28-epoxy-16,23-di- hydroxyolean-11-en-3-yl 6-deoxy-3-O-B-D-glucopyranosyl-
【分 子 式】
【分 子 量】 780.96
【物理性質】 熔點225~232℃, (a)D+46°(乙醇)。
【成分分類】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0.3mg/kgod大鼠肌肉注射5d,植入棉球肉芽腫對照組的61%,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P<0.01)。也有抗滲出作用。腹腔注射柴胡皂甙A後,大鼠體重、腎上腺重量、末梢血比容值不變,而血漿17一羥基皮質素水平卻明顯下降。隨後研究表明,柴胡皂甙A腹腔注射給藥30min後發現血漿皮質酮大量增加,並伴有暫時性的血溏上升。 2.降血脂作用大鼠飼以高膽固醇食物引起高血脂症,以柴胡皂A式0.2mg/100g/d腹腔注射7天,有顯著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降甘油三酯比甘草甜素作用強,而降膽固醇作用則較後者弱。肌肉注射柴胡皂甙A能增加經由葡萄糖一C14的肝脂肪和膽固醇的形成;能降低大鼠由於餵飼膽固醇而升高的血漿膽固醇、三酸甘油酸和磷脂的水平,還能加速腹腔注射的膽固醇一C14和它的代謝物的糞便排泄,增加了C14(膽汁酸一C1和中性甾醇一C14和中性甾醇一C14的總和)糞便排出。因而推測柴胡皂甙降低血心膽固醇的作用機理,是增加膽汁和糞便排出量來實現的。 3.保肝作用用傘形科柴胡屬長白柴胡根中提取分離柴胡皂甙A,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實驗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柴胡皂甙A能抑制四氯化碳對大鼠的肝毒作用,使過氧化質含量降低,而肝臟中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說明具有保護肝細胞損傷和促進肝臟中脂質代謝作用。 4.抗病毒作用柴胡皂甙A有顯著降低艾氏腹水癌細胞表面的負電荷和破壞其微絨毛的作用。 5.抗癌作用柴胡皂甙A有顯著降低艾氏腹水癌細胞表面的負電荷和破壞其微絨毛的作用。 6.對代謝的影響柴胡皂甙A、C、D混合物(3:2:2)每日按100g體重肌注2mg,連續4日,能明顯增加大鼠肝切片蛋白質物合成,使亮氨酸一14C滲入蛋白質明顯增加。 7.體內過程動物實驗證明肌肉注射14C標記的柴胡皂甙A,檢查在糞便和尿中的排泄情況表明柴胡皂甙A在2d內和7d內從糞便中排泄量為50%。第一天只有百分之幾從尿中排泄。柴胡皂甙口服消化道吸收較差,為達到相同的抗炎作用效果,口服劑量要比肌注量大10倍。 【毒性】 柴胡皂甙具有明顯的溶血作用。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其溶血作用能為腺嘌呤、肌肝所抑制。小鼠口服LD50 為4.7g/kg,豚鼠腹腔注射LD50 為53.8mg/kg。
【毒性】
【不良反應】
【用途】
【成分來源】 傘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falcatum L. 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