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溝堡鎮

柴溝堡鎮

柴溝堡鎮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距烏盟集寧市110公里;西南與山西省毗鄰,距煤都大同市120公里;東距張家口市45公里,距首都北京市2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素有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金三角”之稱。柴溝堡鎮繫懷安縣縣城所在地,為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全鎮轄34個行政村,5個社區9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7.3萬人,鎮域面積163.19平方公里。2005年,柴溝堡鎮列為全國重點城鎮。該鎮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基礎設施完善,2006年,該鎮完成資金總投入16383萬元。

基本信息

柴溝堡鎮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距烏盟集寧市110公里;西南與山西省毗鄰,距煤都大同市120公里;東距張家口市45公里,距首都北京市2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素有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金三角”之稱。
柴溝堡鎮繫懷安縣縣城所在地,為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全鎮轄34個行政村,5個社區9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7.3萬人,鎮域面積163.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814畝。2005年,柴溝堡鎮列為全國重點城鎮。
該鎮地處柴溝堡—宣化串狀間山盆地,東、西、南三條洋河環繞,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海撥高790米,無霜期137天,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該鎮基礎設施完善,鎮域環境優越。京包鐵路縱貫全境,丹拉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是周邊縣區的客貨集散地。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信網路覆蓋全境,方便快捷。用電方便充足,鎮內現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各一座,國電懷安熱電廠和224千伏變電站一座正在建設中,農業用電、工業用電以及居民生活用電安全、量足。
柴溝堡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於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築垣建堡,公元1952年建鎮。近代以來,先後孕育了愛國將領武士敏、開明人士阮慕韓、女中豪傑李健生以及擔任國家重要職務的阮崇武、阮若琳,著名演員馮瑞麗等志士名人,成為柴溝堡人的驕傲,為古鎮增添了光彩。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緊扣‘一個主題’(跨越式發展),實現‘兩個快速增長’(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三化水平’(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思路,積極運作,強力實施,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6年,該鎮完成資金總投入16383萬元,其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86萬元,分別完成年初任務的107.62%、100.3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283萬元,占年初任務的112.05%.實現財政稅收3241.61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02元,比上年增長10.35%。全鎮現有各類工商企業攤點2881家,形成了以煤炭為主的商貿流通、化工產品、石墨製品、機械加工、礦產品加工、皮毛及裘皮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建築建材、食品加工,以及餐飲服務十大支柱產業。鎮域內有縣辦的雙環化肥有限公司。三圓水泥股分合作公司、鐘樓集團懷安啤酒有限公司、燻肉製品有限公司、安達煤炭有限公司和私營的利環餐具廠、星宇石墨材料廠、鑫源賓館等一批骨幹企業。
近年來,隨著鎮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壯大,我鎮特請張家口規劃設計院對城鎮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山水型”、“生態型”的縣城的要求,在與全縣總體規劃相協調一致的前提下,科學規劃了工業加工園區、商務流通商貿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區、綠色農產品生產區等產業集群。其中工業元區分為一號工業園區、二號工業元區。一號工業園區位於縣城新區丹拉高速出口迎賓路西側,占地約3000畝,產業功能定位為高新技術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及建築建材商貿交易三大板塊;二號工業園區位於現正在興建的懷安熱電廠西側,占地約5000畝,該園區的產業功能定位為充分利用熱電廠的餘熱和余電,新建用熱大戶企業和高耗電企業。農業生產業已形成蔬菜、水稻、玉米制種、珍稀動物養殖四大龍型產業、農、林、水、牧發展前景廣闊。
2005年,縣委、政府審時度勢,科學分析了縣城柴溝堡鎮被列全國重點城鎮後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的優勢,以及國務院幫扶的有利機遇,對縣城柴溝堡進行遠景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柴溝堡要建成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中等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