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蒿芽

柳蒿芽

柳蒿別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葉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南北,耐寒抗熱,生長在河岸濕地、沼澤、柳林灌叢下等處。野外採集一般在5~6月份進行,采後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醬或做餡、做湯。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柳柳蒿芽(水蒿、白蒿)屬於被子植物門、菊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其嫩莖葉可食用。柳蒿芽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南北,生長在河岸濕地、沼澤等地。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養肝健胃、清熱解毒消炎、生毛髮的功效。

柳蒿芽概述

柳蒿別名柳蒿菜、 水蒿、 白蒿等,為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葉可食用。野外採集一般在5~6月份進行,采後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醬或做餡、做湯。

營養價值

柳蒿芽植物形態-柳葉蒿柳蒿芽植物形態-柳葉蒿

柳蒿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纖維2.1克、胡蘿蔔素4.4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煙酸1.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每100克乾品中含鉀1960毫

克、鈣950毫克、鎂260毫克、磷415毫克、鈉38毫克、鐵13.9毫克、錳11.9毫克、鋅2.6毫克、銅1.7毫克。有破血行淤,下氣通絡之療效。

注意事項

有慢性腸炎者,會引起嚴重的腹瀉。

食材介紹

柳蒿芽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南北,耐寒抗熱,生長在河岸濕地、沼澤、柳林灌叢下等處。

採集食療

柳蒿芽柳蒿芽

野外採集一般在5~6月份進行,其嫩莖葉可食用,味苦、辛、性濕,具有健脾去火,解毒消炎,破血行淤,下氣

通絡之療效。還能降血壓、降血脂、養肝健胃、清熱解毒消炎、生毛髮,民間常用於治療傳染性肝炎、高血壓、癌症等症病。柳蒿有解毒作用,與河豚同煮,可消河豚之毒。

相關故事

傳說生活在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人在危難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柳蒿芽可以食用,並依靠它順利度過的困境。柳蒿芽是中文的名稱,達斡爾語稱之為“庫木勒”,因此在當今的達斡爾族家庭中仍然留有吃“庫木勒”的習慣,有野生的也有人工養殖的。基本方法是燉湯吃,可以放排骨。工序費時比較長,想吃一頓正宗的“庫木勒”,大體反覆要四五道工序,做出來的味道雖苦確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