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妙語

柏楊妙語

柏楊妙語是一本柏楊編著的語言書籍,200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以語錄形式表達了柏楊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人生存狀況方方面面的深刻揭露。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每一段言論都是一把尖銳的匕首,能刺痛和驚醒國人。

《柏楊妙語》以語錄形式表達了柏楊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人生存狀況方方面面的深刻揭露,以鋒利的刀解剖剔出落後文化華麗外表裝飾下的骯髒本質,發出去惡從善,除舊納新的吶喊。

痛心中國的“醬缸文化”,反省中國人的“醜陋”,要中國人活得有尊嚴。

枷鎖:在政治掛帥下,中國史書成為欺詐的大本營。遇到帝王老爺們哎喲哎喲,端不起嘴臉,栽到在地時,總是諱個沒完沒了。或語焉不詳,或根本成了沒嘴的葫蘆,把人氣得吐血。嗚呼,要想中國現代化成功,第一件事應該是砸碎政治掛帥的枷鎖,先使史跡顯示出真正的面目。

掘墓人定律:中國歷史上有個很明顯的現象:埋葬一個王朝,往往由該王朝的君王,親自擔任掘幕人。任何王朝都是龐然大物,如果他們的首領不自己猛掘自己的墳墓,它根本不可能死亡。這種特殊的運轉,我們姑且稱之為“掘墓人定律”。

輕視努力:中國人輕視努力而崇拜成功,是一種五千年傳統的優秀文化,翻翻二十六史就明白啦,成功的都是官,失敗的都是賊。坐在堂上的都是正人君子,綁到堂下的都是亂臣賊子。

天災人禍:凡是人禍,首當其衝的多半是有錢人。凡昊災,首當其衝的多半是窮苦朋友。你聽說幾個鋼筋水泥的巨廈被颱風吹倒的乎哉,吹倒的都是些可憐蟲住的房子。

危險的投資:無論如何,妻助夫成功也好,夫助妻成功也好,都是一種危險的投資。

內容簡介

《柏楊妙語》是從柏楊所創作的雜文中輯出的精粹,內容涵蓋了政治、社會、人生、男女四個方面。它以語錄的形式,深入淺出,尋常中見崎嶇;言近旨遠,借古人以諷今,使人領悟後頓覺妙不可言。在嬉笑怒罵背後,我們始終看到柏楊一顆溫暖的心和一張含淚的臉。

目錄列表

談政治

談社會

談人生

談男女

精彩書摘

談政治

帝王之死

帝王之死,不比你我小民之死,而帝王復又死於非命,那就更他媽的嚴重。你我小民死啦,就是死啦,即令被人在黑巷子裡暗下毒手,或“被一位年輕丈夫一槍打死”,報紙上能刊出“無名男屍”新聞,就很體面矣。而帝王也者,如果也上演這種節目,恐怕就勢如山崩,絲毫不爽地引起百千萬人頭落地。所以,帝王死於非命,不僅關係他一個人,也關係百千萬人,甚至關係他身家所系的王朝或政權。

可怕的掘墓人

小民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旦得罪了尾大不掉之輩,就人人得而“誅”之。帝王老爺不然,他們像一個嚴重的傳染病患者,生活在刀槍劍戟構成的嚴密保護罩之下,不要說照他御肚上捅刀子,縱是見他一面,都難如上天。結果竟然勢同豬狗,被殺被宰,其中一定有非凡的奧秘。這奧秘探討起來也稀鬆平常,蓋任何人都沒有力量幹掉一個帝王,有力量幹掉帝王的,只有帝王自己,也只有他才有資格充當可怕的掘墓人——掘他自己性命的墓,掘他自己王朝政權的墓,掘百千萬別人的墓。當他閣下掘得起勁時,興高采烈,意氣軒昂,誰都阻擋

不住。膽敢有人阻擋,勸他兩句,諫他兩聲:“老哥,別掘啦!”景觀可是大銀幕的,他會立刻翻臉,口中念念有詞,嗖的一聲,鐵帽祭出。於是,忠臣義士,入獄的入獄,殺頭的殺頭。

枷 鎖

在政治掛帥下,中國史書成為詐欺大本營。遇到帝王老爺們哎喲哎喲,端不起嘴臉,栽倒在地時,總是“諱”個沒完。或語焉不詳,或根本成了沒嘴葫蘆,把人氣得吐血。嗚呼,要想中國現代化成功,第一件事應該是砸碎政治掛帥的枷鎖,先使史跡顯示出來真正面目。

尊重事實

孫觀漢先生說:“尊重事實。”中國人必須有能力、有膽量說真心話、說老實話,洗清塗抹在事實頭上身上的任何東西,不管它是污垢,或是脂粉。

千挑萬選

考據這玩藝,在中國歷史上占重要地位。自從十七世紀清王朝屢次大興文字獄,殺人如麻,血流成河之後,文化人心膽俱裂。寫吧,隨時有被幹掉的危險;不寫吧,文化人除了寫之外,還能幹啥?不但心癢,手也很癢;千挑萬選,終於發現鑽到故紙堆里最為安全。

二流貨色

我們並不是看不起考據,但專門搞考據的卻只能算二流貨色,只會在文字資料里翻斤鬥打滾。沒有一個歷史學家不懂考據,蓋考據就是判斷史料真偽。可是僅只搞考據,卻並不是史學。猶如僅只會挖散兵坑,不見得會指揮大軍作戰一樣。

麻風病

死鬼頭目越來越多,太廟像春雨後的狗屎苔一樣,林林總總。如果不加以特別標識,就分不清誰是張三,誰是李四,誰是王二麻子。於是乎,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紀的商王朝第二十三任帝子武丁先生挺屍之後,就在他的太廟門框上,掛起“高宗”招牌。這是一個創舉,不久就像麻風病一樣,猛烈地傳染起來,成為中國帝王政治下,死鬼頭目們的特徵之一。

謊話多如驢毛

所謂“信史”,並不保證字字都可信。政治掛帥傳統下,謊話多如驢毛。

一首悲歌

每一樁兇殺案都是一幕悲劇;而把帝王幹掉的兇殺,除了是一幕悲劇,還是一首悲歌。它包含了太多的音符,人性的和獸性的,人權的和官權的,智慧的和愚昧的,供人沉思。

一塊木頭

在儒家學派要求下,聖人不是聖人,而是一塊木頭。

思古幽情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專醫政治上的濾過性病毒。西洋哲人早鑒及此,中國哲人則獨缺這種大腦。孔丘只提供了“想當年”的思古幽情,卻沒有為我們繪出未來的藍圖,依儒家學派看,最好的未來,就是過去。

扭曲顛倒

在政治掛帥的大纛之下,手握權柄的人有福了,真理正義、公道人心,都是他們的,連聖人都站在他們一邊,努力化腐朽為神奇。效忠政府的成了叛逆,血腥鎮壓的反而備受歌頌。歷史上斑斑史跡,一開始便被野心家利用,扭曲顛倒,黑變成白,白變成黑,成了“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奇觀。

不算數

學院派最大的特點是,他們只有能力在檔案上找根據,沒有幾個人想到政治現實。自然科學家在實驗室重研究出一套東西,總要先拿到外面當眾表演,一切無誤之後,才算成功。如果拿到外面當眾表演時,轟的一聲,腦袋開花,即令曾在實驗室裡頭頭是道,也不算數。

庶子的原罪

兒女不能選擇爹娘,既經生出,便無法改變,這是作庶子的原罪、最大悲哀,君王的寶座永遠只傳給嫡子。有時候小老婆養的兒子(庶子)年齡比大老婆養的兒子(嫡子)大,庶子已三四十歲啦,嫡子還在那裡吃奶,吃奶的娃兒照樣繼承大權。有時候庶子不但年長,而且能於,東征西討,對國家有偉大的貢獻,嫡子卻是一個白痴,白痴照樣“天子聖明”,坐在龍墩上吆五喝六。

權力欲望

對一個在權力中心打滾的庶子而言,只要他自認為他的力量已強大到可以“奪嫡”的時候,他一定“奪嫡”;或用謀用計,或動刀動槍,使自己搖身一變——把“庶子”的包袱變掉,變成妙不可言的“嫡子”。嗚呼,只有這種權力欲望,才能使生死決鬥,接二連三,永不停止。

權勢掛帥

傳統史學家處理君王的地位時,滿腦筋政治主宰。夫政治也者,也就是權勢掛帥,有權大爺高坐公堂,驚堂木一拍,大喝一聲:“呔。”手拿筆桿的朋友立刻心膽俱裂。心膽俱裂得久啦,就成了媚態可掬的一群奴才。只敢根據利害,不敢根據事實。

政治市場

拜讀中國史書最大的困擾是,史書上稱呼某人是君王時,某人可未必就是君王;史書上稱呼某人不是君王時,某人可能正是君王。像曹操,史書上稱為“武帝”,其實他“屁帝”也不是,不過一個宰相。又像曹髦,史書上稱他公爵——“高貴鄉公”,其實他硬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皇帝。更糟的是,有些當過君王的人,因為不合乎當時政治市場上的規格,史學家索性大筆一揮,就把他從史書上揮掉,像西漢王朝第三任皇帝劉恭,在龍椅上坐了五年;第四任皇帝劉弘,在龍椅上也坐了五年,都是結結實實地坐。只因手無寸鐵,狼狽垮台,不但在史書上不能占一席之地,反而看起來簡直好像根本沒有他們這兩個人。

身陷醬缸

晉王朝第三任皇帝司馬倫,史書只稱他的原銜“趙王”,而南宋帝國第四任皇帝劉劭,連原銜也取消啦,直接稱他“元兇”。這些人雖然王八蛋加三級,但評鑑是評鑑,譴責是譴責,事實是事實。你可以跳高捶胸,臭罵某君王是有史以來最壞的君王,連一條蛇都不如的君王。應該殺千刀的君王,但你不能拒絕承認他是君王。柏楊先生的頭腦,就是這么簡單明了。傳統史學家的頭腦就非常複雜啦,像鱷魚一樣,身陷醬缸深處,只把兩眼露出缸面,看清政治風向,再行下口。政治既然主宰一切,拿刀的既可以一高興或一不高興,殺拿筆的,結論當然是成則王侯敗則賊。詆毀為“賊”,仍不過癮,還要進一步把他斗臭,舜帝姚重華先生髮明的“四凶”,不過開始草創,以後花樣翻新,直到二十世紀,更越來越勇不可當。

正統與道統

“正統”以及“道統”,把我們搞了個慘,也使學術界、史學界,焦頭爛額,甚至血染刀鋒。

飛蛾撲火

政權跟漂亮絕倫的美女一樣,人見人愛。只要可能,還要飛蛾撲火,奮不顧身。現代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這種共識的基礎之上。

瓶頸時期

我們發現一項歷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權,當它建立後四五十年左右,或當它傳位到第二第三代時,就到了瓶頸時期。——所謂若干年和若干代,只是為了加強印象而設,當然不會有人機械地去解釋。在進入瓶頸的狹道時,除非統治階層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們無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們前功盡棄,也就是足以使他們國破家亡的瓶頸危機。歷史顯示,能夠通過這個瓶頸,即可獲得一個較長期的穩定。不能夠通過或一直膠著在這個瓶頸之中,它必然瓦解。

瓶頸危機

發生瓶頸危機,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還沒有養成效忠的心理慣性。新政權就好像一個剛剛砌好的新磚牆,水泥還沒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動都會使它倒塌。一旦統治者不孚眾望,或貪污腐敗,或發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內訌之類,都將引發震動的炸藥。不孚眾望往往促使掌握軍權的將領們興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貪污腐敗則完全背叛了建國時的政治號召,跟當初賴以成功的民眾脫節。外患內訌之類的傷害,更為明顯。

敲鑼開張
中國傳統文化是,無論是青面獠牙型的匪徒惡棍,或白面書生型的大奸巨猾,只要奪取到政權,立刻就會把舊王朝一筆勾銷,重敲鑼,另開張,建立屬於自己的新王朝。

政治巨棒

政治巨棒對史學發揮的威力是:抹殺事實,扭曲事實,輕視事實,捏造事實。

屠殺

中國政治傳統,對於像趕豬、趕狗般被趕下寶座的君王,新得勢的君王們很少有寬容的胸襟,允許他們生存,絕大多數都是一場屠殺,恐怕他死灰復燃,來一個回馬槍也。

天生惡痞

搖尾分子最喜歡用“天縱英明”,一個不折不扣的地痞流氓土匪惡棍,只要有了點權,或有了點錢,馬屁精大筆一揮,或一聲吆喝,這頂氈帽就轟然而出,該傢伙想不戴都不行。舒服得久啦,連自己也都以為那可是真的。嗚呼,鐵帽壓死人,氈帽騙死人。不過,天縱英明雖不可靠,“天生惡痞”,卻是例證斑斑。

醬在回憶里

老邁的政治領袖,往往醬在過去成功的榮耀回憶里,會喪失當年的警覺和勇氣,並自信威力無邊,疏於防衛。

股東換啦

一個政權一旦覆亡,就是覆亡,要想中興,就跟把一個死人從棺材裡挖出來,要他復活一樣,除了耶穌先生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有一種情形是可能的——也僅只“可能”而已,那就是,招牌是老招牌,股東卻換啦。

走下坡

一個王朝走向下坡的原因很多,但在封建專制政體下,君王卻往往是唯一的原因——即令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是最最最最主要的原因。

政治掛帥

經過史學家無恥的扭曲,伊(堯)姚(舜)翁婿二人,為聖為賢,字典上所有讚美頌揚的話,都往他們頭上堆,把他們堆成兩顆腫脹的病牙,沒人敢碰,一碰就渾身抽筋,死於政治掛帥的巨棒之下(柏老赤膊上陣,剝下披到他們身上至少兩千年之久的美麗外衣,讓大家瞧瞧血膿交集的惡瘡。並不是我有過人之勇,而是得感謝終於來臨的民主時代,允許我們做深入研究)。

人才去就

人才的去就,在國際上,決定國家的命運;在國內,決定政權的命運。

掘墓人定律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埋葬一個王朝,往往由該王朝的君王,親自擔任掘墓人。任何王朝都是龐然大物,如果它們的首領不自己猛掘自己的墳墓,它根本就不可能死亡。這種特殊的運轉,我們姑且稱之為“掘墓人定律”。

禍連家族

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殘忍的一面——禍連家族,直到二十世紀,仍然照行不誤,只不過方式改變了一下(好比說:不準他們出國)。封建專制在中國造了太多的孽,連家庭親情,都逃不脫魔掌。

二居心

政治學上著名的“二居心”法寶,是打擊忠心勇士最厲害的秘密武器。一旦被罩到頭上,非死即傷。

文化詐欺

硬把綽號扣到祖先腦袋上的乾法,是中華文化的特產,所以拜讀中國史書,不能只看字面,還必須查考它是不是文字詐欺。

幽暗面傳統

中華人有一種幽暗面傳統,就是死不認錯,膽敢有人指出他的過失,他的反應不會是感謝改過,準是老羞成怒。普通人尚且如此,身溪大權在握的頭目,就更強烈。

看不清

過度寵愛跟政治上不受制衡的權力一樣,都能把人搞瞎了眼,看不清他所面對的危機。

正名主義

“是什麼,就是什麼。”這是我們小民的正名主義。儒家學派的正名主義則是政治正確第一。一旦政治正確,那就有時候“是什麼,偏不是什麼”,“不是什麼,偏是什麼”。

野心家

無論什麼時候,野心家都是人類的一大災禍,而愚蠢狂妄的野心家,除了為人類帶來災禍,更為自己帶來災禍。

蠢材

蠢材的特徵是:專門聽一面之詞,而又不容分說。已經暈頭漲腦地踏進挑撥離間的圈套里,還自以為英明蓋世,洞燭其奸

官場中

在官場中,只有勢利,沒有是非,至於我們小民所肯定的公理正義,更屬於他媽的書生之見,連嗤之以鼻的資格都沒有。缺最公正的辦法必須有最公正的執行。偏偏官場中從不缺公正的辦法,獨缺公正的執行。

太子只有一個

當君王的都有點怪,從不記取歷史上血跡斑斑的教訓,總是一再反覆地犯同一類型的毛病。愛某一位漂亮老奶時,迫不及待地立她的兒子當太子。等到又愛上另一位漂亮老奶,迫不及待地又要立她的兒子當太子。問題是,太子只有一個,宮廷悲劇只好發生。

天下第一兇險
 奪嫡鬥爭的劇情,也最單調,幾乎千篇一樣,我們已報導過不少,以後更層出不窮。不過簡單雖然簡單,卻都是天下第一號兇險,演著演著,忽然轟的一聲爆炸,連靠近舞台的觀眾,都會血肉模糊。

反彈

暴君總以為酷刑和虐殺,可以根絕叛變造反,而暴君們卻往往死於叛變造反者之手。壓力越大,一旦反彈,其力越強。

近視眼

國際上的團結,乃天下最困難的團結,國家領導人差不多都是近視眼,只貪圖眼前的一塊骨頭。

改革

任何人都贊成改革,都贊成重振紀綱,建立法律秩序,任用賢能。問題是,你要排除誰?一個由君王發動的改革,還往往失敗,像十八世紀巴西帝國的皇帝,倒是最先覺悟的。可是,貴族和地主掀起政變,改成了共和。等而下之,由官員發動的改革,更殺機重重,只會招來殺身之禍。

玻璃罐

大多數君王都是故步自封,把政權看成玻璃罐,捧到手裡,連姿勢都不敢改變,唯恐怕玻璃罐掉到地下跌個粉碎。結果醬在那裡,捧得筋疲力盡,最後來一個倒栽蔥,還是稀里嘩啦。

改革變法

秦王國經公孫鞅革新變法,使那個半開化、野蠻而又落後、沒人瞧得起的國度,十年之間,旱地拔蔥,突然問冒出來,成為一等一級的招級強國,橫衝直撞,天下無敵。而後,趙雍再度作為見證。可是,從此之後,改革變法之舉,在中國卻成了絕響。我們真搞不懂,當權老爺為啥不走這條立竿見影的路,卻堅持著僵化了的傳統。堅持的結果是,逼出革命,玉石俱焚,身敗名裂,政權覆亡。偏偏當權老爺寧可身敗名裂,政權覆亡,也不肯改革變法,使自己強壯如牛。難道這是中國人的宿命悲劇?

順調分子

搖尾系統事實上就是順調分子,他們知道頭目的耳朵喜歡聽啥,就拚命說啥。像對付一頭毛驢一樣,順著毛驢的毛撫摸,毛驢一舒服,順調分子就有得官做。

改變世界

人生太奧秘,也太微妙。聰明的人和智慧的人,固然可以改變世界,想不到,笨瓜和其蠢如豬的貨色,只要他有足夠的權柄,照樣可以改變世界,不過改變得更糟。

為啥如此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史書上血跡斑斑,可是,直到今天,仍不斷有人英勇地重蹈覆轍。使人忍不住發問:為啥如此?

帝王病後遺症

帝王病的後遺症包括形式上的後遺症,和意識上的後遺症。形式上的後遺症就是屁股要坐寶座。自從袁世凱的屁股被踢腫、溥儀的屁股被踢爛之後,再沒有人敢屁股發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