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俊

柏俊,男,清朝時期人物,蒙古正藍旗人,清朝大臣。

基本信息

歷史人物

柏俊(?—1859)巴魯特氏,原名松俊,字靜濤,蒙古正藍旗人,清朝大臣。道光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內閣學士,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十八年,出為盛京工部侍郎,調刑部,兼管奉天府尹。二十年,召授刑部侍郎,調吏部,又調戶部。二十三年,充諭祭朝鮮正使,例有餽贐,奏卻之。二十五年,充總管內務府大臣。二十六年,典江南鄉試。疏言:“徵漕大戶短欠,取償小戶,劣紳挾制官吏,大戶包攬小戶,畸輕畸重,旗丁需索,加增津貼諸弊,請嚴禁。”如議行。尋偕倉場侍郎陳孚恩盤查山東藩庫,劾布政使王篤濫用幕友及地方官縱盜,巡撫崇恩以下議譴有差。二十八年,擢左都御史。三十年,遷兵部尚書,授內大臣。尋調吏部,管理三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鹹豐三年,命偕侍郎善燾赴盛京按協領塔芬布輕聽謠言,調兵護宅,幾至激變,得實,論遣戍。將軍奕興坐袒護,革任。尋以前在鑲白旗蒙古都統任揀選承襲有誤,罷內務府大臣,降授左副都御史。未幾,出為馬蘭鎮總兵。五年,擢熱河都統,搜捕山匪。疏言:“熱河將惰兵疲,州縣不諳吏治。行使大錢,民皆罷市。礦匪占踞山場,委員侵蝕商款。”詔嚴切查辦。召授戶部尚書,兼正黃旗漢軍都統。六年,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尋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八年,典順天鄉試,拜文淵閣大學士。柏俊素持正,自登樞府,與載垣端華肅順等不協。會御史孟傳金疏劾本科士論未孚,命覆勘試卷,應議者五十卷,文宗震怒,褫柏俊等職,命載垣等會鞫,得柏俊聽信家人靳祥言,取中羅鴻繹情事,靳祥斃於獄。九年,讞上,上猶有矜全之意,為肅順等所持。乃召見王大臣等諭曰:“科場為掄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綦嚴。自來典試諸臣,從無敢以身試法者。不意柏俊以一品大員,辜恩藐法,至於如是!柏俊身任大臣,且系科甲進士出身,豈不知科場定例?竟以家人乾請,輒即撤換試卷。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夾訊,何難盡情吐露?既有成憲可循,即不為已甚,就所供各節,情雖可原,法難寬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淚!”柏俊遂伏法。

十一年,穆宗即位,肅順等既敗,御史任兆堅疏請昭雪,下禮、刑兩部詳議,議上,詔曰:“柏俊聽受囑託,罪無可辭。惟載垣、端華、肅順等因律無僅關囑託明文,比賄買關節之例,擬以斬決。由載垣等平日與柏俊挾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牽連矇混之詞,致罹重辟。皇考聖諭有‘不禁垂淚’之語,仰見不為已甚之心。今兩宮皇太后政令維新,事事務從寬大平允。柏俊不能謂無罪,該御史措詞失當。念柏俊受恩兩朝,內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雖已置重典,當推皇考法外之仁。”於是錄其子候選員外郎鍾濂賜四品卿銜,以六部郎中遇缺即選。鍾濂後官盛京兵部侍郎。

安徽中醫學院教授

簡介

男,1960年出生,安徽金寨人,漢族。1982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現任安徽省藥物研究所合成室主任、科技開發部主任,研究員,省內藥物合成及藥物製劑專家。

從事藥物生產、教學、研究二十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一線藥物的研發經驗,先後主持了30餘項新藥開發,發表了20餘篇學術論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目前的研究興趣主要是藥物及天然產物全合成、不對稱合成方面,在研項目有抗HIV藥物替諾福韋的合成、治療青光眼藥物布林佐胺的合成。

科研獲獎情況

1992年《維生素K1合成新工藝研究》獲國家醫藥管理局攻關項目;

甲硝唑結腸定位緩釋片獲國際發明金獎;

《克氧舒洗液》獲合肥市科技進步獎;

近三年還獲得《血塞通分散片》等六項省級成果;並獲得七項國家新藥證書。

近年來的論文和專利情況如下:

論文:①甲硝唑結腸定位緩釋片的工藝研究 [J]. 中國新藥雜誌, 2006.24

炎琥寧的合成工藝研究[J]. 中國藥業,2007.24

②血塞通分散片對血液流變學、血栓形成及微循環作用的實驗研究[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07.14—2

③複方硫酸亞鐵緩釋片中硫酸亞鐵的釋放度的測定[J]. 安徽醫藥 2006.10

藥物中間體2-氰基-4-甲基聯苯的合成 [J]. 安徽醫藥, 2003.01

專利:甲硝唑結腸定位緩釋製劑 國家發明專利 申請號02125545.8

口服格列奇特緩釋製劑 國家發明專利 申請號03135098.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