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庚

林開庚是一名在參加“二·七”大罷工,慘遭反動軍閥血腥鎮壓,壯烈犧牲的烈士。

林開庚

“江岸捐軀垂國史,青芝立碣慰忠魂。”這是鐫刻在連江青芝山浩然亭上的一副楹聯,頌揚二·七烈士林開庚
林開庚烈士(1880———1923),字孝先,連江琯頭拱嶼人,京漢鐵路工人。1923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加“二·七”大罷工,慘遭反動軍閥血腥鎮壓,壯烈犧牲。

林開庚歷年簡介

林開庚自幼聰明能幹,秉性剛烈。由於家貧,一家三代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住的是草棚,吃的是野菜雜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七歲就上山砍柴,下江撈蝦,有時上街賣光餅,賺點錢補貼家用。由於家窮,他常穿破衣打赤腳,常遭凌辱。一次他路過地主果園籬笆外,桃子因太熟了落了下來,被地主仔看到,誣賴他偷摘桃子,被打得口鼻流血。開庚強忍著憤懣,把階級仇恨的種子深深地埋在心裡。
青年時代,他在家種田,也做過碼頭搬運工。他人小體弱活又重,常跌倒,工頭的鞭打惡罵是家常便飯。一次,工頭正在毒打一位被迫帶病幹活的工人,他怒不可遏,奪過工頭的棍子折成兩段扔掉。工頭見周圍的工人怒目相向,拳頭緊握,只好溜掉。這使林開庚深深地感到工人團結力量的巨大。
1920年,林開庚赴湖北漢陽鎮工廠做工,不久又轉到京漢鐵路江岸機務段車頭廠當驗車匠。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年冬天,黨派陳潭秋、林育南等同志深入京漢鐵路工人中宣傳革命真理,革命氣氛十分濃烈。
在江岸,林開庚和林祥謙是鄰居,兩人親如兄弟。在林祥謙影響下,林開庚成了工人夜校的積極分子,雖然他文化低,但常把《萌芽》、《嚮導》等革命刊物帶回家看。經過黨的教導,林開庚思想進步很快。他常和林祥謙一起,深入工人中宣傳革命真理,聯絡工人民眾向反動軍閥作鬥爭,積極參加林祥謙領導的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並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23年1月下旬,林開庚跟隨林祥謙等前往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並同阻撓工會成立的反動軍警進行鬥爭。總工會成立後,為了便於領導罷工鬥爭,總工會就遷到江岸分會辦公,林開庚成為保衛總工會糾察隊骨幹。
2月4日上午9時20分,京漢鐵路總工會一聲號令,京漢全線工人大罷工,軍閥吳佩孚會湖北督軍肖欣南派他的參謀長張厚生率軍隊,在江岸車站駐紮,伺機鎮壓。下午5時20分,張厚生帶領全副武裝的三個營的軍隊,兵分三路包圍江岸工會。當時守衛在工會門前的林開庚等工人糾察隊員和工人民眾,在糾察隊長曾玉良的指揮下,手執木棒、鐵棍等,與敵人進行頑強的鬥爭。林開庚在搏鬥中,腦、胸部中彈,英勇犧牲在工會門前,年僅44歲。他的靈柩後來由家屬運回連江,葬於琯頭秦川鯉潭邊。解放後,為了紀念林開庚烈士為工運獻身的業績,在閩侯枕峰山“林祥謙陵園”內,陳列了他的事跡。1985年,連江縣人民政府還專門在青芝山樹起了“二·七烈士林開庚紀念碑”,後又建了“浩然亭”,供後人瞻仰。
林開庚烈士的一生雖然是短暫的,但留給我們的忠烈精神是永存的,家鄉人民永遠懷念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