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四中

教師2005年三月聘任後,四中現有教師161人,國中部101人,國小部60人。 學校有耕地240畝、作為學生的農作物實習基地。 先進學校〉。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林甸四中,是1978年把第一中學分離到路西後,在原一中舊址組建的一所初級中學,1996年9月搬進了4700平方米的新教學樓,2002年4月30日擴建了3100平方米的教學樓增加了四中國小部,到今天已走過27年不平凡的創業發展之路,它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迅速成為林甸縣實施素質教育的“視窗學校”,享譽溫泉之鄉林甸。學校現由兩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705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78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6個,在校生2919人,其中國中部1716名學生、國小部1203名學生。教師2005年三月聘任後,四中現有教師161人,國中部101人,國小部60人。其中男50人,女111人。黨員52人,專任教師147人,教輔人員6人,工人8人。缺少3名教師用退休教師代課。現有教師年齡結構30歲以下33人,31—35歲42人,36—40歲24人,41—45歲24人,46—50歲21人,51—55歲5人,35歲以下教師占全體專任教師的50.33%,36—45歲教師占全體專任教師的32.21%,46—55歲專任教師占全體專任教師的17.44%。現有職工身份結構幹部身份151人,工人身份8人。學校擁有一流的現代教學設施,國中部現28個班級有20個班級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是全縣中、國小設施現代化最先進的學校。擁有了光纖網路控制中心和學校網站、把學校和家屬樓連結成了一體的區域網路,20個教學班均實現多媒體教學。辦公室、家屬樓、班級、微機室有240台電腦均能上網。方便了教師課件製作、提供了教師信息辦公平台。加入了育龍教學網。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實驗室均達國家規範標準。藏書24502冊、生均8.17冊。還有設備齊全的醫務室、能夠對學生的多發病防治和簡單的外傷處理。有獨立的音、體、美活動室。學校有耕地240畝、作為學生的農作物實習基地。
二、學校的管理
我校領導中學部10人、國小部5人,校長、中學部的兩個副校長、教務主任、都是東北師大研究生課程班教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學歷。精通管理,學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廣大教職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立足本職、埋頭苦幹,以實施名牌戰略為目標,以“讓社會放心,讓家長滿意,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為己任,追求“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業績”,全面打造優質教育品牌。27年創業,碩果纍纍。在建校以來中考中,學校畢業生的優秀率、合格率及升入省重點高中的比例,多年居全縣第一,2003年、2004年又居全縣第一。在我校讀國小、國中的汪源學生在2003年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西班牙語專業。學校先後榮獲市教育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先進學校〉。,〈黑龍江國中規範建設。合格國中〉。〈實驗教學。先進單位〉。〈雙基鞏固提高。先進單位〉。〈大慶教育系統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縣級《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四中是林甸電化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學校黨支部連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三、教師隊伍建設
多年來,四中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形成了“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勇爭一流”的四中精神,鍛造了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幹部教師隊伍,他們以高度的事業心與責任感,默默耕耘,默默奉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以高尚的師德,精湛的業務,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四中國中現有教師101人、其中本科24人、專科73人、中專4人、高中3人、職稱結構中學部高級13人、中級61人、初級15人、未定級3人。國小部高級2人、中級27人、初級14人、未定級12人。是林甸中國小的學歷、職稱排名最好的學校。學校現有20餘人獲省模範教師、省骨幹教師、市教學能手、縣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在2005年全縣19名學科帶頭人的評比中我校有10名教師被評為學科帶頭人。多年來我校培養了一批批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骨幹教師,創造了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良好的工作及精神氛圍,為學校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後勁兒。
四、學校特色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德為本,全面發展,為學生培植健康成長的沃土。”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成長創建良好的環境,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塑造品質優秀,個性健全,行為規範,具備一定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世紀新人是學校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標,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學校已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愛生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循循善誘,嚴格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創設了良好的校園文化,家長們都說:“把孩子送進四中,我們安心、放心。”這種安心是對學校優良教育環境的肯定,這种放心是對老師們辛勤工作的最高褒獎。
多年來,學校逐步形成“深化素質教育,培育藝術新苗”的辦學特色,培養出一大批文體、繪畫、藝術人才。學校充分發揮藝術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廣泛開展各項課外活動,加強對學生的藝術特長教育,給每一位學生創設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因材施教,發展藝術特長。我校學生趙學研、蘭一丁在2004年全國群星獎少年兒童樂器大賽小提琴比賽中均為銀獎。張蘭在96年全國少年組象棋比賽中獲冠軍。為高中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批品學兼優、基礎牢固、學有所長的優秀畢業生,連年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和嘉獎。
多年來,學校始終以教學為中心,堅持以質量為生命線,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進行教育的現代化建設,從更新教師觀念入手,解放思想,大膽實踐,不斷探索符合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以科研促教研。形成了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最佳化了教育教學過程,以高水平的課堂教學,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目前,學校承擔《中學生課堂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省級一般課題。對新課程改革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