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希

林有希

林有希,男,1967年5月生,教授,博士,博導。 現任福州大學機電工程實踐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為先進制造技術和摩擦學。承擔的科研課題有福建省經貿委員會產學研項目“新型晶須增強複合材料研製”(2007-2009)等。獲“新型陶瓷混雜纖維複合材料制動片的研製”項目,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種獎項。

百度名片

林有希,男,1967年5月生,教授,博士,博導。 現任福州大學機電工程實踐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指導碩、博士生研究方向。博士生:機械設計及理論;
碩士生:先進制造技術(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摩擦學材料(材料加工工程)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1985.9-1990.7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五年制)本科畢業,
1990.9-1993.3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學專業碩士畢業,
2002.9-2007.6福州大學博士畢業。
2001-今 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今 福州大學機電工程中心,主任;

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減摩、耐磨技術專業委員會和青年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先進制造技術,摩擦學

承擔科研課題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明基金“新型晶須增強汽車用複合材料制動片的中試研究”(2009-2010)。(主持)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新型汽車制動複合材料高溫摩擦學性能和抗熱衰退機理研究”(2008J0152)。(主持)
福建省經貿委員會產學研項目“新型晶須增強複合材料研製”(2007-2009)。(主持)
福建省教育廳基金“CaCO3晶須/PEEK複合材料摩擦學協同行為”(JA07011)。(主持)
福建省教育廳基金“有機基制動複合材料的失效分析”(JB03017)。(主持)
福州大學科技發展基金“新型制動材料的智慧型摩擦學設計系統研製”(2003-XQ-13)。(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粗糙表面彈塑性接觸滑動摩擦的熱動力學研究”(50775039)。
高校博士點基金“碳酸鈣晶須增強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的摩擦學性能研究”(200603860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盤式制動器摩擦、磨損熱動力學研究”(50375028)。
福建省科技計畫基金重點項目“新型陶瓷混雜纖維複合材料制動片的研製”(2000H025)。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有機基陶瓷混纖複合制動材料的磨損機理”(E0410014)。
福建省科技三項“制動摩擦學系統轉化研究及其在材料設計中的套用”(K02018)。

獲獎情況

1.“新型陶瓷混雜纖維複合材料制動片的研製”項目,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12.(第2名)
2.發明專利:高分子自潤滑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 2006100188001.2007(第1名)
3.發明專利:晶須增強樹脂基複合摩擦材料的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06100187992.2009(第1名)
4.發明專利:一種混雜纖維摩擦材料及其製備,專利號:ZL031321860.2006(第2名)

出版著作和論文

第一作者:
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CaCO3 whisker reinforced polyetheretherketone composites.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2009,223(7):1013-1018.(EI收錄)
鎂鹽晶須增強汽車制動複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14(5):316-319.(EI收錄)
碳酸鈣晶須增強聚醚醚酮自潤滑複合材料的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材料熱處理學報,2009,30(6):36-40.(EI收錄)
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CaCO3/PEEK Composites. 5th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ibology (CIST&ITS-IFToMM 2008),Beijing,2008.9.
短纖維增強PEEK複合材料鑽削表面質量研究.航空製造技術,2008(6):76-78.
CaCO3晶須和PTFE對聚醚醚酮自潤滑複合材料乾摩擦性能的影響. 材料研究學報,2007,21(6):643-648(EI收錄).偶聯劑處理碳酸鈣晶須對聚醚醚酮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 潤滑與密封,2007,32(11):65-68.
新型複合材料制動片摩擦學性能分析和比較.2007’全國摩擦、耐磨、減摩材料與技術學術會議,合肥.
Influence of CaCO3 whisker content on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etheretherketone composit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6,22(5):584-588.(SCI收錄;EI收錄)
碳酸鈣晶須含量對聚醚醚酮複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 摩擦學學報,2006,26(5):448-451.(EI收錄)
晶須CaCO3和PTFE填充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的摩擦學性能. 材料熱處理學報,2006,27(4):20-23,31.(EI收錄)
樹脂基混雜纖維汽車制動材料的研製. 汽車工程,2005,27(5):612-614,625.
Intelligent design of automobile brake material by neural network.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86-93.(ISTP收錄)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Friction Material Using ANN and GA. The 3rd China-Japan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2006.Fuzhou: 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06, 314-318.(ISTP收錄)
陶瓷混雜纖維制動複合材料高溫摩擦穩定性.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6,38(s):1-3,7.
制動複合材料智慧型設計系統研製.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2006,42(9):86-88,92.
PEEK基自潤滑複合材料的摩擦學研究和套用. 潤滑與密封,2006(2):171 -176.
汽車用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研究. 汽車技術,2005(12):37-40.
碳纖維增強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的研究及套用. 塑膠工業,2005,33(10):5-8,20.
一種新型多纖維混雜增強制動複合材料的設計. 材料保護,2004,37(s):77-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