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昇平

民國4年府治改為建安道,道伊蔡鳳機推薦林昇平為道視學。 民國27年昇平回閩,任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文史系副教授。 次年秋,回南平,任南平中學文史教員。

林昇平,字泰階,又名世清。清光緒十一年(1885)生於南平。9歲入私塾,16歲考入南平縣學,為生員。光緒二十八年遊學道南書院,為高序東師得意門生。光緒三十一年考入全閩師範學堂教育科,翌年畢業回延平(今南平)。延平府知府聘任他為延郡師範學堂教務長兼文史教員。
宣統元年(1909),福建學務公所會同督署選拔人才,林昇平科考中第一名。當時雖已廢除科舉制,但仍授予拔貢。
宣統二年進京參加朝考,後分發廣東例補州判,旋改縣丞。為發展家鄉教育事業,於宣統三年回閩,得延平府知府惲毓嘉聘任為延平府中學監督,此後從事教育事業終身。
民國2年(1913),林昇平當選為福建省參議會議員,他建議發展教育,培養人才,興辦社會文化事業。
民國4年府治改為建安道,道伊蔡鳳機推薦林昇平為道視學。他視察所屬各縣教育,協助解決具體事宜,使各縣教育得以提高和發展。不久任延平中學文史教員,後任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教務長。民國10年道伊蔡鳳機創辦建安道自治講習所,聘任林昇平為該所所長。民國12年又委他為道立甲種森林學校校長。
軍閥混戰時期,學校遭受破壞,南平各校被迫停辦。直至民國16年盧興邦部隊駐紮南平,籌建中山中學(後改為閩北公立中學),委林昇平、段震醒、林禮銓等3人為籌備委員,停辦的各中等學校合併為閩北公立中學。昇平任教務主任。
民國20年,昇平應華南女子文理學院之聘,任附屬高中國文教員,兼福州高農國文教員。
民國26年,昇平赴四川重慶,在全國合作人員訓練所工作,主管圖書。翌年任齊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這期間,他在講義基礎上修訂編撰《大文學史》一書。
民國31年昇平在重慶受聘為合作事業管理局專員,著有《中國合作思想史》一文。民國27年昇平回閩,任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文史系副教授。次年秋,回南平,任南平中學文史教員。1954年病退,攜眷赴北京,在女兒林嶸家休養。
林昇平從事教育50餘年,他的學生遍及八閩和四川、廣西各省。
他愛好文學,每有所感,必寓於詩文之中,常與徐肖慈等吟唱為樂。學生們集其詩文刊成《覺非齋存稿》及《覺非齋存稿續編》兩冊。他還鑽研醫術,編寫有中醫傷寒論、方劑學、診斷學、婦科準繩及麻疹、虐疾、喉炎等醫書10餘種。
林昇平於1960年5月16日病逝於北京,享年76歲,葬於北京八寶山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