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力

林子力,男,漢族,福建連江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高級研究員,中國經濟學家,勞動商品化理論創立者。

經濟學家林子力

林子力(1925—2005),男,漢族,福建連江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高級研究員,中國經濟學家,勞動商品化理論創立者。 林子力1948年在香港任《華商報》增刊《世界展望》編輯,並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兼職。1949年到北京,曾任《學習》雜誌編輯,以後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物價委員會、國務院研究室等單位工作。並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室務委員、研究員,兼任理論組組長,並在廈門大學等高等院校和學術團體兼任教授和顧問等職。
林子力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便致力於中國經濟問題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的研究,對當代社會主義實踐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長期的探索。1979年他在作為多年探索結果的《社會主義經濟論的若干方法問題》和《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形態及其規律的探討》兩文中,提出和論證了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人類社會不可逾越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經濟是一種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根本特徵在於等量勞動交換和等價交換的統一等等觀點。1979年後,他把對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探索和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實際考察結合起來加以研究,進一步提出和論證了一系列新觀點或新思想:包括人類勞動的兩重目的;勞動的節約和按比例分配(效率和平衡);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生產關係與財產關係的劃分;勞動聯合的兩個層次(社會經濟兩層結構);勞動抽象的三種形態;等量勞動交換與一般等價交換、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與商品生產方式的統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價值範疇新含義、勞動貨幣與按勞分配新公式;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收入構成(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微觀多樣與巨觀統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現象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巨觀經濟三大功能;商品經濟的三大階段(產品社會化、勞動社會化、產權社會化);經濟體制的三大基礎性改革與社會經濟組織結構的更新等等。他並以這些新觀點或新思想為主幹,力圖創立包括導論(方法論)、總論(社會主義經濟形態論)、微觀經濟論和巨觀經濟論的新的理論經濟學體系。
林子力著述頗豐,研究也極深入。其市場經濟三大階段理論和新價值論、勞動商品性理論、產權社會化理論構成了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一個新的理論框架。勞動商品化的提出和論證是經濟學理論研究方面的一個重大突破,而獨特的產權社會化理論(其經濟學思想核心)則使林子力經濟學成為以人的勞動創造為出發點、最終實現勞動者解放的人的經濟學。
林子力主要著作:《社會主義經濟論——論中國經濟改革》(第1—3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1986、1994年出版)等。其代表作為《走向市場》(見上書第3卷),文中概括分析了市場經濟三大階段、現代資本主義和現代新型社會主義、三大基礎性改革和社會經濟組織結構的更新等內容。

醫藥行業管理諮詢專家林子力

個人簡介 
北京和君諮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和君醫藥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在先聲藥業從事醫藥銷售工作,在醫藥經濟報等媒體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業務專長 
專注於醫藥行業,擅長進行醫藥企業的戰略規劃、組織結構設計、管控模式設計、流程管理與制度設計等方面的管理諮詢工作。
服務客戶
國家醫藥產業媒體實驗室發展規劃項目
江西仁和集團綜合管理諮詢
浙江康恩貝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組織最佳化
浙江康恩貝股份有限公司製藥總廠人力資源等
河南新四方製藥行銷戰略規劃
雲南沃森公司治理項目
東北製藥集團戰略規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