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

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

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基本信息

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香港福建同鄉會副理事長

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 林和平[富貴鳥集團公司董事長]

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名譽會長 2002年、2003年福建省年度經濟人物

福建省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

福建省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

廣東省工商聯閩南商會理事會名譽會長

泉州市鞋業商會名譽會長

政協泉州市委員會第九屆委員

2006年泉州市慈善家

石獅鞋業同業公會會長

石獅市商會副會長

石獅市政協常委

政協石獅市委員會第二、三屆常委

高級經濟師

2012年8月29日,會議同時選舉王光遠為省總商會會長,王玲(女)、陳峰、江榮全、李建南、李新炎、胡鋼、王榮平、葉維新、劉登健、許景南、何一心、吳華春、吳林、吳換炎、楊孝梁、張就延、陳清華、陳錫忠、 林和平、林歐文、林榮濱、林端生、鄭玉琳、鄭振欣、鄭金泉、俞培俤、施忠旗、施錦珊、郭東澤、曹暉、黃亞河、黃其森、蔣志鵬、滕用雄為副會長。

關注理由

他將“富貴鳥”培育成集“國家級星火計畫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星火計畫製鞋業技術創新示範”、“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等諸多榮譽於一身的品牌。

有人統計,他為品牌贏取100多項榮譽,而他本人也曾連續兩年榮獲“福建經濟年度人物”稱號。今年夏天,他斥資數億元、占地400多畝的新鞋業生產基地還將在故鄉石獅正式投產。

他,就是林和平,一生與鞋結緣,立志要打造世界知名鞋業集團的一代皮鞋宗師。

創業故事

農村少年創業成鞋業大佬

從小種過地、燒過磚、賣過魚,林和平這位成長於農村的企業家,用他的堅韌、遠見和毅力打下了中國皮鞋業的一片江山。

成長

10歲輟學最終當上廠長

1957年,林和平出生在石獅一個叫長福村的地方。由於家庭困難,他10歲輟學。為了替父母分憂,他種過地、燒過磚、賣過魚,幾乎什麼苦活累活都乾過。

1976年,長福村村民興辦了“長福村瓦窯農業社”。林和平進入農業社,擔任管理人員兼出納,一乾就是6年。

由於平時頭腦靈活,做事愛琢磨,並且有眼光,能團結人,有號召力,1982年,他被社員們一致推舉為“瓦窯農業社”的廠長。在這裡,他當了三年的廠長。

19個堂兄弟4萬元辦廠

1984年,改革開放大潮湧動,素有開放意識的石獅人應時而起,紛紛辦廠。富貴鳥集團的前身———石獅市旅遊紀念品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這個旅遊紀念品廠以4萬元起家,剛開始只請了十幾名工人,連同既當老闆又當工人的19個堂兄弟,也不過幾十號人的勞動力,生產人造革的涼鞋和拖鞋,每雙鞋大約賣幾元錢。相對於當時一雙能賣200多元的“萊爾斯丹”、“登喜路”等來說,只能算小打小鬧。

由於經營、管理制度不靈活,分工也不明確,勁沒往一處使,參與創業的19位堂兄弟在磕磕碰碰中堅持了5年,多數人對這個廠的前景不看好,紛紛退股。最終持股的只有林和平、林和獅、林榮河與林國強。

調整

工廠重組戰略轉移成功

1989年是富貴鳥集團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這一年,旅遊紀念品廠進行了重組,四個股東組成新的董事會,推選林和平當廠長,把公司的經營戰略轉向真皮休閒鞋,並開始註冊“富貴鳥”商標。

轉產第一年,即1990年,林和平就接到第一筆出口前蘇聯一萬多雙鞋子的訂單。當時工廠的車間是由一個破瓦窯改成的,一天最多生產一百雙鞋。在這樣的生產條件下,林和平做到如期交貨、保證質量,調整後的企業第一年就實現“開門紅”,全年統計下來,出乎意料地賣出了10萬雙休閒皮鞋,相當於年計畫產銷量的10倍。

此時,他深深體會到,“競爭就是要快”,研發、款式變化要快,人才培訓要快,企業發展也要快。

後來幾年,他的產品一推向市場,即因款式新穎、溫軟舒適、祛汗除臭而獲得認可,產銷量劇增。石獅旅遊紀念品廠這個瀕臨倒閉的小廠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領先

借打假駛入快車道

1991年,石獅旅遊紀念品廠正式更名為石獅市福林鞋業有限公司。1992年,富貴鳥集團成立,下轄福林鞋業有限公司、富貴鳥鞋業發展有限公司、富貴鳥服飾發展有限公司等八家全資子公司。

富貴鳥皮鞋在贏得口碑的同時,也引來了不少人的爭先仿冒。一時間,全國假冒偽劣的“富貴鳥”產品鋪天蓋地而來。

為淨化市場環境、捍衛品牌尊嚴,林和平決定打假。除在全國各地以各種形式宣傳打假外,他還與北京知識產權局聯合打假,後來又在產品上套用了電碼防偽查詢系統。經歷打假風波後,企業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更名後的最初5年,林和平在市場上幾乎沒遇上強勁的競爭對手,發展很快,迅速占領全國各大市場,贏得大量榮譽。1991年,其憑優異的品質獲得第一個國家級榮譽———農業部優質產品;1993年,在全國首屆鞋業大王博覽會上,其又被國家質檢總局、質量檢驗協會、皮革工業協會等權威機構聯合評定為“首屆中國鞋王”。

多元

搶占中高檔女鞋市場

但是,市場在變,誰也難以保有永久的優勢。1997年,許多經銷商在模仿富貴鳥款式的基礎上自行創辦了工廠。市場競爭頓時變得空前激烈。

林和平意識到,單一的男鞋,將使企業缺乏整體競爭優勢。他決定推出女鞋系列。

在產品定位上,他思慮良久:如果做低價位的鞋,肯定做不過溫州等地的雜牌小企業,而且低端市場已接近飽和;生產高價位的精品鞋,又顯然比不上國外知名品牌。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取其中,中高檔女鞋在國內屬於一塊相對空白的市場,知名品牌不多,如搶占了這個市場,不但能夠贏取相當的利潤,還可提高品牌含金量。

事實證明,這是他又一次明智的選擇。

跨越

向國際知名集團進發

越過單一品類這道坎,企業迎來新的發展。1998年、2000年和2002年,企業連續三屆獲“中國真皮鞋王”稱號;這期間的1999年,“富貴鳥”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次年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和產品質量雙認證。

此階段,其銷售網點增至1500多個,輻射到全國大部分縣市,銷量在全國鞋類市場中遙遙領先,先後獲得的榮譽和稱號達100多項。

如今,在距離富貴鳥集團不遠處,一個規劃用地400多畝,籌建16萬平方米的男鞋生產基地即將於今年夏天投入使用。林和平說:“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公司能不斷壯大,成為國際知名的鞋業集團公司。”

印象

專注與責任

見到記者時,林和平的第一句話就與鞋有關。

他說,他總喜歡第一眼就看別人腳上穿的皮鞋,一眼就能判斷是多少碼,不會有差錯。

這或許是一種職業習慣,也是家族傳承的情感基因。他說:“做什麼事都得專心專注才會成功,這輩子我只專心做我的鞋子。”這是林和平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專注。

幾十年來,他的企業做大做強了,富了,但他富而思源,始終沒有忘記社會滋養了他的成功。每當社會各界需要幫助時,他都伸出自己溫暖的雙手。

資助孤寡老人、關心失學兒童、興建學校、捐資於公益慈善事業。諸如此類的事情,每當需要簽字時,他都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在“富貴鳥”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時,有人勸他抓住時機將賺來的錢投資房地產業,趁機大撈一把,可他卻不這樣想。他說,富貴鳥就是要專心做鞋。如何把富貴鳥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讓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是他一生魂牽夢繞的事情。

而他給記者的第二個印象,是責任。

在石獅,富貴鳥、吉祥鳥、木林森被稱作“鳥系”三巨頭。

林和平說:“有鳥必有林,鳥以林生”。企業要發展,靠的不是單兵作戰,富貴鳥只有立足於產業集群的強大支撐,才能飛得更高更遠。記者感受到,以林和平等為代表的中國現代商業經濟中的一支最具潛力的艦隊———閩商,正以勢不可擋的姿態走向國際商業舞台的最前沿。

“善觀時變,順勢有為,敢冒風險,愛拼會贏,合群團結,豪爽義氣,戀祖愛鄉,回饋桑梓”,這32個字,是2004年首屆“世界閩商大會”對閩商精神的闡述。而林和平正是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詮釋了這32個字。

對話

競爭激烈需專業態度

關於行業

規模越大危險性也越大

記者(以下簡稱記):作為中國皮鞋領域的龍頭企業,您如何看待行業發展趨勢?

林和平(以下簡稱林):整個皮鞋市場的前景還是比較好的。不過,政策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皮鞋行業的發展。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態勢下,企業品牌化運作日趨泛濫,如果國家政策不進一步規範,不給予相應保護,企業將面臨很大的危機。

企業規模越大,危險性也就越大,這方面泉州的服裝和鞋兩大行業最為典型

關於上市

暫不考慮上市問題

記:泉州不少民營企業都正忙著上市,您有什麼看法,何時考慮上市?

林:目前,我們還沒有考慮上市的問題,還要對企業作進一步的鞏固,夯實基礎。另外,還要考慮下一代的接班人問題。我們會等這一系列程式做完了,才考慮企業上市,而且目前國內鞋業同行上市的也很少。

記:作為一個成功的家族企業,您在接班人問題上如何考慮?

林:我們不會刻意強求子女從事鞋業,但當然希望林家能有人接班,讓企業在林家的努力下,不斷進步,保持興旺發達。不過,孩子的事業應由他們自己作出選擇,我們只能引導,只能給他們一些建議。

受父輩的影響,我們很早就在鞋廠里幹活,長大後,也沒有更多的選擇,從事鞋業是一種順其自然的事。但現在時代不同了,這一代人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和接觸更多的東西,因此也會有更多的選擇,我會尊重他們的意願。

關於多元化

不考慮運動項目開發

記:您是否考慮橫向拓展產業鏈,比如上馬運動鞋項目?

林:每個行業品牌都不同,我們在皮鞋品牌方面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參與運動鞋項目的競爭屬於“半跨行業”性質,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市場競爭越激烈,越需要一種專業的態度,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專心把品牌下屬的皮鞋和服裝這兩個品類做強做大,近段時間不會考慮運動項目的開發。

關於閩商

操作已不遜浙江人

記:經濟界在探討閩商和浙商的區別,您有什麼看法?

林:兩者的差異性較大,整體上看,我覺得閩商稍遜一籌。浙商的優勢在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團隊戰術運用得極為熟練,政府為企業搭建了很多平台,給予更多優惠政策,配合得很好。

不過,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閩商憑著“愛拼敢闖”的精神迎頭趕上浙商了。現在閩商的操作已經不遜於浙江人。

關於國際化

已和PierreCardin、Cucci等合作

記:您在打造國際化品牌的過程中,準備了哪些策略?

林:今年主要的一個構想是把產品推向美國市場,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使產品能進一步走出國門,我們已和PierreCardin、Cucci等國際品牌合作,在拓展外貿業務的同時,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使企業的產品技術和管理內涵得到全面提升。

國內品牌拓展國際市場時,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應根據各國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開發,製造出消費者認同的產品。

關於行銷

採取省市級銷售代理制

記:您的鞋業行銷有何特色,又是如何構建的?

林:我們採取省市級銷售代理制,由各省市各地區的代理商發展終端銷售點,並按集團總部政策對終端進行配貨、調控和管理。此外,我們還在一些地區設立直營店,以做示範和填補代理髮展可能的空缺。有直營店的地方我們就不開辦代理加盟店,反之亦然,一切都是為了完善銷售網路。

說到特色,也許是我們進行的品牌行銷,而不是純產品行銷。我們徹底改變了原來的產品開發和推廣模式,代之以消費需求為中心的雙向溝通整合推廣模式。考慮到地區間消費水平的不同,我們不強求零售價全國統一,但會指導地區總代理對其所屬區進行價格調控,實現地區內相對統一的零售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