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90公里,距延慶縣城25公里。

概述

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延慶縣海坨山南麓,面積4660公頃,1985年經北京人民政府批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樹準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天然油松林為主的溫帶森林生態系統。

松山保護區內群山疊翠,古松千姿百態,山澗溪水淙淙,谷中山石嶙峋,主峰大海坨山海拔2241米,為北京第二高峰。區內保存著華北地區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樹、白蠟、榆樹、樺木等樹種構成的闊葉林。本區共有種子植物600多種,高等動物7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金錢豹、斑羚等。尤其是該保護區靠近首都北京,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價值。

景點地址

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位於中國北京市延慶縣西北部張山營大海坨山南麓。北緯40°32′~40°33′,東經115°38′~115°39′。1985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66.7平方千米。山地由花崗岩組成,裂隙發育。

功能區劃

功能分區是自然保護地進行保護和管理的有效和必要工具。分區能將不同保護級別和利用程度的場地劃分開來,使保護地內某些區域得到完全的保護,而另一些區域則適當開放,為公眾提供接觸自然、了解自然的機會。松山自然保護區共分為五個區域,分屬三種類型,包括兩個核心保護區、兩個緩衝條帶和一個實驗區域。

核心區

松山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象是天然油松林、落葉闊葉次生林及其蘊含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因此,核心區分兩部分,其中北部核心區面積為1365.1公頃,西南部核心區面積453.9公頃,總計1819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9.4%。核心區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區,保存著完好的天然狀態的森林生態系統,這一區域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如確因科研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時,必須事先向保護區管理處提交申請和活動

緩衝區

緩衝區分兩部分,即北部核心區折緩衝區和西南部核心區的緩衝區。其中北部緩衝區面積為786.5公頃,西南部緩衝區面積為476.58公頃。兩處緩衝區面積共1263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7.1%。緩衝區是核心區與實驗區的過渡地段,作為核心區的緩衝地帶,可從事多種科學研究的觀測、調查等到工作,但絕對禁止任何形式的森林採伐,一般不允許開展森林旅遊活動。

實驗區

考慮到生態旅遊和當地居民生活要求,松山保護區還設有實驗區域。這是除核心區和緩衝區的其他地帶,包括東部的塘子溝(即現在旅遊的主景區),以及保護區入口到大莊科村的沿線區域。這些區域長期以來的人為活動較多,現有植被相對較差,建有農舍和農田,因此基本無主要保護對象分布。該區面積157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3.68%。實驗區是保護區內人為活動相對比較頻繁的區域,區內可以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開展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野生動植馴養繁殖及其它資源的合理利用等。

植物資源

松山保護區內群山疊翠,古松千姿百態,山澗溪水淙淙,谷中山石嶙峋,主峰大海坨山海拔2241米,為北京第二高峰。區內保存著華北地區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樹、白蠟、榆樹、樺木等樹種構成的闊葉林。本區共有種子植物600多種。

松山保護區地形複雜,海拔高度變化大,從最低處的627.6m到最高處的2198.4m(大海坨峰,北京地區第二高峰)。由海拔變化導致的溫度和水分分布變化使這裡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植被垂直分布帶和豐富的植物種類。 

松山以松得名,這裡有著華北地區唯一成片的天然次生油松林,它們主要分布於保護區東部較為溫濕的松樹樑上,屬於保護的核心區域,人們可以在游線上遠眺它們的風采。落葉闊葉混交林是松山另一典型植被類型。它們由不同落葉闊葉樹種組成,主要有白蠟、榆、椴樹、核桃、蒙古櫟等。混交林多分布在較乾燥的西半部,海拔1000-1600米的陰坡,是整個松山保護區植物類型最豐富的群落類型。內部有多種能被人類利用的植物,是松山不可多得的寶貴自然資源。除油松林和落葉闊葉混交林外,松山還有其他許多植被群落類型,其分布區域與各種自然條件具有對應關係。

根據調查,保護區現有維管束植物109科413屬783種及變種(其中野生維管束植物106科380屬713種及變種),占北京地區同類植物總數的49.8%,其中蕨類植物14科18屬26種;裸子植物3科4屬5種;被子植物88科358屬682種。

松山植物區系以華北植物區系的植物為主要成分,屬於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的華北平原山地亞區。保護區的植物以溫帶分布占優勢,典型的溫帶物種包括-薔薇科、禾本科、菊科、百合科、十字花科。

松山菌類和苔蘚資源繁多,現已查明的大型真菌2亞門3綱6目23科55種,苔蘚群落種類隸屬28科62屬115種,其中:苔類6科6屬6種;蘚類22科56屬109種。

動物資源

松山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比較複雜,植被狀況良好,落差高達1400多米的海拔變化為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創造了適宜的條件。動物區系組成以古北界種類為主,東洋界的種類占少數。脊椎動物68科216種及亞種,其中獸類15科29種,鳥類44科158種及亞種,爬行類5科15種,兩棲類2科2種,魚類2科12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金雕、白肩雕、黑鸛。

在松山,各種鳥類、魚類、蛙、松鼠和蝴蝶是最為常見的野生動物,它們常常出現在游道的周圍。有時可能在一天內見到50種不同的鳥。在景區溪流的止水處,可以看見遊動的小魚;如果是7-8月,還可以看到黑色的小蝌蚪。蝴蝶在花叢中嬉戲飛舞。

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些較大的哺乳動物十分難得見到,它們往往出沒在深山少有人類活動的核心區。2005年,松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金錢豹活動的足跡,這說明這種兇猛的哺乳動物有可能再次回到了松山。

松山還蘊藏有豐富種類的昆蟲,經調查,保護區現有昆蟲多達16目98科540種(包括9科16種未知種)。

交通指南

由於北京至八達嶺高速路的開通,北京到松山約80分鐘。

(1)北二環德勝門919路公車延慶南菜園站下車,再換乘到松山方向的920路車到張山營下車,需要打車到松山售票處,距松山售票處5公里左右。

(2)火車西直門上車,至延慶南站。

(3)其他北京巴士公司、長途汽車公司、部分旅行社,均有發往松山的車輛。

相關內容

降水量600毫米,屬暖溫帶北緣,具有南北過渡性生物區系。天然植被保存較好,種子植物有700多種,以油松、華北落葉松、椴、榆、樺、蒙古櫟為主。珍貴樹種有黃鳳梨、胡桃楸等。1800米以上為苔草、禾草草甸,野生動物中有獸類2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錢豹、金雕、青羊、勺雞以及鷹、隼、鶚類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