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埡鎮

松埡鎮

松埡鎮是綿陽經濟開發區(簡稱“綿陽經開區”)下轄鎮,位於綿陽市區東南,距主城區10公里。面積27.56平方公里,其中,壩區(核心區)13.91平方公里,丘區13.6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1152,其中農業人口9972,非農業人口11180(截止2011年底)。加上流入人口全鎮大概為3萬人。 下轄白山寺村(白山社區)、五道坪村(德政社區)、活觀音村(觀音社區)、日新村(社區)、龍洞子村(鶴翔社區)、廟基子村、寶塔寺村、方山寺村、普照寺村。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松埡,原屬綿陽市遊仙區轄鄉。1941年置松埡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撤鄉建鎮。2001年綿陽農科區成立後,成為農科區下轄鎮,為農科區管理委員會駐地。2012年將原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綿陽經開區”)和綿陽科技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簡稱“綿陽農科區”)整合為綿陽市經濟開發區(仍簡稱“綿陽經開區”)後,成為新的經開區下轄鎮。

全景圖 全景圖

2001年農科區在松埡鎮成立,至2011年,與松埡鎮實行區鎮合一運行體制。

基本情況

2008年以前,該區域功能定位為現代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成果轉化、實驗示範。經過幾年建設,初步集聚了一批種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初步完成了部分主要道路、管網等基礎配套。2009年來,農科區紮實實施“農轉工”,快速推進了工業建設,經濟社會得到高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008年的2億元,三年時間,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21億元,較上一年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08年的5700萬元,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4.9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3.5%。財政總收入,由2008年的2387萬元,快速增長,2011年一舉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3097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4%。

中文名稱 松埡鎮 面積 27.56平方公里
行政區類別 四川省 人口 3萬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省綿陽市 名人 譚德政、岳少鵬
下轄地區 松埡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
政府駐地 松埡鎮德政街18號 特產 涪江麥冬、豐谷酒
電話區號 0816 主導產業 食品、汽車零部件
郵政編碼 621023 知名企業 綿陽豐谷酒業、 好聖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區位概況

松埡鎮位於綿陽中心城區東南涪江畔,距綿陽城市中心10公里,綿陽南郊機場9公里。區內有綿鹽高等級公路、綿陽城市二環、繞城高速(正在建設中)與綿陽城區和各縣市區緊密相連,經綿(陽)遂(寧)渝(重慶)高速農科區出口通道,與綿廣高速、成綿高速互通相融。市內公共汽車 26路、49路直達松埡鎮。

規劃情況

核心區11.06平方公里控詳規已獲批實施 核心區11.06平方公里控詳規已獲批實施

該區域規劃科學完善,已做到多規合一、有效銜接。目前,核心區有11.06平方公里已納入綿陽城市總體規劃(2009年-2020年),由上海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小梘-農科區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獲批准正在實施,規劃區功能定位為現代產業新城、多元城市社區、活力休閒綠谷。土地已全部調為建設用地。丘區也已被列入綿陽城市發展控制性區域。在《綿陽工業發展規劃(2010-2015)》中,已將該區域規劃為食品、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汽車零配件為配套產業的工業園。

基礎配套

園區基礎配套已較完善 園區基礎配套已較完善
松埡舊城鎮改造已完成前期規劃 松埡舊城鎮改造已完成前期規劃

該區域基礎設施完備,已具備大開發大發展的基本條件。已投入資金約11億元,建成市政道路25.7公里、小區道路18公里,10KV高壓線路2條,110KV專用變電站1座(好聖公司),日供水1萬噸自來水廠1座。園區道路骨架網路、給排水管網、燃氣、電力、通訊、寬頻、有線電視網等基礎設施基本實現了配套。當前,園區正在推進總投資約8.3億元的主要道路黑化、日元貸款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日供氣100萬方配氣站、110KV公用變電站、5.7公里涪江左岸河堤等一批市政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隨著該批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園區承載力將進一步顯著提升。

產業發展

好聖汽車零部件公司2011已實現產值3億元 好聖汽車零部件公司2011已實現產值3億元
豐谷酒業萬噸生態麯酒基地建成釀第一滴原酒 豐谷酒業萬噸生態麯酒基地建成釀第一滴原酒
轄區內農業種植基地 轄區內農業種植基地

該區域產業發展迅速,已搭建起食品產業園區框架。建農科區之初,定位為現代農業科技研發、示範和推廣。2009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農科區核心區農轉工,丘區以工帶農,推進工業集中發展”的要求,園區明確了“以食品工業為主導,著力建設百億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按照這一目標,兩年多來,加大了工業項目的引進和培育,特別是總投資15億元的豐谷酒業萬噸優質麯酒生產基地、總投資25億元的好聖汽車零部件鑄造及加工、總投資7億元的藍劍集團百萬噸飲品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成功落戶園區發展,實現了由農業園區向工業園區的初步轉型。

入駐中小企業園的16個項目已有9個建成投產 入駐中小企業園的16個項目已有9個建成投產
金鑫銅業2011成長為又一個過十億元企業 金鑫銅業2011成長為又一個過十億元企業

轄區內有大量農業種植基地,截止目前,累計註冊企業285家,其中一產類86家,二產類116家,三產類83家。2011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15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94億元。

民生和社會

過去農村小伙今日走進環境優美的大企業 過去農村小伙今日走進環境優美的大企業
失地農民安置小區已打造成城市社區 失地農民安置小區已打造成城市社區

該區域民生全面改善,已成為幸福指數大幅提升的宜居之地。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民生為本,民生為先,努力實現發展成果人民共享。近年來,全面推進了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等八大民生工程,結合災後重建、按照城市學校標準,對中、國小校舍進行了新建和改建,對硬體設施進行了達標升級;新建了農科區人民醫院住院大樓,為區內民眾和入駐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確保了減失地農民生活補助費每年2000餘萬元的按時足額兌現,全力維護了園區穩定。結合拆遷安置,搞好了農民新村建設,已建成安置小區6個,安置拆遷農民3000餘戶,小區水、電、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通過“村改居”,推進失地農民向城市居民轉變,城鎮人口從建區時的780人增加到11000餘人,城鎮面積從建區時的75公頃增加到250餘公頃。

黨務政務

創先爭優,向我看齊! 創先爭優,向我看齊!
嚴格實行公開制度保障民眾知情監督權 嚴格實行公開制度保障民眾知情監督權

該區域服務理念深厚,已成為社會環境優良的興業之地。現有9個行政村、5個社區,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建立各類黨組織31個,有黨員865名。近年來,園區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紮實推進了黨的建設。特別是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黨員幹部隊伍戰鬥力得到明顯提高。在機關,認真開展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深入實際的“三深入”活動,轉變了作風、提高了效率。在企業和單位,深入開展“爭做崗位能手”活動,加強了管理、提高了效益。在農村和社區,開展“爭當支持開發建設先進”活動,促進了園區發展和項目建設。同時,在村、社區全面推行“公推直選”,實行黨員幹部全員培訓,選配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推行“四議三公開一監督”(提議,聯席會議商議,審議,決議;黨務、村(居)務、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三項規範公開;主動提請民眾監督),村級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服務軟環境得到不斷最佳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