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遼縣民俗博物館

東遼縣民俗博物館

東遼民俗博物館是東遼縣先民日常生產和生活縮寫,館藏的五千多件民俗展品雖年代不算久遠,但我們仍可從中丈量出這方土地上人文歷史的深度,仍可從中窺測到這方土地上民俗民風的形成、進化與沿革過程。 民俗用具展區的農耕用具、生產用具、生活用品等散發著東遼先民的勤勞與智慧;歷史文物展區的出土文物沉澱著東遼歷史的深邃與厚重;文化產品展區的東遼滿族剪紙、東遼葫蘆畫、東遼魚骨畫、東遼木雕等展現著東遼先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唯美情愫;家居風情區則著力還原了一個奠基在富足渴望之上的特定年代以及那個年代裡的市井百象。

基本信息

簡介

展品展品
走進東遼縣民俗博物館,首先感到的是作為博物館一種特有的氛圍——該館位於東遼縣文體活動中心內,在周圍林立的樓房和喧囂的都市氣息中,這裡獨顯出雅淡如茶、靜謐如茵的文化氣息。
整個展廳共有八條展線,每條展線在陳列與色彩的設計上都獨具匠心、各具特色——第一條展線是一年四季展區,這裡充分展示了不同時期人們在春夏秋冬4個季節中使用的生產、生活、民俗、祭祀、文化、娛樂等展品;第二條展線是五行八作和歷史文物展區,這裡展示了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在各行各業中使用過的工具、用品及珍貴的歷史文物等;第三條展線是生活復原展區,這裡還原了過去人們的住所、場景、布置、擺設、用品、用具及生活方式、習俗等;第四條展線是現代生活用品展區,這裡展示的是現代時期的家用電器、樂器、糧票、布票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等;第五條展線是近代展品展區,這裡展示了近代時期的一些裝飾品、民俗用品和各種生活用品等;第六條展線是博物館最亮麗出色的展線之一,這裡展示了由400多個刨子組合而成的《勞動的旋律》等美麗圖案,令人感嘆人類勞動時的匠心獨運以及收藏者的良苦用心和持之以恆;第七條展線是民俗文化遺存展區,這裡展示了具有民俗特色的滿族剪紙、葫蘆畫、魚骨畫、木雕等民間文化藝術品;第八條展線展出的是民間剪紙藝術家、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白崇仁親剪的大型系列剪紙《國慶六十周年》、百幅剪紙《東遼建縣百年》、120幅剪紙《中華神譜》、108幅剪紙《水滸人物》等作品。8條展線以實物、圖片和文字材料為基礎,運用精緻的陳列布置、現代的陳列手法,記載著東遼古往今來的文化特色。
據東遼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武俊峰介紹,從最初的館舍不足、展品不多到如今1800平方米的面積3200多件展品,東遼縣民俗博物館已在悄然之間完成了華麗轉身。經過幾年的發展,該館已成為人們領略東遼民俗風情、展示傳統文化的大課堂,更是人們假日休閒消遣的好去處。
作為民俗類的博物館,東遼縣民俗博物館以獨有的特色與亮點,給每一位走進它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在裝飾方面還是在展覽內容上,都將“民俗”二字型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是城市中的“民俗村”——一支老輩人用過的旱菸袋,一個懸掛著的搖籃,一幅古樸的年畫,一雙小巧的“三寸金蓮”……觀眾可以欣賞到很多曾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展品,盡情領略民俗文化的藝術魅力。
搖動獨具關東特色的搖籃,把玩被老輩人使用得鋥光發亮的旱菸袋,記者感觸良多——民俗博物館既是記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承載體,也是弘揚和諧發展的文化陣地。傳承非遺經典,品味民俗盛宴,東遼縣民俗博物館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