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誠信村鎮銀行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成立於2001年6月28日。是吉林省銀行業機構組成的全省性自律組織,現有會員單位26家。按照中國銀監會的要求,銀行業協會要成為政府政策的建議者,信息的傳播者,市場的協調者,糾紛的仲裁者,為會員單位的服務者,專項工作的組織者。協會的工作需要逐步做到職業化、專業化和年輕化。

企業簡介

為緩解吉林省農村地區銀行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等問題,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1日正式掛牌營業。據悉,這是我國在去年底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後,首批獲準掛牌試點的村鎮銀行,也意味著吉林省金融業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試點上率先取得突破。在吉林銀監局和省民政廳的指導、監督和關懷下,在各會員單位的積極支持、參與和配合下,吉林省銀行業協會一直堅持一個宗旨,履行四項職能,致力兩個維護和兩個提高。一個宗旨就是以實現會員單位共同利益為宗旨;四項職能:自律、維權、協調、服務;兩個維護:維護會員單位合法權益,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秩序;兩個提高:提高銀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為會員單位服務的水平。東豐誠信村鎮銀行是全國首批村鎮銀行之一,吉林省東豐縣誠信村鎮銀行,至今已成立五個月。該銀行立足鄉土,不僅服務周到、貸款靈活,尤其想著“把鄉親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想方構想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方便和實惠,譬如幫助農民發展訂單農業,就讓農民們翹起了大拇指。

東豐縣屬於傳統農業縣,年產玉米50多萬噸。“玉米好銷售但也需要促銷”,前不久,誠信村鎮銀行藉助於遼源市城市信用社的“客戶資源”,與阜康有限公司和巨峰生化有限公司兩家大型企業簽訂了玉米收購契約,構成了“村鎮銀行——農戶——企業——村鎮銀行”這樣一條物流資金流立體組合運行的產業鏈。契約規定可以現場由企業與貸款農戶簽訂訂單,也允許貸款農民自由選擇其他糧食收購方式。糧食收購期間,村鎮銀行信貸人員上門服務,順便清收貸款。契約還特別由企業承諾收購農民玉米不壓等、不壓價、不坑農、不害農,承諾收購在村鎮銀行貸款農戶的玉米價格絕不低於市場收購價格 。

企業發展

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遼源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為主要發起人,會同3家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和6個境內自然人,共同出資2000萬元組建。村鎮銀行為一級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相比,具有決策鏈條短、機構小、人員少、經營機制較靈活等特點,能夠針對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創新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經營,形成貼近農村實際的業務流程。這類新型機構的誕生,將為吉林省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廣大農村地區客戶提供方便、快捷、持久的金融服務,使他們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客戶同等的金融服務權利,滿足我省“三農”持續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逐步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同時,也將加快形成農村地區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重要意義

臧景范指出,東豐誠信村鎮銀行的成立,標誌著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又增添了一支新的生力軍,也標誌著農村金融在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又邁出了新的步伐。我們相信,村鎮銀行的成立必將對農村金融改革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對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東豐誠信村鎮銀行的掛牌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要真正辦好村鎮銀行,還任重道遠。

臧景范希望,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要牢固樹立服務“三農”宗旨;要遵循商業可持續發展原則;要實行嚴格審慎的監管;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試點工作。他最後說,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東豐誠信村鎮銀行一定能夠把握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按照服務“三農”的方向和市場化取向,發揮比較競爭優勢,依法合規經營,提升支農水平,在支持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為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遼源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為主要發起人,會同3家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和6個境內自然人,共同出資2000萬元組建。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一級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相比,具有決策鏈條短、反應迅速等特點,能夠針對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創新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經營,形成貼近農村實際的業務流程。

東豐縣主要領導、市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市城市信用社及開戶企業的有關人員、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參加了開業儀式。

機構簡介

2007年3月1日,經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遼源市正式掛牌營業。這是我國在2006年底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後,我國農村第一批掛牌成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之一,標誌著吉林省金融業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試點上率先取得突破。

長期以來,由於農業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農民沒有足夠可供抵押的產權支持貸款,加上違約風險高,農村金融機構面臨較高的行政成本,農村貸款難問題十分突出。 去年底,中國銀監會發布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有效支持新農村建設,為促進廣大農民民眾致富奔小康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遼源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為主要發起人,會同3家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和6名境內自然人,共同出資2000萬元組建。其中遼源市城市信用社出資750萬元,占總股份的37.5%;6名自然人股東共出資650萬元,占總股份的32.5%;3家非金融機構法人企業股東(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遼源金鋼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遼源市振興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共出資600萬元(各出資200萬元),占總股份的30%。

針對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實際,按照市場化原則,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揮經營機制比較靈活的特點,開發切合農村實際的產品,主要開展存款業務,“三農”貸款、商鋪貸款、中小企業貸款、下崗再就業貸款和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業務以及各類中間業務,形成了貼近“三農”實際的業務流程。

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是新型銀行的試點,是一個以農村經濟為依託的股份制新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的誕生,將為農村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廣大農村地區客戶提供方便、快捷、持久的金融服務,滿足“三農”持續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逐步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同時,也將加快形成農村地區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從而能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