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東北林業大學簡稱]

東林[東北林業大學簡稱]

東北林業大學(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學校前身東北林學院,創建於1952年,以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係為基礎建立,1985年,更名為東北林業大學。 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以林業工程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醫、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入選“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林業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地處中國最大國有林區的中心——哈爾濱市,截至2014年3月,校園占地136公頃,並擁有帽兒山實驗林場(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涼水實驗林場(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總面積達3.3萬公頃,各類在校學生4萬多人。

歷史沿革

東北林學院

1952年10月東北人民政府東府(52)教字第2857號文公布成立東北林學院的決定。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1954年1月 第一屆黨員大會開幕。王禹明作《改進黨對教學工作的領導,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了新的黨委會,經市委批准王禹明任黨委書記。

1955年 7月 劉成棟任命為中央林業部副部長,仍兼東北農林學院院長。

1957年12月 國務院任命劉成棟為東北林學院院長,免去東北農學院院長的職務。

1958年 2月 建立涼水林場。

1958年10月 帶嶺分院正式成立。

1968年10月,各系師生上山搞"政治野營"。實際是遷校,校址設在帶嶺,哈爾濱設留守處。

1973年7月 通知哈爾濱有關單位,學院從7月10日起在哈辦公。

1985年6月  林業部在該校召開全國林業院校(系)教育改革座談會。

東北林業大學

1985年8月  林業部林教字335號文批准該校改為東北林業大學。

1985年8月  該校與美國耶魯大學林業環境研究學院合作諒解備忘錄簽訂。

1985年9月 召開全校大會,慶祝第一個教師節。

1988年8月 國際林聯北方森林經營和管理學術會議在校召開。

1992年1月 學校實行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第一批共8人,他們是:王鳳友、王政權、楊國亭、劉家順、郭建平、曹軍、楊傳平、趙學增等。

1992年3月 國務委員陳俊生為該校建校四十周年題詞:"為振興中國林業培養人才"。

1992年5月 由朱國璽校長主持完成的"CM-Z-1型智慧型化磁敏轉矩速儀"課題通過林業部教宣司組織的鑑定,結論為該成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1992年5月國務院田紀雲副總理為該校建校四十年題詞:"樹人四十載,樹木綠萬山"。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1992年7月 全國科技成果展覽交易會在省展覽館召開,該校8個項目參加展出和交易。期間,該校與企業簽訂各類契約5項,達27萬元,兩個項目獲大會頒發的金、銀獎,包學耕教授主持的《E1級刨花板用DN-6號低毒脲醛樹脂膠》獲金牌,朱國璽教授的《PBT型程控全制動傳動測試系獲銀牌。這是該校首次在國家級展覽交易會上獲獎。

1992年8月第一個以珍貴樹種紅松為研究對象的“東北林業大學紅松研究所”,在該校涼水自然保護區召開成立大會。

1992年9月 學校有30年專業已面向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其中本科20個專業、專科10個專業,錄取了1235名新生,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招生計畫。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1992年10月 該校8項成果被林業部評為1992年科技進步獎。

1992年10月 該校又有11個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6項和25項獲得青年基金和舉行學術交流。

1992年2月 經林業部批准該校原林業工程勘察設計所更名為東林大工程勘察設計院。

1992年12月 該校的生態學、森林保護學、野生動物學、林業經濟及管理、森林採運工程、木材加工與人造板、林業與木工機械,7個專業被評為林業部部級重點學科。

學校率先進入哈市高新技術產業開展區的全國第一家木材幹燥企業--哈爾濱北方木材幹燥新技術開發公司開業。

師範學院主持研究的"金針菇保鮮技術",通過了省教委組織的專家鑑定,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東北林業大學風景 東北林業大學風景

林業部批准該校成立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林產工業學院和林業工程學院三個學院。

由駱介禹教授主持研製、加格達奇航站協助進行的"航空型高長效森林滅阻火劑"通過林業部鑑定,該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1993年7月 教師李凱夫主持研製的E1級麻屑板獲哈爾濱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添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被批准為國家級新產品。

林業部部長徐有芳黨組成員、林業部科技司司長劉於鶴、森工司司長蔣崇輝等一行來該校視察,徐部長要求該校抓住"211工程"機遇,辦成世界一流林業大學。

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成立。

東北林業大學雙子圖書館 東北林業大學雙子圖書館

野生動物學院院長馬建章教授、黨總支副書記吳建平前往北京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10周年紀念表彰大會。該校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受到了表彰,馬建章教授被授予先進個人。

該校1993年度獲林業部科技進步獎,列全國第一。

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該校的野生動物、林業與木工機械兩個學科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汽車運用工程、林業自動化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5年11月 經林業部批准,在原機電工程系的基礎上成立機電工程學院。

1996年6月 中國黑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支持該校爭進“211工程”協定書在該校簽訂。

1996年11月 林業部批准了該校“211工程”部門預審。

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

1997年1月 林業部 “211工程”建設項目部門審定專家組對該校的“211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審定,該校以全票通過了審定。

同年8月 根據林業部林人批字[1997]66號檔案,林業部同意在該校社會科學系的基礎上成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997年7月 成人教育學院受到國家教委表彰被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

2002年9月3日 根據《教育部、國家計委關於批准有關高校建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的通知》(教高[2002]9號),該校與清華大學等36所高校獲得批准首次建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2010年,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共建東北林業大學。

2011年,進入“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12年,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東北林業大學。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東北林業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截止2014年,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4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5個,黑龍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

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黑龍江帽兒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主實驗室 主實驗室

生物資源生態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有森林植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

生物質材料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東北油田鹽鹼植被恢復與重建重點實驗室

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

木材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東北森林資源培育重點實驗室

森林病蟲害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林木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木質資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

阻燃材料分子設計與製備

森林持續經營與環境微生物工程實驗室

油田工業區生態恢復與治理研究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研究所

國家林業局研究中心

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

國家林業局紅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4年,學校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勵560多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90項、省部級獎勵113項(其中一等獎20項),獲得國家專利900多件。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止2012年,學校圖書館擁有館藏總量453萬冊,其中紙版圖書205萬冊,電子圖書248萬冊,紙版期刊4000多種,電子全文期刊近2萬種,數據資源44個。

學術期刊

《林業研究》(英文版)

《林業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是東北林業大學和中國生態學學會聯合主辦、教育部主管的英文林業學術期刊。在被18個國際文獻資料庫(BIOSIS、ChemicalAbstract、AbstractJournal of VINITI等)收錄的基礎上,《林業研究》(英文版)自2013年第1期起,又被國際公認的著名評價性資料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Search)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Science Edition所收錄,成為 中國林業科學領域首個被SCIE收錄的期刊

ISSN:1007-662X(Print)

ISSN: 1993-0607(Online)

CN:23-1409/S

《森林工程》

《森林工程》期刊是森林資源建設與保護、開發與利用中的非生物工程,是融學術、技術、知識、信息於一爐,主要反映森林資源建設與保護、森工產品加工與利用、森工企業管理、森工技術、森林工程機械設備、森工土木建築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動態、林業建設方針政策、生產管理與技術經驗、學術研究、技術革新與技術引進等內容。也適當反映國外的成熟經驗,它是我國當前唯一聯繫國內外廣大森林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期刊。

ISSN 1001-005X

CN 23-1388/S

《植物研究》

《植物研究》為教育部主管、東北林業大學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學綜合性學術期刊。《植物研究》於1959年創刊,創刊時刊名為《植物標本室彙編》,由我國植物學界資深專家周以良先生擔任主編,是我國植物界創刊最早的期刊之一,為植物學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許多著名的國內外植物學專家學者、院士均在本刊上發表了創新性強、質量高的中、外文研究論文 。

ISSN 1673-5102

CN 23-1480/S

《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雜誌由國家林業局主管,東北林業大學主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協辦,是中國唯一一份關於野生動物科普宣傳與保護管理相結合、以科普宣傳為主的國家級雜誌。自1979年創刊以來,科學系統而又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野生動物世界,深受廣大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和野生動物愛好者的喜愛,它也將是新時期學生素質教育的良好教材。為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的宣傳,從2003年《野生動物》雜誌第一期開始,辟設專欄及時報導國家及各省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方面的信息動態、成就和經驗 。

ISSN 1000-0127

CN 23-1271/S

《中國林業經濟》

《中國林業經濟》由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東北林業大學主辦,國家林業局全國木材行業管理辦公室業務指導。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林業經濟管理研究會、中國龍江森工(集團)總公司、中國吉林森工(集團)總公司、中國內蒙古森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承辦的全國性林業經濟管理方面的雜誌 。

CN 23-1539/F

ISSN 1673-5919

《綠色財會》

《綠色財會》雜誌由中國會計學會林業分會和東北林業大學主辦,是全國性財會專業指導性刊物,1986年創刊。二十年來以其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強的指導作用深得讀者的好評 。

ISSN 1002-2503

CN 23-1540/F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是由教育部主管、東北林業大學主辦的學術性期刊,月刊,16開本,國內外公開發行,創刊於1957年;是我國首屆、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國內外幾十種重要文摘雜誌和資料庫收錄。

ISSN 1000-5382

CN 23-1268/S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止2014年3月,學校下設16個專業學院和1個教學部,在63個本科專業招生 。

院系設定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理學院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東北林業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東北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東北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體育部

師資力量

東北林業大學主樓 東北林業大學主樓

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教職員工2735人,其中專任教師1273人(教授293人、副教授526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雙聘院士6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36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6名,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名,“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選6名,龍江學者特聘教授8名、講座教授1名。

兩院院士
馬建章(全職) 李堅(全職)唐守正宋湛謙
孫鐵珩方智遠夏鹹柱馮宗煒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教學團隊馬建章
木材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李堅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學校設有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種類33個領域的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含覆蓋)、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7個黑龍江省重點一級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林業工程、林學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林學: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林業工程: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
二級學科植物學、生態學。
東北林業大學校門 東北林業大學校門

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

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經理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林業經濟管理。

黑龍江省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生物學、林學、林業工程、農林經濟管理、風景園林學、機械工程。

二級學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生物材料工程、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經理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藥學、企業管理、會計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生態學、機械工程、風景園林學、林學、林業工程、生物學、農林經濟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生態學、機械工程、風景園林學、林學、林業工程、生物學、農林經濟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業資源利用、交通運輸工程、套用經濟學、法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

林學、林業工程、生物學、機械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生態學、風景園林學、交通運輸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科評估

教育部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發布(2009-2011),東北林業大學共有8個學科參評,4個學科排在前10位,其中,林業工程排在第1位。

代碼 學科名稱 排名 代碼學科名稱排名
0829 林業工程 1 1203農林經濟管理11
0907 林學 2 0710生物學24
0713 生態學 10 0833城鄉規劃學26
0834 風景園林學 10 0813建築學29

教學建設

截止2014年3月,有林學、森林工程、野生動物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森林工程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有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

獲獎年份課程名稱獲獎級別負責人所屬單位
2009 資源昆蟲學國家級嚴善春林學院
2008毛皮學國家級張偉野生動物資源學院
2007保護生物學國家級遲德富生命科學學院
2006林木育種學國家級楊傳平林學院
2005動物生理學國家級肖向紅野生動物資源學院
2005木材學國家級劉一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4野生動物管理學國家級馬建章野生動物資源學院
2010統計學黑龍江省呂潔華經濟管理學院
2010木材生產技術與管理黑龍江省王立海工程技術學院
2010管理學原理黑龍江省曹玉昆經濟管理學院
2010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工藝黑龍江省宮藝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9木材商品檢驗學黑龍江省朱玉傑工程技術學院
2009菌物學黑龍江省池玉傑林學院
2009分子生物學黑龍江省李玉花生命科學學院
2008造林學黑龍江省王政權林學院
2008行政法學黑龍江省周玉華文法學院
2008遺傳學黑龍江省王秋玉生命科學學院
2008木製品生產工藝學黑龍江省宋魁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8園林花卉學黑龍江省岳樺園林學院
2007膠粘劑與塗料黑龍江省顧繼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7樹木學黑龍江省穆立薔林學院
2007結構設計原理黑龍江省賈艷敏土木工程學院
2007土壤與土壤資源學黑龍江省崔曉陽林學院
2007測樹學黑龍江省李鳳日林學院
2007植物學黑龍江省王秀華生命科學學院
2007地理信息系統黑龍江省範文義林學院
2006種苗學黑龍江省沈海龍林學院
2006生態學黑龍江省國慶喜林學院
2003有機化學黑龍江省李斌理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

林學、森林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園林、森林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和生物技術。

教學改革

東北林業大學改革本科生考試辦法推動教學改革,打破以往只在期末組織一次考試的做法,改為增加平時考試次數,多次考試成績累計成為最終的考試結果。

東北林業大學規定,除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外,48學時以下的科目,要增加一次期中考試;48學時至80學時的科目,要增加兩次正式考試;80學時以上的科目則要增加3次。

合作交流

學校先後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7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學校每年有100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與港澳台地區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合作研究、訪問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教師赴國外攻讀學位、進修、訪問、科研合作、參加學術會議等。學校是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學校,每年與美國、法國、芬蘭、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友好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交流項目,每年積極選派學生公費出國(境)外攻讀學位。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東北林業大學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合作舉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終止辦學。

文化傳統

校風

嚴謹 勤奮 求實 創新

校訓

學參天地 德合自然

校徽

學校的校標為綠色中英文校名與綠色F型圖案的組合,F代表林木的英文縮寫,綠色洋溢生機活力,代表學校的林業特色。

東林[東北林業大學簡稱] 東林[東北林業大學簡稱]

東林精神

團結拼搏 自我激勵 發揮優勢 爭創一流

校歌

《前進,東北林業大學》

前進,前進,東北林業大學。

前進,前進,一路猛進,一路高歌。

悠悠黑土我們開拓,茫茫林海我們拼搏;

朗朗校園我們奮發,無悔追求我們探索;

森林茂盛我們茂盛,大自然歡樂我們歡樂;

前進、前進,東北林業大學,

一路猛進,一路高歌。

拳拳心海盪起綠波,樹木樹人留給山河;

燃燒真情結下碩果,爭創一流報效祖國;

事業神聖我們神聖,星辰執著我們執著;

前進、前進,東北林業大學,

一路猛進,一路高歌。

小樹老樹那就是我,我和大地連著脈搏;

我們未來前程廣闊,新的世紀氣勢磅礴;

生活美好我們美好,太陽蓬勃我們蓬勃;

前進、前進,東北林業大學;

一路猛進、一路高歌。
一路高歌、一路高歌、一路高歌。

博物館

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

東北林業大學“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以林型(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作為館藏基石,承載原始森林、近現代森林和森林文化與生態文明所積澱的厚重內涵,從森林與自然界、森林與人類兩大方向詮釋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關係,全面展現林業發展歷史,凝練森林文化內涵,傳承行業精神,彰顯生態文明,耦合社會經濟,長效發揮“收藏與積澱、教育與研究、展示與交流、文明與進步”的功能,忠實秉承“森林與地球同呼吸、森林與生物同呼吸、森林與人類同呼吸、森林與未來同呼吸”之主題。

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展區面積10800平米,它從森林的起源、森林的演替、森林群落與生態系統、森林的功能等方面對森林進行收藏展陳。館內以復原的真實森林景觀、實體動植物結合聲光電,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對森林進行了真實的展示,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同時以走出森林、知識森林、走近森林、保護森林等單元闡述了人類對森林以及一切生命體的尊重和情感,人類與森林相濡以沫、密不可分。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有化石標本、臘葉植物標本、動物標本、昆蟲標本、岩石標本、文物標本等珍貴實物近3000件,包括1億5千萬年以上的矽化木、古魚化石和華南虎標本等。

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野生動物毛皮標本館 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野生動物毛皮標本館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毛皮標本室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毛皮標本室以木頭本色為裝飾,與毛皮相互映襯,這裡有150多種珍稀瀕危動物的1700多件毛皮標本,囊括了所有中國產的珍貴毛皮,包括貓科、靈貓科、鼬科、犬科的所有物種。還有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等罕見標本,珍藏的北極熊皮更是有百餘年的歷史。該館不僅使東北林業大學的毛髮形態學研究始終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而且對開設毛皮學、野生動物產品學和野生動物物證鑑定等特色課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志坤
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斌
黨委副書記陳文慧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藺海波
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順龍、周宏力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伍海泉

傑出校友

黨政屆

姓名簡介
張毅現任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萬鋼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王大偉現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督察長(兼)
肖興威現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駐國家知識產權局紀檢組長、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
李春生曾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李明曾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委員會副書記、紀委書記
夏傑現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高環現任黑龍江省伊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葛劍平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十一屆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王鳳友現任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王志學曾任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副部級)
王鳳春現任七台河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鍾志林現任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政協地工委主任
張鳳喜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楊敏現任雞西大學副校長,雞西市政協副主席,民盟雞西市委主委,民盟第九屆黑龍江省委員會委員
彭順喜現任湖南省林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孫亞強現任吉林省林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文藝界

姓名簡介
海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娛樂廣播總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副總監
沈南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影視演員

學術界

姓名簡介
傅德志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種子植物分類研究組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馬建章中國野生動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堅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東北林業大學校長
王洪學國家“千人計畫”專家、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首席專家,美國化學會會士
李俊生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盛軍中國共產黨雲南省第十屆委員會候補委員,雲南農業大學校長
張傳輝塔里木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盛連喜國家濕地環境保護與生態恢復實驗室主任
劉德權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
徐文鐸曾任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生態學博士生導師
崔國發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長,全國林業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
周國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定位研究站站長
苗秀傑遼寧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工商界

姓名簡介
胡立江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央中組部“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
劉浩然哈爾濱小紅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晏然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創客咖啡董事長
楊代平上海禹司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仇笑現任深圳該亞時尚傳播集團總裁、東北林業大學深圳校友會會長
陳貴京WORK-北京碼頭CEO
徐祥牡丹江恆豐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牡丹江恆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顧鳳玲瀋陽恒基園林景觀設計公司總經理

其他

姓名簡介
徐秀娟環保工作者,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馮春菲2012屆東北林業大學優秀畢業生,被網友譽為現實生活中的“活雷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