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莫斯科的標誌:聖·尼古拉大教堂

"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長期以來,人們對哈爾濱上述的兩個雅號,似乎已欣然默認,甚至有點"洋洋自得"。
其實,哈爾濱的上述兩種不同的別稱,自有其不同的內涵,前者是就城市總體形象而言,後者則專指城市建築的藝術風格。

打從沙俄殖民者在哈爾濱落腳之初,並選定在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開始,尼古拉二世的寵臣們,一方面為了表現對沙俄帝國的效忠竭力推進"黃俄羅斯"計畫在東方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彌補遠居異國,懷念故土時有的孤獨感,確定按照俄羅斯民族似乎有約定俗成習慣:哪裡有俄羅斯人,第一幢建築便是東正教堂

1899年3月,中東鐵路局土木工程師列夫切葉夫率先將自己的工程指揮部從香坊田家燒鍋溫暖的住房搬到臨近秦家崗中部的工棚里的時候,在萬里之外的彼得堡已經發出了在哈爾濱東正教堂設計競賽的通知。這年10月13日,是"俄國聖母節",在秦家崗頂中部,一座以沙俄末代皇帝名字命名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奠基了,其圖紙是從彼得堡參與競賽的眾多設計圖中脫穎而出,經由尼古拉二世審定欽批的。

由於殖民者表功心切、急於求成,要求一年內完工,加上施工期間曾受"義和團"義軍的攻擊,這座俄國人在哈爾濱第一幢建築,全部採用木構架井幹式構成。其內部圍成巨大的穹頂空間,以營造宗教活動虔誠、肅穆的氣氛;外部則運用俄羅斯民間木結構帳篷頂的傳統形式,八角形帳篷頂端,矗起一個洋蔥頭形穹頂,中間與變細加長了的鼓座相聯結,遠遠望去,頗有神秘莫測、高聳入雲之感。這座被譽為"遠東第一"的東正教堂,由俄國教會著名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設計,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修建,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在聖。尼古拉像下部鑲嵌的奠基式紀念銅板上,有俄文銘文:"聖。尼古拉大皇帝即位六年,清國皇帝光緒二十五年,世界創造7407年,基督降誕1899年10月1日,財政大臣維特、鐵路總辦克爾彼奇、鐵路建設局長尤格維奇,於松阿里市(即哈爾濱)在鐵路守備隊屬司祭祝福下,建設工程師雷特維夫建此。"

在20世紀第一年完成的這座代表性建築,無疑是獨具俄羅斯風格、莊重典雅的宗教建築精品。聖。尼古拉教堂落成不久,以恢宏凝重著稱的中東鐵路管理局行政中心大樓,以舒展迷人造型聞名的哈爾濱車站,以恬靜溫馨享譽的鐵路局高級官員私邸,以儒雅俊逸招徠顧客的秋林洋行和以嫵媚浪漫、夢幻城堡般吸引做彌撒歸來教徒的莫斯科商場等等著名建築,圍繞聖。尼古拉教堂巍然聳立起來,成為這個新興城市飲譽全球的濃重亮麗的景觀。加上它處於這個被沙俄殖民者自詡為"黃俄羅斯東方大都"的行政中心區的核心部位,視之為"東方莫斯科"的重要標誌並不為過。令人痛惜的是,在本世紀60年代那場所謂的"文化革命"中,被一些人視為"四舊"砸毀了,至今還有人手執"老照片",在哈爾濱紅博廣場尋覓昔日的繁華,聖。尼古拉大教堂默誦著尼古拉教堂的輓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