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

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

《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是(巴基)布托所寫的自傳作品,2008年由譯林出版社發行。謹以此書紀念東方最傳奇的女性

基本信息

作者:(巴基)布托 著,江亦麗,皋鋒,王正 譯
ISBN:10位[7544704777]13位[9787544704779]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9.80元

內容提要

謹以此書紀念東方最傳奇的女性
鐵蝴蝶折翼貝布托絕筆
“我的經歷其實很簡單,不是被監禁,就是浪跡天涯”"
“東方女兒”貝·布托,一直都是巴基斯坦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她出身顯赫但一生卻從未平靜:親人相繼慘死,其本人也受到牢獄之災,兩度擔任總理又兩次被解職並流亡他鄉……。2007年10月,她回到巴基斯坦,兩個月後死於刺殺。這本自傳以雋秀而剛毅的文風,回憶了其命運多舛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坎坷遭遇,是一部充滿愛、苦難、鬥爭和英雄主義的傳奇。該自傳現在也成了對這一偉大女性的懷念與追憶。
她出生於名聲顯赫的布托家族,父親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首位民選總理。
她從小聰慧過人,極受父親寵愛,被作為繼承人精心栽培。
她16歲就考入哈佛大學,後又進入牛津大學深造。
1977年,時任總理的父親被軍事政變推翻,她與家人被捕入獄。
1979年,父親遭絞刑處決,她對自己說:“我不會停下來。”
1984年,她出獄後前往英國,成為其父創立的巴基斯坦人民黨的流亡領袖。
1988年,她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女總理,以其高調和魅力被譽為“鐵蝴蝶”。
1988—1996年,她兩度當選巴基斯坦總理,兩次被解散政府,期間9次被軟禁或入獄。
1999年起,她流亡海外,仍積極與各種在野勢力接觸,為回國參選做準備。
2007年10月18日,結束流亡生涯回國的第一天,她的車隊就遭受了自殺式炸彈襲擊。
2007年12月27日,在競選集會上遇刺,結束了她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東方之女”——貝·布托,終年54歲。

編輯推薦

我的經歷其實很簡單,不是被監禁,就是浪跡天涯
不是我選擇了此生,而是此生選擇了我。
生於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動盪、悲情和勝利。
有太多的人付出了太多的犧牲,還有更多的人期盼。他們把我看成是自由的希望,希望我來阻止爭鬥。我想起了馬丁·路德·金的話:“我們對重大事件沉默之日,即是我們的生命結束之時。”我把信仰交給真主,把命運交給人民。
——貝·布托

作者簡介

貝·布托,出生於名聲顯赫的布托家族,父親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首位民選總理。
她從小聰慧過人,極受父親寵愛,被作為繼承人精心栽培。
她16歲就考入啥佛大學,後又進入牛津大學深造。
1977年,時任總理的父親被軍事政變推翻,她與家人被捕入獄。
1979年,父親遭絞刑處決,她對自己說:“我不會停下來。”
1984年,她出獄後前往英國,成為其父創立的巴基斯坦人民黨的流亡領袖。
1988年,她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女總理,以其高調和魅力被譽為“鐵蝴蝶”。
1988—1996年,她兩度當選巴基斯坦總理,兩次被解散政府,期間9次被軟禁或入獄。
1999年起,她流亡海外,仍積極與各種在野勢力接觸,為回國參選做準備。
2007年10月18日,結束流亡生涯回國的第一天,她的車隊就遭受了自殺式炸彈襲擊。
2007年12月27日,在競選集會上遇刺,結束了她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東方之女”——貝·布托,終年54歲。

目錄

中文版序
新版序言
1父親遇害
2囚禁在家
3阿爾—穆爾塔扎的沉思:初嘗民主
4阿爾—穆爾塔扎的沉思:負笈牛津
5阿爾—穆爾塔扎的沉思:齊亞·哈克的背叛
6阿爾—穆爾塔扎的沉思:司法謀殺
7從阿爾—穆爾塔扎獲釋:民主挑戰軍管
8獨自囚禁於蘇庫爾監獄
9關在母親待過的牢房
10再被軟禁兩年
11流亡歲月
12弟弟之死
13回到祖國
14祖屋裡的婚禮
15民主的新希望
16人民的勝利
17出任總理及以後
……

書摘

《東方的女兒:貝·布托自傳》
1 父親遇害
1979年4月4日凌晨,在拉瓦爾品第中央監獄,他們殺害了我父親。我和母親被囚禁在西哈拉廢棄的警察訓練營里,離拉瓦爾品第有好幾英里遠,但在父親遇害的那一刻,我心有靈應。那晚母親給我吃了幾顆安定片,好讓我挨過痛苦長夜,可是在凌晨2點,我突然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不——”我大聲尖叫起來。“不!”我感覺無法呼吸,我也不想再呼吸了。爸爸!爸爸!當時天氣很熱,我卻全身發冷。好冷啊,我不由自主地渾身顫抖。我和母親已經沒有話來互相安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在空蕩蕩的警察營區里抱成一團,準備天一亮就送父親的遺體到老家祖先的墓地下葬。
“我在守喪,不能見外人,你告訴他。”看守進來時,母親神情恍惚地說。她現在成了寡婦,要和生人隔絕四個月零十天。
我走到外屋,水泥地破裂不堪,霉臭味刺鼻,這算是我們的起居室。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