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摘桃圖

東方朔摘桃圖

東方朔偷桃是中國繪畫、文房用品及工藝美術作品的傳統題材。東方朔為漢武帝時人,性格詼諧,擅言辭。傳說年幼喪母,由鄰居撫養長大。後得一白猿相助上天宮求助,恰好西王母開蟠桃會,他便在瑤池偷吃了仙桃,被守護神捉拿押見西王母,他以滑稽之語申辯,說得西王母不僅免其罪,而且還賜以仙酒仙餚。畫面多為白猿背一老者,老者腰系酒葫蘆,身背仙桃,或為老者口銜仙桃而逃。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趙宏本,[近現代](1915.6—2000.5)。號趙卿,原籍江蘇阜寧,生於上海。

幼年臨摹《芥子園畫傳》自學繪畫 。

1932年到上海民眾書局投師學畫連環畫 。

1937年進業餘日章夜校讀書,受到進步思想影響 。

1939年脫離業師獨立創作謀生,至1949年初的十年間,先後創作出版了《文天祥》、《史可法》、《阿Q正傳》、《桃李劫》、《咆哮的許家屯》等連環畫120餘部 。

四十年代,曾以張弓為筆名在《生活知識》半月刊上發表揭露日冠侵華暴行、支持反內戰、反飢餓運動的政治諷刺畫 。

1949年5月任上海新聲出版社社長,組織創作出版新連環畫,並參加創立上海市連環畫作者聯誼會,當選理事長 。

1950年調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編輯部,任連環畫組副組長 。

1951年調任華東人民出版社連環畫科副科長 。

1952年調任新美術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 。

1956年起一直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任連環畫創作室主任 。

1985年離休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連環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理事 。

從事連環畫創作50餘年,創作出版連環畫350餘種 。

獲獎

其中有與錢笑呆合作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獲第一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繪畫一等獎 。

擅長

連環畫、中國畫 。

中國畫作品

有人物長卷《水滸一百零八獎》等 。

典故來源 

《列仙傳》卷下:“東方朔者,平原太厭次人也,久在吳中,為書師數十年。武帝時上書說便宜,拜為郎。至昭帝時,時人或謂聖人,或謂凡人,作深淺顯默之行,或忠言,或戲語,莫知其旨。至宣帝初,棄郎以避亂世,置幘官舍,風飄之而去。後見於會稽賣藥,五湖智者,疑其歲星精也”。按東方朔《史記》、《漢書》均有傳,《漢書》傳贊稱其為“涌稽之雄”,“童兒牧豎,莫不眩耀,而後世好事者,因而取奇言怪語,附著之朔”。參見“歲星”。又《古小說鉤沈》輯《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柳守元《摘櫻桃贈元居士》詩:“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以東方朔偷桃為圖,表達了人們祈盼健康長命的良好願望。也有以此圖獻壽的,其意不言自明。

人物簡介

東方朔(前161或162-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今山東省陵縣神頭鎮,一說山東省惠民縣何坊鄉欽風街)人。西漢辭賦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東方朔直言進諫,認為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漢書·東方朔傳》)。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沒有得到重用,於是寫《答客難》、《非有先生論》,以陳志向和發表自己的不滿。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壁》、《試子詩》等,後人匯為《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贊》,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備加稱頌,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將此文書寫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縣,名《顏字碑》。日本侵華期間,此碑曾被日本當地駐軍當做軍營門前水溝上的石板,馬踏車碾,致字跡局部損毀。目前《顏字碑》的真跡和仿製品都存放在陵縣人民公園的“顏碑亭”里。《西遊記》里東方朔是東華帝君的弟子,道號曼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