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湖鯉魚

東平湖鯉魚,屬魚綱、鯉科,和黃河鯉魚同屬一個品種。是東平湖久負盛名的大型經濟魚類。東平湖鯉魚體形短寬、稍側扁,鱗片較大,胸鰭藏青色,胸腹部乳白色,脊部暗褐色,尾鰭下葉紅色,口下位有須兩對,背鰭、臀鰭均具硬刺,最後一刺的後緣具鋸齒。雌魚微肥,雄魚略瘦,棲於水底,適應性強。食性雜,生長快,生活力、繁殖力均很強,耐高溫和污水,從清明到夏末產卵兩次。冬季少食而處於休眠狀態,為最肥期,是捕撈和食用的最佳季節。

簡介

湖鯉體長可達1米,處於1—2齡期時生長最快,春季繁殖的幼魚,當年可長到300克以上,第二年達到1公斤。東平湖水生植物繁多,餌料豐富,十分有利於鯉魚的生長。2001年和2002年漁民都曾捕獲過野生最大個體重達14公斤以上的鯉魚。全湖年捕獲量約300噸左右,占東平湖魚產量的17%。但是,由於漁獵頻繁,野生鯉魚資源已大量減少,密度明顯降低。為了發展這一珍貴品種,1990年以來,沿湖漁民在縣有關部門指導下,採用集約化養殖新技術,實行湖區域網路圍養魚;同時,沿湖各鄉鎮逐步把庫區澇窪地改造成魚糧間作的高產穩產田,實行塘內養魚,使鯉魚養殖量得到大幅度提高。2001年,全縣湖鯉總產量達 噸,創造產值 萬元。

特點

東平湖鯉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淡水魚中之上品。它的肉、骨及內臟均含有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磷、鈣等多維元素。烹飪方面,糖酥、醬汁、紅燒、清燉湖鯉,均為我縣名菜。用湖鯉加工成的鯉魚乾(又叫鯉魚片),香軟甘美,風味獨具,是暢銷國內外的名吃。漁民們常把鯉魚肉切成片,鹽漬後,曬為半乾,然後蒸食。
湖鯉的藥用功能也是顯而易見的。需利尿消腫的患者,可取鯉魚一條,赤小豆50克,煮熟後食肉飲湯;乳汁不通者,取鯉魚一條燒末,每服3—5克,米酒調下;胎氣不長者,取鯉魚一條,紅棗9枚,食鹽少許,煮汁飲之,等等,都有良好效果。
東平湖鯉魚還有多種用途。鯉魚的鱗和鰾可制魚鱗膠、魚鰾膠;也可做某些生物製劑原料(如蛋白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