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丘

東家丘

東家丘即孔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

基本信息

典源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邴原傳》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原別傳》曰:原十一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師亦哀原之言而為之泣曰:“欲書可耳!”答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自在童齔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遊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鄉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彊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採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君以仆為西家愚夫邪?”[1]

釋義

丘:孔丘。據《孔子家語》載,孔丘的西鄰不知孔丘的才學出眾,輕蔑地稱之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後常用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識者的典故。喻指聖賢未被世人認識。

同源典故

不知丘 家丘 敬東家 東丘 東家 東家丘 笑東家[1]

示例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鏇,如有賢哲,每相狎侮,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
唐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詩:“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
宋陳善《捫虱新話·傳記夫子神怪》:“夫子方無恙之日,伐木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阨於陳蔡,人以為是東家丘也。”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李杜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在當日亦東家丘耳。或遭擯棄,初不足怪。”
唐嚴維《餘姚祗役奉簡鮑參軍》詩:“知己欲依何水部,鄉人今正賤東丘。”

東家丘
拼音:
解釋: 丘:孔丘。相傳孔子家的西鄰有位愚夫,不知他家東邊的孔子是聖人,常把孔子稱為“東家丘”(住在我家東邊那個姓孔的叫阿丘的),後來就以“不識東家”(“不識東家丘”的略語)泛指不識近鄰是聖賢、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