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沿海濕地旅遊度假經濟區

【概況】 2010年,東台沿海濕地旅遊度假經濟區(以下簡稱東台沿海經濟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沿海開發的戰略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力推進港城建設,大力實施產業招商,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90萬元,占任務的114.38%。財政總收入完成3542萬元,占任務的134.63%。社會固定資產完成投入26.29億元,占任務的105.20%,其中工業投入19.18萬元,占任務的95.90%。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竣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大於往年,全年區內基礎配套總投入4.16億元。
【完善基礎規劃】 年內,突出把規劃的制定和完善放在工作的首位,先後邀請南京博來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等知名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編制港城總體規劃、港城控制性詳規、港龍廣場及港城核心區詳細規劃、綠色食品產業園區規劃、區域環評規劃、漁港建設規劃、港城湖景規劃、灘涂圍墾規劃等,其中港城總體規劃是按照“設計思路新穎、體現海濱特色、功能布局合理、彰顯水綠特色”的理念進行編制,港城規劃面積17.66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5萬人。8個規劃的制訂和修編已趨於完善。隨著這些規劃的評審到位,沿海將實行規劃全覆蓋,為東台沿海今後建設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實施港城建設】 年內,東台沿海經濟區調整發展思路,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拉框架,後開發”、“先做環境,後出讓”、“先公益項目,後招商項目”的總體思路,大力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港城大道,作為貫穿沿海經濟區的一條標誌性景觀大道,道路全長6公里,紅線寬50米,先期實施一期工程,於2009年開工建設,2010年5月底全面竣工通車。正在建設的項目有新城路、港龍廣場及兩家四星級賓館等,其中:新城中路連線333省道和港城大道,全長1100米,橫跨三倉河興建一座大橋;新城北路穿越港城北側湖景生活片區,全長1900米,工程已經全面實施。港龍廣場規劃面積17.33公頃(260畝),總投資8000萬元,工程於5月份開工建設,道路鋪裝、生態駁岸和景觀綠化正全力推進,同步配套實施水街、展示館正在進行方案設計,2012年建成。客商服務中心2010年3月底建成並投入運行。四星級賓館的主體工程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預計2011年部分投入運行。
【突破產業招商】 年內,東台沿海經濟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產業招商突破年”動員會議精神,把綠色食品、綠色能源作為產業招商的重點。重新組合招商力量,在原有招商小分隊的基礎上,新成立4個招商分局,明確各自招商重點,每組一個主攻產業、一個側重產業,同時兼顧“四綠”產業。優選招商對象,主要圍繞“四綠”產業,突出國內外知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行業協會,主攻上海、浙江,突破香港、台灣,兼顧蘇、錫、常地區,主動對接,積極尋求合作契機。細分招商資源,積極尋求農業部門的支持,對東台市及周邊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劣勢進行調研,開展比較分析,擬制綠色食品產業招商指南,實行資源招商。同時,主動配合計畫經濟部門做好綠色能源發展研究和規劃,圍繞海上風電、地面電站和生物質燃料等方面進行產業招商。11月份,東台沿海經濟區在廣州成功承辦東台(廣州)綠色食品產業推介會,使該區的綠色產業招商視角延伸到珠三角地區。在手洽談項目信息60個,正式簽約項目18個。由於區域環評影響,待開工項目9個,分別是:中糧生豬養殖二期、東鼎密封件、海味水產品養殖加工、海產品集中加工區標準化廠房、水產飼料廠、納米噴塗、越科材料、恆源建材、華電二期。 【整治區企環境】 年內,東台沿海經濟區按照國家和省、鹽城市環保部門的要求,對區內企業全面實施環境整治:一方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停二不”(所有新上項目停止審批,所有在建項目全部停止建設,所有已建成的企業全部停產;所有在建項目在未取得合法手續前不開工建設,所有已建成的企業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堅決不恢復生產)要求,對已建成投產的企業,採取對症下藥一企一策的策略,制訂了詳細的現場整改方案,對照方案進行了高標準的現場整改。另一方面,對園區內公共污水管網、廢水和固廢的處理實施配套和整改,鋪設污水廠主排水管道、工業區內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先後歷時3個月,耗資近億元,基本完善了各個企業的治污設施和經濟區環保基礎設施工程。鹽城市環保局、省環保廳、蘇北督查中心、國家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先後到沿海經濟區進行現場檢查,對入區企業整改效果均給予充分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