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條約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旨在鎮壓東南亞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軍事政治集團。是根據在1954年9月簽訂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而設立,並於1955年2月1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一次條約合作夥伴的會議中正式成立。該組織的總部也設於曼谷。東南亞條約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部長理事會,由成員國外長組成,每年開會一次。其軍事諮詢機構是軍事顧問會議,由亞洲成員國的總參謀長和西方國家在遠東地區的武裝部隊司令組成,每年開會兩次。軍事顧問會議下設軍事計畫處,負責制訂和組織實施該組織的軍事計畫。

東南亞條約組織

正文

旨在鎮壓東南亞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軍事政治集團。1954年9月8日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在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美國是這個組織的積極推動者。其目的是威脅中國和越南、干涉東南亞國家的內政,鎮壓該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
東南亞條約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部長理事會,由成員國外長組成,每年開會一次。其軍事諮詢機構是軍事顧問會議,由亞洲成員國的總參謀長和西方國家在遠東地區的武裝部隊司令組成,每年開會兩次。軍事顧問會議下設軍事計畫處,負責制訂和組織實施該組織的軍事計畫。
東南亞條約組織成員國曾在東南亞地區舉行過多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印度支那戰爭後期,美國利用該組織推行“尼克森主義”,指使一些成員國參加侵略越南南方、寮國和高棉的戰爭。
美國在越南南方和寮國排擠了法國的勢力,引起法國的不滿。從1965年起,法國一直拒絕派正式代表參加每年例行的部長級理事會會議。1975年法國停止財政供應。70年代初,巴基斯坦也只派觀察員出席部長級理事會會議,不參加公報的起草工作,不在公報上籤字。1973年巴基斯坦正式退出該組織。
1975年9月東南亞條約組織通過決議宣布解散。1976年2月20日,該組織舉行最後一次軍事演習,1977年6月起不復存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