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財經大學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

因此,推行植根於中國社會、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具有學術和現實的雙重緊迫性。 在國內,跨學科教育理念最先由汪丁丁教授提出,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其跨學科教育思想的實踐。 此外,行為導師與各科教師和跨學科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定期商談,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三個維度的參考評分。

主旨

跨學科中心推行的是植根於中國社會,以問題為導向的跨學科教育,其主旨是將以往教科書導向的應試教育改造為能夠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知識學習和創造過程的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整個教育方案特彆強調對西方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要經過本土社會現象的批判性思考,劃定理論在中國社會的適用範圍,並“注重尋求具有全球意義的本土知識”。因此,跨學科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因求解中國社會根本問題不得不整合不同學科理論,故而在事後自然呈現出“跨學科”的形態。簡言之,這一教育理念以“問題導向”為核心,在求解過程中自然衍生出“跨學科”,同時輔之以“行為導師”制度,形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起源

跨學科最早由西方提出,肇端於社會科學領域日益嚴重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經驗科學遠離經驗的弊端。19世紀上半葉以前,西方的學術領域包括兩部分:一為人文領域,二為科學領域。世俗化運動之後,大學獨立於宗教,加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使得大學的經費來源由教會田產收入轉向整個社會。經費的充裕誘發了資源分配上的爭奪,進而演化為院系分科制度。華倫斯坦的考證表明,19世紀後半葉以來,西方大學的人文學院、科學學院、人類學院(英國為東方學院)相繼獨立,後者進一步分化為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最終發展成為20世紀初的西方學術分科制度。進入20世紀末期,學術分科制度內在的弊端在西方日益顯現,尤其是在社會科學領域,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從20世紀90年代起,西方社會的跨學科研究和教育應時而生。
就中國而言,20世紀初,救亡圖存引發了西學東漸並進而形成全盤西化的思潮,西方當時盛行的學術分科制度隨之而入。但由於中國傳統學問的特點是有整體感的、不可分割的,由此也引發了延續150多年雖時隱時現仍綿延不絕的學科之爭。近年來,由於行政體制和市場經濟的衝擊,教育目標進一步轉化為各種數量化的指標。儘管存在諸多重大問題亟待審視和求解,但人們對社會根本問題的感受和深入求解缺乏興趣,同時,既有的教育和科研體制卻在不停地複製和強化對枝節問題的求解,並引發急功近利的學術不端行為。因此,推行植根於中國社會、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具有學術和現實的雙重緊迫性。
在國內,跨學科教育理念最先由汪丁丁教授提出,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其跨學科教育思想的實踐。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的關鍵字是“問題”。生活在中國社會中的個體而言,未來將面對的問題包括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對它們的求解要求學生不得不跨越許多原本互不相涉的學科,問題越根本,帶動的知識結構越全面;並且通過這一教育過程,開發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獨立解決重大問題時不可或缺的綜合判斷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跨學科教育要求教師將某一知識領域提煉為若干核心概念,以問題為導向,推行“課程包”教學模式。以社會與行為問題課程包為例,該門課程涉及3門課程,環環相扣,融為一體。在《社會與行為心理學》課程中,提煉出三個核心概念“社會認知”、“人際關係”和“群體影響”,分別對應於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事件域。本系列課程首先由心理學教師講授第一個核心概念及其對應的現實世界的問題,之後由從事心理學計量的老師與學生一道設計適用於中國社會的量表,對該核心概念進行度量,然後由統計學專業專長於社會調查的老師帶領學生設計問卷、調查數據。經此三輪滾動式教學,《社會與行為心理學》課程的三個核心概念講授完畢。此後,所獲得的數據轉入《統計方法與統計軟體》課程進行更為深入的數據分析。在此過程中需要補充的數學和統計基礎知識將由《跨學科定量分析基礎》課程根據進度及時調整予以補充。由此,三門課程以三個核心概念為紐帶,融理論學習、量化分析、社會調查於一爐,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時推動教師之間知識結構的互補,實現教學和科研的跨學科。
跨學科教育主張“知行合一”,在主課和輔課之外,特別重要的是行為評價。中心設定“行為導師”,其職責是協助專業課教師,幫助學生明確人生計畫,理解中國社會及其核心價值觀,理解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行為導師對學生的評價,以“行為端正”和“心智修養”為基本依據,輔之以下列三維度的評分:分析與判斷的能力、合作與領導的能力、表達與行銷的能力。在日常課程之外,行為導師廣泛聽取學生對課程內容與講授方法的意見,並儘可能單獨聽取每一學生所遭遇的人生問題。行為導師可將這些意見與問題直接報告學術委員會主席。此外,行為導師與各科教師和跨學科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定期商談,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三個維度的參考評分。每次評定時,經充分討論,然後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羅發展的博達(Borda)計票法在三個維度上分別對每個班級的所有學生進行排序,之後加權平均。在畢業實習期間,學生使用以上三維度的各自參考評分——三維空間內的反映其本人和所在群體人格發展的點的軌跡——與實習單位接洽並爭取獲得最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工作機會。
目前行為金融學實驗班項目已招收兩屆學生,在讀學生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好評。《中國教育報》2009年11月8日第一版以《東北財大教改試驗田促學生成長》為題對此進行了詳細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