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

東京大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

《東京大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汝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東京大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平裝: 15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9244119

條形碼: 9787539244112

商品尺寸: 24.6 x 17.2 x 1.4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江西教育出版社

ASIN: B001NJ02QY

B001NJ02QY

內容簡介

《東京大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作者在1946年3月29日,來東京不久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遇上了前來考察戰後日本教育現狀的顧毓琇博士。顧毓琇將一柄長約三尺的寶劍贈給梅汝璈。梅汝璈說:“‘紅粉贈佳人,寶劍贈壯士’,可異我不是壯士。”顧毓琇大聲道:“你代表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和幾千幾百萬死難同胞,到這個侵略國首都來懲罰元兇禍首,天下之事還有比這再‘壯’的嗎?”

作者簡介

梅汝璈,字亞軒,江西南昌人。1916年考人北京清華學校,在校學習期間曾與同學施滉,冀朝鼎等組織了進步團體“超桃”。1924年赴美國留學,1926年以最優等生的成績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文科學士學位,並被選人“懷·白塔·卡帕”榮譽學會。1926年夏至1928年冬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此期間,曾與同學施混、冀朝鼎等組織了“中山主義研究會”,以回響國內的北伐革命。1929年春遊歷英、法、德、蘇等國家後回國,先後任教於山西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講授致治學、民法概論、刑法概論、國際私法等課程,還擔任過圈民政府內政部參事兼行政訴願委受會委員、立法院委員及立法院涉外立法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外交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嘲防最高委員會專門委員,中山文他教育館編譯部主任及《時事類編》半月刊主編,同時任教於復旦大學、中央政治學校等院校,1946年至1948年,受當時的國民政府派遣,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審判對20世紀30~40年代發生於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大規模侵略戰爭負有主要責任的日本戰爭罪犯。在近三年的審判工作中,努力維護民族尊嚴,伸張國際主義,同企圖庇護日本戰犯、損害中國利益的勢力進行鬥爭,促成了大體公正的審判結果。1948年底,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法務部長,他公開聲明拒絕到任,避居香港。後征有關部門的安排下.於1949年底乘船經青島到達北京,隨即出席了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成立大會。此後。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法案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燕京大學法律系兼職教授。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巾國人民外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理事等職,並長期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顧問。專門委員兼條約委員會委員。在1957年的“反右”和1966年開始的“文革”等致治運動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1979年徹底糾正。在任何情況下,他始終懷著熱愛祖國、無私獻的堅定信念,不計個人得失。多次撰文批評日本企圖復活軍國主義、為侵略戰爭翻案的行經。主要論著有《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關於谷壽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殺事件》(中華書局1962年版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等,此外尚有散見於各種報紙雜誌的文章多篇,以及早年用英文寫成的兩本著作《中國走向憲治》和《中國戰時立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