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紙質文物保護

東亞紙質文物保護

《東亞紙質文物保護》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岡岩太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裝: 183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030226853

內容簡介

《東亞紙質文物保護: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要內容:中國、韓國和日本有著共同的造紙傳統和類似的紙質遺物,都面臨著迫切的保護修復等問題。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各國的紙張保護界、文物修復界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匯集了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的優秀論文,涵蓋造紙技術傳播、傳統和新型的保護修復技術、修復師資格制度以及產業化問題等,涉及紙張保護修復和文物保護等多個方面,為文物保護修復界、圖書館界、古籍與技術史界等提供高水平、國際化、前沿性的研究和參考資料。
《東亞紙質文物保護: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適合文物保護工作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蘇榮譽 詹長法 (日本)岡岩太郎
蘇榮譽,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1962年7月生於陝西山陽。1983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86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學習研究中國金屬史。曾先後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教授;美國史密森學會福布斯訪問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訪問教授。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現兼任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科協副主席。

目錄

開幕式致辭 郭華東
致辭 童明康
賀詞 青島泰之
致辭 井出敬二
中國手工紙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陳 剛
1 中國手工紙科學研究的回顧
2 手工紙科學研究的展望
造紙技術的早期傳播 蘇榮譽
1 向東:高麗、日本
2 向南:南亞一東南亞
3 向西:中亞一西亞
4 遠西:西歐
德格藏紙傳統工藝製作介紹 澤旺吉美
日本的文物修復和日本國寶修理裝潢師聯盟 渡邊明義
1 近代
2 從工匠到技術人員
3 文物修復的方法論和倫理
4 資格制度
紙張保護修復的人才培養問題 詹長法
修復技術者和紙張科學 岡岩太郎
1 前言
2 日本的裝潢和紙
3 修復現場和紙張科學
4 日本修復現場的轉機
5 了解本紙
6 修補紙製作的嘗試和現狀
7 傳統技術和新技術的結合
8 結論
韓國紙質文物的修補和現狀 朴智善
1 韓國紙質文物的歷史
2 韓紙的特徵
3 紙質文物的損傷與修補
4 關於紙質文物及其他的信息交換的提議
南京博物院紙質文物保護的發展歷程和展望 奚三彩 萬俐 鄭冬青 蔣鳳瑞楊毅
1 前言
2 南京博物院紙質文物保護技術發展概況
3 今後研究工作展望
紙張科學分析的最新進展 加藤雅人
中國紙質書畫的保護與修復 劉舜強
日本傳統的紙質文物修復技法 半田昌規
1 關於傳統技術
2 傳統技術的基礎
3 傳統的修復技術的變遷
4 傳統的修復技術的變遷
5 關於被稱為“名人”的技術
6 為保護文物的真面目而努力
7 保存科學和修補技術
8 修補紙的復原製作
9 根據傳統技術而發展新技術
10 總結
關於用“漉嵌”進行大量文書的修理 宇都宮正紀
1 前言
2 關於亞洲紙張資料修理時使用“漉嵌”的問題點和抄紙機器的開發
3 利用“漉嵌”的紙資料的修理工程
4 “漉嵌”方式的長處和短處
5 結語
關於套用數據技術(DIIPs)進行大量文書的修理 岡泰央
1 前言
2 手工修復技術和“漉嵌”技術
3 套用數位技術的修理方法
4利用數位技術修補
5 結語
國家圖書館藏西夏文獻的修復及其漢文文獻殘片的價值 杜偉生林世田
1 國家圖書館西夏文獻的收藏與編目
2 國家圖書館西夏文獻的修復
3 西夏文獻中漢文文獻的種類、價值和特點
4 結語
從宣紙的形穩性談書畫的捲曲問題 徐文娟
1 前言
2 紙張尺寸的穩定性
3 宣紙尺寸的穩定性
4 結論
談談中國書畫裝裱過程中常見問題的成因及處理方法 李 濤
1 托料
2 托心
3 方·心
4下料
5 鑲活
6 覆背
7 下牆
8 上天地桿
Introduction t0 UNESCO's Memoof the World Programme Dana Ziyasheva
交流論文
展示
中國學者展示
日本學者展板
附錄 會議檔案
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組織)
The First Workshop 0f Paper Conserration in East Asia(Organization)
第一回束紙文化財保存修後研究會
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The First Workshop 0f Paper Conservation in East Asia(Program)
第一回紙文化財保存修後研究會
後記

文摘

當空氣中的黴菌一旦落於畫面,它們就會很快地繁殖,不需幾日,就可以用肉眼看到他們在畫面上的生長情況。另外,修復中不適當清洗劑的使用也是古書畫損劈的一個原因,現在國內裝裱界重裝古代字畫,用以洗去霉污色斑的清洗劑主要是隼化性和酸性清洗劑,它們通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解畫面上不穩定的有色集團使畫面得以清潔。為了使畫面被污染的地方顏色變淺,還可能使用含氯的漂白劑這些清洗劑的使用,都會使紙張受到破壞,使它們水解或氧化,機械強度降低。男外,不正確的欣賞、陳列也可能使紙質書畫畫面出現抓痕、撕裂等現象。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紙質書畫因受其內在、外在因素的影響,使得它與其他文物相比更易損壞。因而保護難度也就更大。
中國歷代傳承下來的古書畫都是以中國特有的形式進行裝裱的。因此,紙質書畫的保護與修復與中國書畫裝裱不可分割,其本身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書畫裝禚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書畫的裝裱對於更好的表現書畫的內容和思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書厘的修復則是延長古代藝術品的壽命,對書畫進行長期保存的一項基本措施。
自古以來,中國書畫的裝裱與修復技術先後歷經兩晉南北朝的初創,隋唐五代的發展,兩宋時期的飛躍,明清時期的完善,形成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基本的裝裱樣式和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今天我們在修復與重新裝潢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時,通常要經過解體、清洗、接背、托紙、修補、接筆、全色、鑲料、覆背、砑裝等工藝環節,使古代書畫作品的保存時間得以延長,同時原有的藝術效果也在最大限度上得以再現。
所謂解體,是指修復者在對要修復的紙質書畫藝術品進行細緻而全面的調查。在收集了原有作品的使用、質地、損傷狀況的基礎上,拆除原有作品上的天桿(在被裝裱的書畫作品頂部安裝的用於懸掛書畫作品的木桿)和地桿(畫幅下端的圓形木桿),然後去除畫心(書畫作品本身)周圍的裝飾材料。這些裝飾材料即包括了綾、絹、錦等經過托裱的絲織物,也包括了各種用以裝飾和加固畫心的紙張。最初人們在對書畫作品解體的過程中並不十分重視原有作品的裝潢形式和所使用的裝潢材料,因此,在重新裝裱的過程中會捨棄原有書畫上舊的裝潢材料,而改用新染制的綾絹按通常既定的格式裝裱書畫。原有作品上使用的裝潢材料只是在有題跋或印記的情況被加以保留。而今天已經有一部分修復者認識到其中的弊端,為了更好地保持歷史的原貌,更好地恢復原有作品的真實性,人們已經開始保留從原件上拆下的所有裝飾材料,並盡最大可能將其按原有作品的裝潢樣式重新裝裱。
在對原有的書畫作品進行解體後,開始對紙質畫心進行清洗。清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畫心上沾有的灰塵、霉斑、污漬。目前,大多數修復師所使用的是溫水淋洗法清洗畫心部分。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