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是在1984年5月設立的電子計算機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00年7月,為適應信息學科快速發展的需要,成立計算機學院。2001年7月,經浙江省教育廳批准,以計算機學院為依託,成立省屬高校第一家軟體學院。2002年7月軟體學院獨立建制。2004年10月,計算機學院與軟體學院合併,組成新的計算機學院。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1980年9月開始面向全國招收了第一批計算機套用專業本科生,1981年開始招收計算機套用技術碩士研究生。1993年獲得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得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二級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學院獲得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兩個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計算機套用技術成為省重點學科,計算機軟體與理論成為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2004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成為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

經過二十六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學院已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980年)、教育技術學(2001年)、軟體工程(2003年)、網路工程(2004年)、數字媒體技術(2005年)等五個本科專業,擁有計算機套用技術(1993年)、計算機軟體與理論(1998年)、計算機系統結構三個碩士點。學院還擁有信息產業部計算機套用技術重點實驗室(2000年),財政部專項資金資助的虛擬現實重點實驗室(2003年)、網路教育技術重點實驗室(2003年)、浙江省計算機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2年)、財政廳專項資金資助的電子政務實驗室(2003年)等。這些實驗基地的建設發展為本學科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目前計算機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與研究能力的學科梯隊,2005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113人,其中教授17、副教授35、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6人、碩士學位教師5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3人,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已培養相關專業本科生3000餘人,計算機套用技術和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研究生158人。學院現有本科生近2200人、研究生近200人。

近五年來,教學成果豐碩,其中2000年“面向21世紀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計算機硬體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複合型套用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新型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儀的研究”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計算機組成原理CAI軟體”獲省自製多媒體課件評比三等獎;“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CAI軟體”獲校多媒體課件A類獎。同時共出版專著、教材30餘部。

學院在加大實驗室與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的同時,非常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逐步建立起浙江托普軟體公司、杭州大自然實業有限公司、浙江數碼港軟體有限公司、中國計算機軟體服務杭州公司、信息產業部電子52所、東忠軟體有限公司、杭州新利電子有限公司、信雅達軟體公司等20餘個工程設計訓練基地。

學院已在嵌入式技術與套用、網路與信息安全、智慧型信息系統與信息處理、圖形圖像處理及套用等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事電子預研基金、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重點實驗室基金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出版教材(專著)30餘部,發表論文400餘篇。

相關介紹

學院注重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德國Fraunhofer IMK媒體研究所、德國安哈特套用工程技術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科研院所、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學生交流、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1996年、1999年分別派相關教授出訪美國聖何塞州立大學、德國安哈特套用科技大學等進行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2002年和2004年分別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國際虛擬現實及其在工業中的套用VRAI’2002”和“全國第二屆中華文化遺產數位化及保護技術研討會”,在國內產生較大的影響。2004年5月舉辦了“全國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建設(2002)”研討會,邀請了清華、北大等全國70多家高校參加。2005年4月邀請北京大學等全國部分知名高校的計算機學院院長、學科帶頭人等專家學者來校參加計算機學科發展建設研討會。承辦的第五屆亞太信息技術國際會議將於2006年1月在杭州舉行,此外還邀請新加坡、韓國、英國等國外著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