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虎洞遺址

杭州老虎洞遺址

老虎洞遺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老虎洞村北部,總計面積上萬平方米。2013年3月至7月,考古人員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主要出土文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其出土的文物以陶瓷片為主,包括一些印紋硬陶器、原始瓷器及少量石器、銅器,器形有壇、罐、翁、杯、碗、盤、石斧、石鏃等。

簡介

杭州老虎洞遺址 杭州老虎洞遺址

老虎洞遺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老虎洞村北部,坐落於華眉山東麓一處舌形凸起的坡地上,總計面積上萬平方米。

2013年3月21日至7月29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蕭山博物館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

發現遺址

1996年由兩名收藏專家陳方曉和華雨濃首先發現,即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遺址土層

遺址地層堆積從上至下可分為四層:

第①、②層均為近現代擾亂堆積層;

第③層為商周時期堆積層,是該遺址的主體堆積;

第④為良渚文化堆積層。

考古發掘

M31墓室M31墓室

1996年至2001年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於1996年至2001年先後進行三次考古調查與發掘,揭開了南宋修內司官窯的千年之謎,並且在元代仿官窯瓷器的生產以及在類哥窯瓷器的燒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是近年來中國歷史時期考古和陶瓷考古工作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出土文物

老虎洞遺址共開挖探方86個,清理出龍窯窯爐三座,小型素燒爐四座,作坊一處,澄泥池四個,釉料缸兩個,瓷片坑24個,發現南宋至元代三個時期的遺存,出土了一大批完整的和可復原的瓷器和窯具。這些遺物品種豐富、造型優美、製作精良,尤其是南宋時期的文物,代表了當時中國制瓷業的最高工藝水平。

2013年3月至7月

考古人員在老虎洞遺址發掘中,發現了大量形制獨特的土坑墓,出土各類文物標本近300件,以及多處與當時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址和灰坑等遺蹟。此次重點挖掘面積為1200平方米,挖掘遺址中的堆積層是一處結構明確的聚落遺址。考古人員在遺址現場發現了30個灰坑、66個柱洞群等人類活動遺蹟。遺址的堆積層包含物最早年代為商代,居址的始建年代應為西周晚期,主要使用年代在春秋。

這是浙江乃至南方地區商周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它不僅填補了杭州地區商周聚落考古的空白,也為深入研究浙江乃至南方地區商周時期的文化內涵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為研究當時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提供了直接證據。

出土文物
西周的豆(多用作食器或禮器)西周的豆(多用作食器或禮器)

出土的文物有印紋硬陶紋飾,包括繩紋、折線紋、雲雷紋、回紋、方格紋、米篩紋、米字紋、麻布紋等,以方格紋、米篩紋、米字紋為主,器形包括鴨形壺、壇、瓮、罐、瓿等。

原始瓷多為輪制,器形包括豆、盂、碗、盤、碟和杯等。

石器包括斧、、錛、鑿、箭鏃等,蟻鼻錢,骨針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