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澤樺

個人簡介

杜澤樺:“聯邦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由他掌舵的聯邦集團,被譽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常青樹,引領了中國家具原創潮流的風向標。由他一手打造的“聯邦椅”,二零零八年四月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馳名商標”稱號。

創業經歷

上世紀80年代初,市場經濟的大潮襲來,南海青年杜澤樺開始了他的創業路。當時,位於珠三角的南海已經是中國知名的藤鄉,杜澤樺和他的其他五個創業夥伴中,有幾人曾在當地藤廠工作過,生產藤製家具對他們來說是最合適的選擇。
在當時中國家具界,很多人根本沒有設計的概念,家具唯一的價值就是實用,外形則像那時人們的服裝,單調而沉悶。傳統藤椅都用海南島的土藤編制,只在山貨店出售。而杜澤樺卻引進印尼藤,創造出“藤沙發”的設計概念―――命名為“301藤沙發”。傳統的皮革沙發不耐熱,老式藤椅又不能享受沙發的舒適,“藤沙發”則兩全其美。杜澤樺憑藉這件作品,獲得廣東省“青年發明獎”。“藤沙發”也由當年山貨店裡的土特產品升格為出口家具。
1986年,藤原料逐漸匱乏,剛從歐洲回來的一個姑姑告訴杜澤樺,在歐洲木家具很時尚,它才是家具的主角。於是,他和拍檔王潤林主持設計了一批不僅具有明清韻味且帶有西洋風格的實木家具,既保留了中國式的審美觀念,又不失洋氣,獨具一格的形象在市場上大受追捧。
聯邦“原創設計”發展到極致的標誌是“聯邦椅”的出現。杜澤樺率先把人體工程學運用到家具的設計上,製造出來的“聯邦椅”,椅面和靠背都有一定的弧度,符合人體的曲線,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十分舒適。這一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聯邦椅很快走進了廣東人日益寬敞的客廳。聯邦公司由此確立了行業內無可爭辯的聲譽。
在設計中注入文化原色的同時,在生產中則要用科技來改造流程。在外人的印象中,家具的生產就是木頭和各種原材料的拼接,只要找到工人就能做成,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事實上,這是誤解,在聯邦家私南方和北方兩個生產基地,所有的生產都已經實現了數位化管理,任何一個產品的生產都是由數位化程式來控制其流程的。
除了更新設備提升自動化能力外,聯邦還把工程管理的理念用到生產上來,整個生產環節都實現了數位化管理。而在今年年初,聯邦在集團層面開始推行ERP(企業資源規劃)管理,“專賣店和生產工廠之間都建立了聯繫,甚至銷售員隨時都可以通過電腦看到每個產品的生產進度。”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樣的生產流程意味著產品質量的穩定。杜澤樺認為,這是傳統生產與現代生產的本質區別。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每一件產品實際上都凝聚著整個集團的綜合競爭力,包括研發設計、原材料採購、成本控制、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任何一個人都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
“做家具其實就是做文化,你看到聯邦家私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設計理念,其背後所凝聚的就是不同的文化。”這就是杜澤樺對家具業的理解,所以,他出品的家具和他本人一樣儒雅、富有文化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