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強[吉林大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杜新強[吉林大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漢族,博士,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學科專業: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研究方向: 地下水資源人工調控理論與技術。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學科專業: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研究方向: 地下水資源人工調控理論與技術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

杜新強[吉林大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杜新強[吉林大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水文地質學基礎(公選課)

地下水流數值模擬

研究生課程

地下水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數值模擬及套用

受教育經歷

1996年9月-2000年7月,吉林大學,本科

2000年9月-2006年9月,吉林大學,直博 (導師:廖資生 教授)

2008年10月-2009年4月,University of Graz,Austria.博士後(合作導師:Prof. Steffen Birk)

工作經歷

2003年03月至2006年05月,吉林大學,助教

2006年06月至2009年08月,吉林大學,講師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

2009年09月至今,吉林大學,副教授

2012年04月,吉林大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水利部科技創新項目課題:地下水庫調控與人工補給關鍵技術研究,2003-2005年,負責人

(2)水利部南京水科院開放流動基金:人工補給對地下水化學環境的影響研究,2005-2006年,負責人

(3)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地下儲水空間雨洪資源利用技術開發及套用試驗2006BAB14B04,校內子課 題):示範區地下儲水空間雨洪資源開發,2007-2009年,負責人

(4)國家高科技863目標導向類項目(淺層地下水石油類污染原位修復技術2007AA06Z343,子課題):地下水污染場地原位修複方案模擬分析,2009-2010年,負責人

(5)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堵塞演化機理及綜合預測方法研究(40902068),2010-2012年,負責人

(6)吉林大學科學前沿與交叉學科創新項目:淺層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的高效入滲機制研究(200903149),2009-2011年,負責人

(7)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狀況的評估體系研究,2010-2011年,負責人

主要參加人項目

(1)橫向課題:磨盤山水庫壩區三維滲流模擬,2002-2003年

(2)橫向課題:大慶西部地下水庫數值模擬研究,2005-2006年

(3)國際合作項目:利比亞海岸帶地下水質管理,2008-2010年

(4)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孔隙承壓地下水超采機制及判別方法研究,2008-2010年

(5)橫向課題: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北引渠首工程滲流分析,2010-2011年

(6)橫向課題:黑龍江省樺南縣樺南鎮地下水資源勘察,2010-2011年

學術論文

期刊論文

【1】廖資生,林學鈺,杜新強。松嫩盆地地下水水質評價圖的編圖原則與方法,地球科學進展,2003年4月,Vol.18,No.2,P299-304

【2】張立傑,杜新強,張立海。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利樞紐區三維滲流數值模擬模型研究,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7月,Vol.33,No.33,P327-330

【3】杜新強,廖資生,李硯閣。含水層儲存與回採技術的研究與套用,中國給水排水,2004年,Vol.20,No.8,Page 24-26

【4】廖資生,林學鈺,石欽周,楊松弄,杜新強。黃河下游傍河開採地下水的試驗研究—以鄭州北郊黃河灘地為例,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4年,34(增刊I),Page 13-22 (SCI檢索)

【5】趙玉紅,肖長來,王福剛,杜新強。達西儀直觀化、準確化的改進,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4年10月,Vol.34,page 191-192

【6】杜新強,廖資生,李硯閣,冶雪艷。地下水庫調蓄水資源的研究現狀與展望,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2月,page 178-180

【7】張立傑,杜新強,冶雪艷,彭卉,鄧國立。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利樞紐區滲控方案分析,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6月,Vol.36,No.3,page 388-392

【8】張立傑,杜新強,廖資生。Visual MODFLOW 在水庫壩區滲控設計方案確定中的套用,低溫建築技術,2007年第1期(總第115期),page 44-46

【9】杜新強,齊素文,廖資生,李硯閣。人工補給對含水層水質的影響,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7年3月,Vol.37, No.2,page 293-297

【10】張立傑,杜新強,廖資生,王洪波。磨盤山水庫壩基滲透穩定研究,2007年3月,Vol.37,No.2,page 411-416

【11】高淑琴,蘇小四,杜新強,謝軼,齊素文。大慶市西部地下水庫人工回灌方案研究,2007年8月,Vol.26,No.4, page 68-71

【12】冶雪艷,趙坤,杜新強,曹劍峰。突變理論在地下水開發風險評價中的套用研究,人民黃河,2007年10月,Vol.29,No.10,page 47-50

【13】高淑琴,蘇小四,杜新強,謝軼,齊素文。大氣降水對承壓型地下水庫水資源調蓄的影響分析,水文,2007年12月,Vol.27, No.6, page 22-24

【14】高淑琴,蘇小四,杜新強,謝軼,齊素文。大慶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區水資源人工調蓄方案,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年3月,Vol.38, No.2, page 261-267

【15】杜新強,李硯閣,冶雪艷。地下水庫的概念、分類和分級問題研究。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4月,Vol.4, No.2, page 209-214

【16】黃金林,遲寶明,路瑩,杜新強。地下儲水空間雨洪資源調蓄技術研究進展,灌溉排水學報,2008年4月,Vol.27,No.2, page 123-127

【17】杜新強,秦延軍,齊素文,慕山。地下水庫特徵水位與特徵庫容的劃分及確定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8年7月,No.2, page 22-26

【18】冶雪艷,杜新強,曹劍峰。FEFLOW在黃河下游斷流對地下水影響評價中的套用,黑龍江水專學報,2008年9月,Vol.35, No.3, page 92-95

【19】杜新強,常翠,冶雪艷。地下水流三維數值模擬中弱透水層初始水位的推求方法分析,黑龍江水專學報,2008年12月,Vol.35,No.4, page 94-97

【20】路瑩,遲寶明,杜新強,王子佳,李勝濤,高勇。平谷地區雨洪水水質特徵及利用潛力分析,給水排水,2009年4月,Vol.35, page 1-4

【21】杜新強,冶雪艷。洮兒河沖洪積扇地下水庫天然調控能力評價,黑龍江水專學報,2009年6月,Vol.36, No.2, page 121-124

【22】王子佳,遲寶明,杜新強,路瑩,李勝濤,張超宇。平谷盆地雨洪水水質管理措施研究,黑龍江水專學報,2009年6月,Vol.36, No.2, page 117-120

【23】X.Q. Du,X.Y. Ye, et al. (2009). Feasibility research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karst spring dynamics using a single continuum model. Proceeding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libration and reliability in groundwater modelling

【24】李勝濤,遲寶明,杜新強,王子佳,路瑩。北京平谷盆地地下儲水空間雨洪資源利用方式分析,工程勘察,2009年9月,No.9, page 51-56

【25】杜新強,冶雪艷,路瑩,遲寶明,Steffen Birk,楊悅鎖。地下水人工回灌堵塞問題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2009年9月,Vol.24, No.9, page 973-980

【26】冶雪艷,杜新強。FeFlow在紅興水庫滲控方案確定中的套用,人民黃河,2009年9月,Vol.31,No.9, page 116-117

【27】李璐,盧文喜,杜新強,冉淵。人工回灌過程中含水層堵塞試驗研究,人民黃河,2010年6月,Vol.32, No.6, page 77-78

【28】冶雪艷,杜新強,楊悅鎖。綏化市紅興水庫滲漏分析及滲控方案模擬預測,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0年1月,Vol.40, No.1,page 128-133

【29】冶雪萍,王立媛,王福剛,杜新強。拜泉鎮城區地下水化學特徵分析,水利科技與經濟,2010年10月,Vol.16,No.10, Page 1173-1176

【30】張加雙,楊悅鎖,杜新強,范偉. 石油污染場地地下水污染健康風險評估,安徽農業科學,2010年12月,Vol.38, No.36, page 20887-20890

【31】戴長雷,孫思淼,杜新強,葉勇. 中國近年寒區地下水試驗研究進展, 資源科學,2011年2月,Vol.33, No.2, page 286-293

【32】冶雪艷,耿冬青,杜新強,王福剛,曹東軍. 工程降水中人工回灌綜合技術, 世界地質, 2011年3月,Vol.30, No.1, page 90-97

【33】張慶玉,冶雪艷,唐建生,杜新強. 紅興水庫壩基臨界滲透比降研究,人民黃河,2011年3月, Vol.33, No.3, page 117-118

【34】路瑩,杜新強,遲寶明,楊悅鎖,李勝濤,王子佳. 地下水人工回灌過程中多孔介質懸浮物堵塞實驗,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年3月,Vol.41, No.2, page 448-454

【35】夏雨波,楊悅鎖,杜新強,楊明星. 石油污染場地淺層地下水MNA原位修復潛能及微生物降解效益評估,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年5月,Vol.41, No.3, page 831-839

【36】李勝濤,杜新強,蔡五田,遲寶明,張超宇. 局部高位入滲對滲透池入滲速率的影響, 工程勘察,2011年7月, Vol.?, No.7, page 57-61

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

【1】杜新強,李硯閣。地下水庫概念與分類問題研究,地下水庫建設學術討論會,2005年4月

【2】X.Q.Du, X.Y. Ye. Study on impact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n groundwater quality.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Vol.10, EGU2008-A-00455,2008. Vienna, Austria (EGU General Assembly 2008,Oral presentation).

【3】杜新強,常翠,冶雪艷。地下水流三維數值模擬中弱透水層初始水位的推求方法分析。首屆“寒區水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7月,哈爾濱)

【4】冶雪艷,杜新強,曹劍峰。FEFLOW在黃河下游斷流對地下水影響評價中的套用。首屆“寒區水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7月,哈爾濱)

【5】Du, X., Rehrl, C., Birk, S. (2009):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karst spring dynamics using a single continuum model.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Vol. 11, EGU2009-9355, 2009.Vienna, Austria (EGU General Assembly 2009, Poster presentation).

【6】Du, X. Q., Ye, X. Y., Rehrl, C., Birk, S. (2009): Feasibility research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karst spring dynamics using a single continuum model. Proc.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libration and Reliability in Groundwater Modeling, Wuhan, China, September 20-23, 2009: 11-14.

【7】杜新強,路瑩,李勝濤,冶雪艷,王子佳. 地下水人工回灌懸浮物堵塞機理、預測與控制,農業、生態水安全及寒區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摘要集(哈爾濱,2010年8月)

【8】李勝濤,杜新強,遲寶明,路瑩,王子佳。入滲池底部形態變化對入滲速率的影響,農業、生態水安全及寒區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摘要集(哈爾濱,2010年8月)

著作教材

1、曹劍峰,冶雪艷,王福剛,杜新強,趙坤。《黃河懸河段地下水系統分析與模擬》,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12月

2、李硯閣(主編),束龍倉,劉玉峰,杜新強,李旺林,顏勇(副主編)。《地下水庫建設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

3、參編,《地下水系統保護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8月

獲獎情況

2005年4月,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三等獎;

2007年4月,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二等獎;

2010年4月,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

2010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水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二屆全國水利學科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

2010年9月,吉林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大賽,二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