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紅[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杜志紅[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杜志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曾從事電視媒體工作十五年,有二十多部電視作品獲省級以上大獎,一部作品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後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獲得博士學位。曾赴台灣世新大學訪學半年。兼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微電影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會員、蘇州大學新媒介與青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開設主要課程有《電視新聞》、《廣播電視編輯與製作》、《電視攝像》《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寫作》等,為研究生開設《電視媒體策劃》等課程。

研究方向

廣播電視新聞學、影視藝術、新媒介與文化傳播 。

主要貢獻

曾從事電視媒體工作15年,創作電視作品千餘部。出版專著《中國傳媒責任論》、《電視的命運——媒介融合與電視傳播範式變革》等2部,在《現代傳播》、《中國電視》、《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電視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多項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社科項目。

科研項目:

主持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科研項目“新時期中國傳媒的社會責任研究”,已結項。

參加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科研項目“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研究”(成員第一名),已結項。

論文:

《論商業行為中的強制傳播現象》,《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

《災難報導情感信息處理的範本》,《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10期;

《論“隱性採訪崇拜”——關於“紙箱餡包子”的一個考察視角》,《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9期;

《當前我國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原因與實現路徑》,《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年第7期;

《全面、權威、現代——CCTV-4‘連宋大陸行’報導評析》,《電視研究》,2005年第7期;

《直播賦予電視新聞新概念》,《新聞潮》,2005年第12期;

《體育明星加盟體育新聞傳播現象考察》,《現代傳播》,2005年第3期;

《民生新聞的啟示》,《新聞愛好者》,2005年第2期;

《中國傳媒大學體育科研發展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建立媒體權威》,《媒介研究》,2003年卷1-1。

專著:

《中國傳媒責任論》,獨著,南方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體育傳播——運動、媒介與社會》,副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版。

獲獎記錄

獲多項新聞理論和科研成果獎。指導學生拍攝的紀錄片、微電影等數字影視作品每年都獲得國內外各類比賽大獎。

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及20餘項省級以上獎項。

電視新聞作品《甲骨百年》獲1999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河南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論文《論“隱性採訪崇拜”——關於“紙箱餡包子”事件的一個考察視角》獲“第十屆蘇州新聞獎/新聞理論作品獎”一等獎。

江蘇省2006年度“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近年在《現代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電視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