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論著選

《杜威教育論著選》,作者是趙祥麟 王承緒 ,由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於 1981 年出版。描述的是 每個教師應當認識到他的職業的尊嚴;它是社會的公僕,專門從事與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並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

基本信息

簡介

“教師不是簡單地從事於訓練一個人,而是從事於適當社會生活的形成。

杜威教育論著選杜威教育論著選

每個教師應當認識到他的職業的尊嚴;它是社會的公僕,專門從事與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並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

這樣,教師總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的天國引路人。”

從來不是想做一個受萬人景仰的人,只是想單純做一名老師,而這份單純要追溯到小時候,要追溯到奶奶的影響,真的認為做一名老師不是在乎能教出幾名狀元,真正的認可是若干年後你的學生還能記得你,還會約你出來聊天,我想這就是我的追求,單純的追

封面杜威教育論著選

求。

從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標準的大學生,這條路好漫長,但也因為出現了幾個人,影響了我的一生,也堅定了我想做老師的願望,也許在以後的教育自傳會詳細說到。

劉老師讓我們本科最好不要選教育學,我想我會選心理學吧,因為了解學生的心理是做老師的重要條件,可是我的最終目標就是教育,也算“曲線救國”了。

摘要

“教育作為一種服務商品,在我國已經具有十分廣泛而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這種需求的增長將更加快速。但是,目前這種基本上僅由國家辦教育的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隨著更多的民間資本注入教育產業,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也將不斷擴大。

教育方面的職業一度被認為是講授的職業,往往在國小、中學或者學院、大學裡。現在其範圍已被大大拓展,在許多專業領域也已得以發展,這其中包括指導諮詢、圖書管理員、媒體專家、學校的社會工作者等。

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多種多樣的職業選擇或在多種多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教師可以對人們在社會、個人和智力的發展方面施加重大影響。他們的影響源於他們對知識的摯愛,源於他們喚醒學生的新思維的才能,源於他們對人類發展過程的理解,以及他們的專業技能。幾乎在社會的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到教師的身影,他們的教育範圍很廣。儘管隨著科目的不同,對特定的課程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教師可以滿足對選定領域內某個專業的學術要求;他們了解歷史、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教育學方法論;並且通過有人指導的現場教學實踐,發展了他們的初始教育技能。”

這是在網上找到的教育學的就業前景,但對於我來說,就顯得不是特別重要,單純地做一名老師,是我的興趣,也是我執著的追求,無論以後是做一名高中老師,還是去貧困山區支教,無論他的薪金有多少,這已經不重要了。

讀這本書,才開始領悟到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的偉大,真正天國的引路人,讓我們選擇的格外謹慎。選擇了它,就等於選擇了會影響學生一生的任務。“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是杜威提出的。還原於教育的本來性質,探索兒童的心靈。在這本書里,杜威敏銳地提出了很多舊教育的假象,“消極地對待兒童,機械地使兒童集合在一起,課程和教法的劃一”。在中國現在的教育很多不也是這樣的嗎?填鴨式地灌輸知識,也不管是真懂了還是只是死記硬背,照著書本,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讓學生回歸到行動和實踐。當有一天學生真的變了,他們變得叛逆和早熟,也只是“哀嘆美好的往日孩子們的質樸、謙恭和絕對服從的消失,而一味希望僅僅靠哀嘆和說教把他們挽回過來,那是無濟於事的。根本的狀況已經改變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應的改變才行”。我只想說別再讓孩子們成為“奴隸”了,成為高考的“奴隸”,成為一個個行為是代表別人的思想而不是代表自己思想的“奴隸”,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中國的悲哀。他們本來是最富有想像力和好奇心,本來可以好好的認識這個世界,“可以循著歷史上人類的進步足跡前進,能真正懂得所使用的原料和所包含的機械原理。把這些作業聯繫起來,就無異於把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重演一番。”正確地引導學生探索人生的奧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恐怕就是教師的任務之一了。

真正對學生好,是用真心去對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嚴肅,更多的是做他們的朋友和親人,更多的是傾聽他們的心靈。即使再沒有空,也要關注那些成績中等的學生,因為他們最容易被忽略。他們既不像成績好的學生那樣被重視,也不像成績差的學生那樣被重點教育,他們也渴望被重視,也渴望受到老師的垂青,他們也一直在努力。這是我的教育嚮往。

單純地想做一名老師,做一名好老師,真正天國的引路人,我願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