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腐蝕與防護

材料的腐蝕與防護

1.1材料腐蝕的基本概念 1.4材料腐蝕的分類 1.1材料腐蝕的基本概念

圖書名:材料的腐蝕與防護

圖書信息:

作 者:劉道新 主編
出 版 社: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1
版 次:1

頁 數:576
字 數:806000
印刷時間:2008-8-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2
I S B N:9787561219294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的腐蝕原理、類型、腐蝕行為、影響因素和腐蝕控制方法,全面地介紹了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等國防領域機電裝備的腐蝕與控制技術。全書共分13章,內容包括緒論、電化學腐蝕熱力學與動力學、析氫腐蝕與耗氧腐蝕、金屬的鈍化、局部腐蝕、應力作用下的腐蝕、金屬在自然環境中的腐蝕、高溫腐蝕、金屬材料的耐蝕性、非金屬材料的腐蝕行為、腐蝕控制方法及其選擇、機電裝備的腐蝕與控制等。
本書為國防類高等院校材料專業(包括腐蝕與防護專業)的本科生教材,同時也可供非國防類院校相近專業的師生使用,並可作為從事腐蝕與防護、材料、化工、冶金、機械、維修等專業工作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工作者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材料腐蝕的基本概念
1.2 腐蝕的危害與腐蝕控制的重要性
1.3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的研究進展
1.4 材料腐蝕的分類
1.5 材料腐蝕程度的評定方法
1.6 本書的章節安排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電化學腐蝕熱力學
2.1 腐蝕傾向的熱力學判據
2.2 腐蝕電池及其工作歷程
2.3 電極電位與電化學腐蝕傾向的判斷
2.4 電位-pH圖及其套用
2.5 實際中的腐蝕電池類型
思考題與習題

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緒論
1.1 材料腐蝕的基本概念
材料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支柱。材料的使用離不開環境。材料的腐蝕與防護學科就是研究材料在其周圍環境作用下的破壞、變質行為及其控制的一門學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機械裝備的失效(喪失其規定功能)是由於構成它的材料的損傷和變質而引起的。根據失效過程中材料發生變化的物理、化學的本質機理不同和過程特徵的差異,可以將機械失效劃分為過載變形、腐蝕、斷裂、磨損、熱損傷、電損傷、污染和輻射損傷等多種形式,其中腐蝕(corrosion)、斷裂(fracture)和磨損(wear)是工程材料和結構最重要、最常見的三種失效破壞形式,如表1.1和圖1.1所示(在表1.1中將腐蝕加速的斷裂和磨損歸人了腐蝕範疇)。因此,研究材料的腐蝕與防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金屬材料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人們最為熟悉的腐蝕現象是金屬材料的腐蝕,如鐵生鏽是因其表面腐蝕生成了腐蝕產物FeO(OH)或Fe2O3·H2O,銅腐蝕後則在表面產生銅[CuSO4·3Cu(OH)2]。然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在各工業部門中的使用量愈來愈大,這些材料因環境造成的破壞和變質及其控制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腐蝕與防護科學已從過去以金屬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轉變為以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等在內的各類材料為研究對象。
腐蝕的英文名稱起源於拉丁文“corrodere”,其含義是損壞或腐爛。隨著人們對腐蝕認識的深入和研究範圍的擴大,腐蝕的定義也在不斷變化。早期對腐蝕的定義是針對金屬材料的。例如,英國人艾文思(U.R.Evans)給出如下的定義:“金屬腐蝕是金屬從元素態轉變為化合態的化學變化及電化學變化”。美國人方坦納(M.G.Fantana)則認為腐蝕可以從幾個方面下定義:①由於材料與環境及應力作用而引起的材料的破壞和變質;②除了機械破壞以外的材料的一切破壞;③冶金的逆過程等。前兩種定義既包含了金屬材料,也包含了非金屬材料;而後一種定義則是針對金屬材料的,同時說明腐蝕過程在熱力學上是自發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