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鎮

杏林鎮

杏林鎮位於扶風縣的東大門,距縣城15公里,東與武功縣相連,南與楊凌示範區相臨,西接太白鄉,北連召公鎮。

基本信息

陝西省扶風縣杏林鎮

概況

杏林鎮位於扶風縣東部。轄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杏林村,距縣城15千米;澇池岸村距縣城10千米。104省道公路東西過境。古蹟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漢班固墓。

沿革

1956年設杏林鄉,1958年設杏林公社,1984年改杏林鄉,1987年建杏林鎮。1950年設太白鄉,1961年設太白公社,1984年改太白鄉。1996年,杏林鎮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杏林、西坡、李家、召宅、菊花、湯房、漳召、馬席、東坡、史度10個行政村;太白鄉面積33.5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長命寺、良峪、浪店、二十里舖、楊家溝、三官廟、澇池岸7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太白鄉併入杏林鎮。

經濟

杏林,相傳宋代醫家石泰住此為人醫病,痊癒者栽杏樹為報,久之杏樹成林而得名。杏林鎮區位於扶風縣的東大門,距縣城15公里,東與武功縣相連,南與楊凌示範區相臨,西接太白鄉,北連召公鎮。鎮區長寬均為6公里,面積3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8%。鎮人民政府駐杏林北大街145號。杏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古往今來,人才輩出。西漢名將馬援、馬超的故鄉就在杏林,現存的馬超嶺遺址、馬援射弓處遺址依然風韻猶在。西寶北線、天絳公路在鎮區交會。全鎮有9個村,82個村民小組,26354人,耕地面積31546畝。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杏林鎮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達到了1965.5元,創全縣之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形成了優質果、大棚菜、紅提葡萄、種子糧、秦川牛養殖、規模養豬六大主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鎮村組道路建設、移民搬遷工程、示範國小創建、人畜飲水等項目佳績不斷,捷報頻傳。特別是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受到了省市縣的充分肯定。目前,鎮村班子堅強有力,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農業

近年來,杏林鎮堅持把發展經濟作為第一要務來抓,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目標,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鎮上結合實際,精心謀劃,科學布局,大力發展精品蘋果、設施蔬菜、生豬養殖、小麥良種四大特色產業,形成了蘋果、蔬菜、生豬、良種四大產業區;積極引導名優苗木、優質雜果、勞務輸出等輔助產業,形成了四大產業齊頭並進、輔助產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勢頭。
良種工程:以浪店村、菊花村的“一村一品”小麥良種為示範,充分發揮合作社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以小麥、玉米高產創建活動為契機,形成了以菊花、東坡、浪店、廿里舖、楊家溝小麥良種產業區。市縣農技推广部門連續4年在我鎮建設30畝穗行圃、5000畝小麥原種田和3.6萬畝優質糧生產基地。浪店小麥高產示範田先後多次迎接了國家農業部和省、市、縣各級領導檢查、觀摩,得到高度好評,我鎮也先後被授予陝西省小麥良種生產示範基地和市級小麥創建示範點。連續3年被縣政府評為“小麥良種統供先進單位”和“農業產業化示範園”。
精品果業:以召宅村精品蘋果發展為中心,形成了召宅、菊花、澇池岸、廿里舖、湯房、東坡精品蘋果產業區,蘋果面積7400畝。以長命寺綠化苗木、廿里舖村核桃苗木為重點,共種植各類苗木4130畝,以環美苗木公司為龍頭建成綠化苗木基地2處,面積750畝,以廿里舖村核桃苗木專業合作社為依託,形成了800畝核桃苗繁育基地。以三官廟、澇池岸村為帶動,年種植短期高效的甜瓜達到1100多畝。
設施蔬菜:以召宅村設施蔬菜發展為中心,形成了召宅、湯房、東坡設施蔬菜產業區,設施蔬菜面積830畝。
規模養殖:以李家村、長命寺村生豬養殖為中心,以太白屠宰場為龍頭,形成了李家、長命寺、菊花、良峪、西坡、楊家溝生豬養豬產業區,現全鎮建成百頭規模以上豬場123個,千頭以上豬場4個,年生豬存欄6.3萬頭。馬席、湯房、漳召、東坡等村建成26個千隻以上養雞小區。全鎮雞飼養總數達到15萬隻。

基礎設施建設

杏林鎮交通便利,商貿繁榮,市場和服務體系建設較完備,區位優勢明顯。鋪築縣鎮柏油公路26.1公里,水泥硬化村級公路43.94公里,沙石硬化生產道路25公里,90%的組街道完成了水泥硬化,總里程達95公里,90%的村莊通上了交通班車。33個組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重新架設高標準輸電線路68公里。扶貧移民搬遷123戶,復墾新增耕地350畝。營造西寶北線寬幅林帶15公里,植樹2.1萬株,建設生態家園示範村12個,綠化街道69條37公里;對全鎮1986畝集體林地全部實施了確權到戶林權制度改革,明晰了產權。在長命寺等9個村實施了三化一片林項目建設,對各村主幹道、重點街道、村部院落、體育健身廣場全面進行了綠化美化,植樹3.6萬株,栽植綠籬1.2公里,全鎮林木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4%。全鎮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個,垃圾台175個,固定垃圾填埋場8個, 156個村民小組全部確定了保潔員,做到了路有管護員、組有保潔員,確保了農村環境乾淨衛生。實施了改水改廁和沼氣入戶工程,解決了近2萬戶的飲水困難,全鄉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0%以上。近年來新建戶用沼氣2160座,80%的農戶用上了乾淨衛生的沼氣。2009年我鎮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衛生鎮”。電話普及率達到9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5%。

榮譽稱號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謀發展、富百姓、建強鎮、促和諧”主題,堅持“四大工程”堅定不移,“四個突破”加力提速,突出“創品牌、創亮點、創特色”打造明星鎮、建設新農村、發展好環境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穩糧促經,突出果菜,強抓畜牧,項目帶動,鎮區崛起五大富民工程。積極培育提升產業集群,交通區位,商貿流通三大優勢的總體思路,以關中百鎮建設項目為載體,以招商引資和非公經濟發展為抓手,以打造明星鎮為目標,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步伐。使作為寶雞市東大門的杏林鎮區從經濟、環境、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較大的改觀和提升。先後被評為市級衛生鎮、市級生態鎮、市級教育強鎮。

陝西省華縣杏林鎮

因境內盛產紅杏而得名,鎮人民政府駐縣城火車站北。杏林鎮南部為石堤峪、太平峪山區,北部大部分位於山前洪積扇上,總面積104.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為石堤峪河,有粘土、大理石等礦藏。轄14個村民委員會,77個村民小組,71個自然村。杏林鎮駐有鐵道部第一工程局引進設備修配廠、陝西省復肥廠等中央、省、地區所屬工業企業9家,因而非農業人口較多,全鎮7971戶,31400人,其中非農業戶口4681戶,17267人。總耕地面積15200畝,果園面積266畝。主產小麥、玉米、棉花,主要土特產為杏、柿、青竹等。農業總產值為225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7724千瓦。鎮辦、村辦、聯戶及個體工業企業共80家,工業總產值587萬元,其中規模較大的為鎮辦紙箱廠。農村經濟總收入1304.7萬元,其中工業、交通運輸、建築、商業飲食服務業等收入830.9萬元,占總收入的63.7%,農村居民純收入每人平均472.09元。境內西潼公路兩側,建有中央、省、地區所屬工業企業,七十年代以後形成了新的居民點——杏林廠區。這裡有金融、商業、醫院、學校等設施;有兩處農貿市場,上市人數每日平均千人以上,日成交額4000元以上。杏林鎮有中學2所,國小16所,在校學生1700多人;有鎮辦衛生院一所。境內有五龍山、老官台新石器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蹟。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林鎮

杏林鎮概況

杏林,位於美麗的鷺島——廈門,位於華僑陳嘉庚的故鄉——集美。杏林鎮在2003年前為杏林區,2003年後改為杏林鎮,隸屬集美區,杏林鎮包括馬鑾、正新、官任、西亭整個範圍。杏林鎮面積24.7平方千米。

杏林鎮行政規劃及人口

杏林鎮分為兩個街道辦事處。
第一個是杏濱街道辦事處,包含三秀、日東、錦鶴、錦園、西濱、馬鑾、前場這幾個居委會。第二個是杏林街道辦事處,包含寧寶、曾營、杏林、紡織、高浦、內林、杏北、西亭這幾個居委會。杏林鎮戶籍人口4萬人,流動人口1.8萬人。

杏林鎮經濟及工業

杏林鎮經濟發達,有多個工廠坐落於此。位於杏南路的和成路達,位於正新的正新輪胎,這兩個大企業都位於杏林。杏林人均月收入水平高,達到1800元。

杏林鎮旅遊業

杏林鎮旅遊業主要是杏林園博苑以及杏林漁村。

杏林鎮居民生活情況

居民生活情況良好。

杏林鎮交通

杏林鎮交通十分便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