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是200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頤。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雷頤

ISBN:10位[7203059685] 13位[9787203059684]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9.80 元

歷史漩渦里的重臣與帝國

從一介書生到晚清第一重臣

給朝廷打報告的藝術

痞子手段與外交榮辱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維新,但首先是自保。這才是李鴻章。

內容提要

官場“李鴻章模式”:當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於做事而疏於自保,下場往往很慘;精於自保而不做事,只是滑頭和飯桶。而李鴻章則是既敢於做事、開創新事業,又精於自保,擅於經營自己的勢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奏摺里的歷史世界:奏摺是最危險也是最神奇的套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祿,也可以人頭落地。奏摺是檯面上的東西,本書透過“台面”看“台下”,透過奏摺的“說什麼”,看其真正目的“要什麼”。方寸之間,有被忽略了歷史。

一個人和一個帝國:李鴻章的歷史,就是大清國四十年的歷史。李氏一生,雖力所能及地推進改革,但終究“不敢破格”;周旋於列強之間,功不可沒,最終卻“國人皆欲殺”。讀李鴻章,其實也是在讀者清朝這個老大帝國的衰落與悲涼晚景。

本書作者為社科院研究員、著名學者雷頤。本書對晚清名臣李鴻章從發跡到去世的重要奏摺與信函進行了獨到的解讀,從中可以看出李鴻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發跡軌跡,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國逐步崩潰的全過程。李鴻章的官場心機、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報告功夫堪稱一絕。可以這么說,凡是有上下級關係存在的地方,本書都值得反覆研讀和收藏。

編輯推薦

?從一介書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給朝廷打報告的藝術,改革家的風骨,痞子手段與外交榮辱。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維新,但首先是自保。這才是李鴻章。

作者簡介

雷頤,1956年出生,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當農民數年。然後當兵,後又復員當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1982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系中國近代史專業,198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編,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靜集》、《經典與人文》、《雷頤自選集》、《時空遊走: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被延誤的現代化》、《薩特》、《圖中日月》、《歷史的裂縫》,譯有《中國現代思潮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

目錄

自序 奏摺里的歷史世界

為官:大臣何以成為大臣

從曾氏門生到方面大員——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

做官須用自己人——空降巡撫的用人之道

該抗旨時就抗旨

升任兩江總督——李、曾的政治命運初現端倪

首次嚴重政治危機

該敷衍時且敷衍——從吳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經

痞子手段與曾李政治命運——接近權力中樞的關鍵一躍

第一總督——妥處與“老首長”關係

晚清時局中的曾李關係

出國歐遊

維新變法中的李鴻章

老臣厄運與再起

外交:一生秋風糊裱匠

1861:朝廷的新國策——從“仇夷”到“聯夷制亂”

巡撫曾經心狠手辣——殺降事件和戈登辭賞

“常勝軍”的終結

太平天國洋兄弟之死

從理藩到外交——外交對清政府的重大意義

近代中日外交的開端——中日外交一

台灣事端初次交鋒——中日外交二

一次難得的強硬外交——保護秘魯華工案

馬嘉理案:中國邊疆危機的大爆發

馬嘉理案的“威八條”——弱國外交家的兩難處境

中國宗藩體系的崩塌之琉球——中日外交三

中國宗藩體系的崩塌之朝鮮——中日外交四

中國邊疆危機之新疆——中俄外交

中國宗藩體系的崩塌之越南——中法外交

洋務:被打出來的近代化

亦開風氣之先——請設上海廣方言館

“發威馬齊”:中國軍隊的近代化

“阿思本艦隊”事件——中國的近代海軍夢

窮則變,變則通——李鴻章洋務思想述評一

從求強到求富——李鴻章洋務思想述評二

開天闢地第一頁

後發國家的困境——李鴻章洋務思想述評三

在洋商與華商之間——李鴻章洋務思想述評四

“戴紅帽”企業的困境

電報與“忠”“孝”

鐵路貴姓——晚清建造鐵路的大爭論

挨打之後的進步:海軍建設

遇到紅燈繞道走:近代鐵路海軍造

備忘:晚清政局中的象徵性事件

曾李聯手:“地方”派的崛起

最高的文化接軌——跪拜禮儀之爭

一樁官場醜聞:大工程里好賺錢

海防塞防戰略大討論

外交史上的荒唐一頁——郭嵩燾劉錫鴻之爭

太后嘴上的傳統

莫道昆明池水淺,原來是為練海軍

臣子都是替罪羊

附錄 李鴻章大事簡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