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芬

李華芬

李華芬白血病女大學生撿破爛資助貧困生感動大家。得知李華芬患病的訊息後,貴州大石國小的孩子們發起了為李華芬姐姐募捐活動,2005年4月19日,全體同學早早在募捐箱前排成百餘米的長隊。

介紹

李華芬李華芬
白血病女大學生撿破爛資助貧困生感動崔永元
從昨日下午5點30分開始,在中央電視台在中華世紀壇的演播大廳內,來自北京語言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林滿平就不停地擦拭眼鏡片,他哭了,被一個撿破爛的人感染哭了,和他一樣,還有來自同一個學校的同學,以及來自中國科學研究院的一些碩士生們。他們伴隨著崔永元在《小崔說事》中的語言感染力,用心聆聽著一個來自河南的女大學生的平凡故事。李華芬是一位貧困生,去年9月在校園裡發起“愛心捐助”活動,拾廢品變賣資助貴州大水鄉兩個貧困孩子上學,今年1月她不幸患了白血病。她用她的樸實感動著崔永元、感動著現場的觀眾、感動著來自美國的路乞先生、感動著一切在現場的人……
美國學者感動了在場的觀眾
10月的最後一天,北京天高雲淡,秋意正濃。
路乞是一位在中國生活了好多年的美國學者,他的太太來自湖北黃石。自從他來到中國,就一直做著一件特別讓人不可思議的事:在大街上撿垃圾。在他太太的故鄉——黃石,路乞的事跡被黃石市民廣為流傳。昨日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說事》把他邀請到節目製作現場。
崔永元:你的名字是祈禱的“祈”吧?
路乞:我的名字是乞丐的“乞”。
崔永元:為什麼?是因為你撿垃圾像乞丐嗎?
路乞:不是。我覺得有些人有不講衛生的習慣,他們總是將一些垃圾隨手亂扔,這樣影響市容,很不好。現在的中國發展得很快,在過去,我的祖先還有其他一些國家的人曾侵略過中國。我作為他們的後代,應該為中國做一些事情,為中國發展得更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撿垃圾只是為了讓這個美麗的國度更加美麗。所以說,我覺得自己更應該像一個乞丐,乞求你們通過我的行為,讓自己養成一個好習慣。
崔永元:你的行為讓黃石變乾淨了嗎?
路乞:應該好了一些,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我,黃石市也授予我城管隊員榮譽稱號,還給我發了服裝。老百姓也開始有了這方面的意識。
崔永元:一個老外都知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身邊人的行為,況且,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一個許多人不理解的基礎上。
路乞:有一次,我在黃石坐汽車,有一個漂亮姑娘上車後就開始扔果皮,她一扔,我就撿,結果她就不扔了。這說明我這個洋鬼子已經教育了她,可能同時也會教育周圍的一些人。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讓大家一下子改變很多,可我的行動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體現,我的祖先曾經給中國帶來過災難,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補償。我知道自己補償不了,但這是我自己的一點心意。

河南女孩感動了美國學者

崔永元:路乞用他的行為去影響周圍的人,下面我再介紹我國的兩個撿垃圾的人,她們的行為在感染著大家。她們是來自河南財經學院的大學生李華芬和她的同學白雪嬌。李華芬是一位貧困生,去年9月在校園裡發起“愛心捐助”活動,拾廢品變賣資助貴州大水鄉兩個貧困孩子上學,今年1月她不幸患了白血病。
崔永元:白雪嬌,你們怎么會想到撿垃圾?
白雪嬌:2004年9月,我們在網上看到天涯社區里介紹支教大學生徐本禹事跡的帖子後徹夜難眠,我們被當地艱苦的生存環境和山區孩子那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深深地感動了。第二天,李華芬寫了一份題為《他(她)的眼神》的倡議書:“讓我們從捐獻一個空瓶子、一張舊報紙做起,關注那些沒錢上學的兒童。雖然只是輕輕的一揮手,但是實現了一個孩子一生的夢想。”她開始在校園發起愛心捐助活動。救助一個學生,讓他們完成自己的學業才需要160元錢,我們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都是來自農村的學生,都不富裕,當我們看到很多垃圾能賣錢後,就有了這方面的想法。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走街串巷,把撿瓶子、拾廢紙變賣的357.3元錢全部寄給在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大石國小支教的徐本禹,資助了該校兩個貧困生重返校園。
崔永元:本來這事進行得很平靜,可後來的一件事打破了這種平靜。發起人李華芬病了,患的是白血病。突如其來的災難並沒有擊垮堅強的李華芬,她還惦記著自己資助的貴州貧困小學生。化療間隙,她在病床上口述,由父親代筆給徐本禹寫信,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絕口不提自己的病情。
李華芬:是的,今年1月9日,我暈倒了,到醫院一查是白血病。當時我也曾經想過放棄,自己是一個農村孩子,根本就沒錢治病。
崔永元:李華芬來自河南南陽市淅川縣一個貧困農家,家裡供她念書已經非常困難。為了資助貴州的孩子,李華芬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園裡撿空飲料瓶、易拉罐等廢品,將換來的錢一點點積攢起來。每月一次的化療所需費用不菲,兩次化療之後,李華芬的父母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河南財經學院的同學們又一次以“拾破爛”的方式為她募捐。得知李華芬患病的訊息後,貴州大石國小的孩子們發起了為李華芬姐姐募捐活動,2005年4月19日,全體同學早早在募捐箱前排成百餘米的長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