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頔

李舒頔,男,浙江人,蕭山中學學生。

基本信息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回瀾國中,蕭山中學的一位好學生,品學兼優
曾獲2007年度杭州市級三好學生.回瀾國中2007年度副社長:李舒頔
優秀作文:
1蕭山日報
那一片天
2006年08月06日00:00:00
回瀾國中 李舒頔

母育子在先,子視母為天。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題記
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但每次心都是暖暖的。
那天出校門的時候,正淅淅瀝瀝地下著秋雨,雨中夾雜著風,不大,卻冷得刺骨。
正巧今天爸爸不在,“媽媽應該會來接我的吧!”我心裡想,不出所料,剛走了沒幾步,一輛腳踏車穿過馬路,來到我面前,“快上來,別淋壞了!”媽媽穿著雨衣喊。我緊跑幾步,跳上後車架,只聽媽媽說:“快躲進來。”我掀了一下雨衣,說:“不行,這雨衣裝不下我們倆了,我進去只能往裡面灌風。”“快進來吧,外面的風刺骨呢。”我知道我拗不過媽媽,不進去,她肯定會脫下雨衣給我,只好低了頭鑽進去。
裡面真暖和,看不到外面,只能從地面上判斷外面的情況,過馬路,拐彎了,上坡了,好久不曾有過這種感覺了。小時候早上沒帶傘,天氣突變趕上下雨的話,媽媽來接我,就像現在這樣,母女倆在一件雨衣里,只感到車子的晃動,卻不必擔心摔倒。聽到外面的雨聲,自己和媽媽的呼吸聲,只覺得心是舒坦的,輕鬆的,靠在媽媽的背上,熱乎乎的,雖然沒有爸爸的背那么寬,那么厚,但卻依舊為我撐起那一片天。
雨依舊下著,我們已經到家了,望著媽媽被雨打濕的頭髮,心中泛起一陣感動,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其中夾雜著濃濃的親情和幸福。
搏風擊浪,揚帆渡舸,媽媽似一位嚮導,牽著我走過十多年的人生路。
媽媽啊!您包容了我的一切:痛苦、快樂,苦水,淚水。您全身心地保護著我,疼愛著我,卻從不索取什麼。
媽媽啊!您給了我生命,又承擔著教育我的責任,我在您的庇護下快樂地、無比幸福地成長……

無聲的訴說

115班 李舒頔
(發表於2006年6月5日《蕭山日報》)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作為十朝都城的南京,隱隱約約中,它透露出十足的王氣和尊貴,卻依舊掩蓋不了那令人膽寒的血雨腥風。
當我懷著異常沉重的心情踏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巨大而醒目的“300000”,它讓每一個來這裡的人都深深震撼。廣場中央的和平大鐘,在告誡人們,要共同祈禱世界和平……
有這樣一條路,上面是眾多受害人的姓名和他們的腳印。那一個個不完整的腳印,一次次撞擊著我的靈魂;有這樣一堵牆,上面有3000個受害人的姓名,密密匝匝地排列在一起,模糊了我的雙眼。據說,有一些受害人的後輩們每年都來祭拜,撫摸著牆上親人的名字,悲傷地落淚;有這樣一尊塑像,是她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讓世人認清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讓日本侵略者在鐵證面前低下了頭。她,張純如,一位年僅36歲的年輕女記者,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
最令我觸目驚心的是在當年的萬人坑遺址上建起的一座陳列館,只看見許多人的骨骼,完整的,不完整的;整齊的,凌亂的。一副,兩副,許多副,一層,兩層,許多層。我無法透過一副骨架,拼湊起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但我能想像得出,那些木然地甚至欣喜若狂地揮舞著鐵鍬,用泥土塗抹這幅畫的所謂“人”,他們,揮動著罪惡臂膀的他們,還能被稱為“人”?我有一絲害怕,可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憤怒,他們為什麼要殺我們的同胞?為什麼沒有人去阻止,為什麼他們殺了人以後還不敢承認?為什麼?無數個為什麼,我在深思……
南京是一座太過悲涼,太過沉重的城市。南京有一段令人憤慨,令人銘記的歷史。

2回瀾國中初一學生師德徵文選編
伴著朝霞同行
——記我的班主任王老師
清晨,太陽緩緩地從地平線上升起,霞光萬道,給整個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色,它喚醒了沉睡中的露珠、花朵、校園、人們……新的一天開始了。
今天是新學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我抑制不住心裡的興奮和激動早早地起了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一切準備停當,六點三十剛過,我就在晨風中急急地出發了。
一路上,我一直想著,新的學校、新的同學、新的老師、新的學習生活,一切都是新的,我心裡美美的,一種期待,一種憧憬。路也好像變得特別短,感覺一會兒就到了學校。
走進校園,我下意識地看了看錶,六點四十,還這么早!我一定是第一個吧,我猜想著已到了教室門口。咦,門開著,莫非還有比我更早的?只見一個中等個兒,頭髮微卷,正在不停忙碌的身影,喔,這不是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嗎!我心裡一陣感動,原來王老師比我還早呢,看著窗明几淨的教室,整齊的課桌,我明白了,為了我們能有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王老師早早地就準備好了一切。
漸漸地同學們陸陸續續地走進了教室,有序的開始了早讀……王老師也開始為第一節課-----科學課作準備了,講台上一隻只燒杯、試管、試管架、還有玻璃棒、酒精燈,樣樣具全,王老師正小心翼翼地檫拭著這些器皿,像似對待一件件罕見的寶貝,那么細緻,那么認真,那么一絲不苟!……
二十分鐘的早讀很快就結束了,王老師開始逐個地檢查我們的預習作業的完成情況,對於完成好的同學,王老師及時進行表揚,充分肯定,而對於沒有完成作業的同學,王老師則是耐心地了解情況,分析原因,鼓勵他們要有信心,從一點一滴做起……..
“鈴———”第一節課的鈴聲響了,王老師精神飽滿的走進教室,一縷朝霞不知何時已悄悄射進教室,那么明亮,那么璀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