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健繪聽泉的汶川女娃圖

李自健繪聽泉的汶川女娃圖

李自健雖然旅居海外多年,但一直心繫祖國。中國的文化一直是他藝術創造的母土,中國的人文和大自然一直是他藝術主題的豐富資源,中國的藝術一直是他取法的圭寶。作為一個愛國的藝朮赤子,中國既是他生命和藝術的起點,又是神牽夢繞的精神家園。在完成了環球巡迴展一個完整階段的展出之後,他將他的展覽在祖國的北京、上海、長沙、廣州展出,這既是他對祖國母土的回報,也是他精神的回鄉和藝術的回鄉。 在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李自健始終執著於質樸真誠的藝術精神。深厚堅實的藝術功底、豐富坎坷的人生經歷、淳樸勤懇的人格特質,以及近年佛家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的藝術在精神上更加完善博達。從而自然地開拓出一片真、純、美、善的藝術天地。

基本信息

簡介

聽泉的汶川女娃圖聽泉的汶川女娃圖

旅美畫家李自健專門創作的《聽泉的汶川女娃》,2008年6月8日上午在“心繫汶川情動瀟湘”賑災義賣會上以128萬元成交,義賣款項將由組委會捐贈到四川災區。

2001年以來,李自健多次赴四川汶川地區,收集中國鄉土繪畫創作素材。汶川的一些山鄉村寨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在長達數月的採風過程中,李自健也與當地的村民、兒童結下了深厚情誼。汶川地震的噩耗傳來,令他悲痛不已。

此次為義賣創作的《聽泉的汶川女娃》原型是汶川桃坪羌寨的“竹妹”,原名江竹,李自健連日來一直在尋找她的下落。李自健還展示了2003年在汶川寫生時他與當地10位兒童的合影。他承諾,只要能找到他們,將與妻子一起撫養他們,並供他們讀大學直至到美國留學。令人欣喜的是,就在當天的拍賣現場,在地震中逃出生天的江竹與李自健電話連線進行了通話。

李自健蒐集素材結識汶川孩,二○○一年秋,第一次進入汶川收集鄉土繪畫創作素材,並先後六次涉足茂縣、理縣、汶川的多個村寨。尤其痴迷於桃坪羌寨,當地兒童淳樸、可愛、天真的形象,一直是他鄉土孩童油畫的主角。油畫《聽泉的汶川女娃》中的女孩江竹就是他去汶川寫生時認識的。

汶川地震那天,李自健剛從美國回來。當聽說那裡的小孩被壓了在廢墟地下,他的心都碎了。其中,他心裡最牽掛江竹。六年前,他第一次去桃坪羌寨時,小女孩才六歲,後來再去,小女孩慢慢長大了,每次去,他都給江竹畫一張圖畫,取名《聽泉女孩》。

地震了,「我的《聽泉》女孩,你在哪裡里?」李自健焦急如焚。於是以《聽泉女孩》為素材,歷經半個月,再畫一張《聽泉的汶川女娃》,以尋找那裡的所有小朋友的下落,或以紀念他們在天國的靈魂。

《聽泉女孩》《聽泉女孩》

當終於得知那些小孩全部活著,只是學校倒塌了,沒有地方上課時,李自健泣不成聲,在電話中即對孩子們表示,將為他們建一所希望國小,並且建成一所最堅固、最牛的希望國小,哪裡怕再大的地震,也不讓它塌垮。賣畫擬建最牛希望國小,李自健說,地震發生一個多月來,讓他感受到中國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對災區的關懷,讓他感到震撼。《聽泉的汶川女娃》這幅作品,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他折射的是全國對地震災區所有人民的救助和關愛,對災區人民的殷切希望。

在舉行的“心繫汶川,情動瀟湘”名家書畫藝。在藝術品賑災義賣會預展上,李自健滿臉燦爛的笑容,他指著才完成不久的《聽泉的汶川女娃》說:“這就是我要找的汶川女孩,她小名叫竹妹!本名叫江竹,今年11歲。”據悉,日前,多次接待李自健的桃坪羌寨鄉政府文化中心站負責人打來電話告訴李自健,那群孩子很安全,畫中的女孩竹妹也很好。6月8日在瀟湘華天大酒店舉行的賑災義賣會直播過程中,竹妹已與現場與李自健電話連線。

據介紹,雖然寨子距地震中心的汶川只一山之隔,但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桃坪羌寨卻屹立不倒,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更幸運的是,整個寨子裡住著400多人,沒有一個在地震中受傷。李自健說,他將找機會去桃坪羌寨看看孩子,並為孩子們建一所鋼筋水泥的新學校。

畫作原形——江竹畫作原形——江竹

李自健在今後兩年時間裡,他以「人性與愛」為主題,將創作《汶川娃》、《汶川漢》、《汶川母親》等系列汶川地震的作品,畫出地震中和災後重建的汶川人民,對生命的期待,對生活追求的力量,那種在廢墟中重建家園的勇氣精神,以體現中華民族在重大災難面前那種空前團結的強大力量。

畫家簡介

李自健,中國旅美著名油畫家,美國油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湖南青年美術家協會執行主席。1954年出生於中國湖南邵陽市,1982年畢業於廣州美院油畫系,1988年移居美國洛杉磯。在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李自健始終執著於質樸真誠的藝術精神。深厚堅實的藝術功底、豐富坎坷的人生經歷、淳樸勤懇的人格特質,以及近年佛家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的藝術在精神上更加完善博達。從而自然地開拓出一片真、純、美、善的藝術天地。1991年--1992年,畫家獲得旅美歷程中一最重要的機緣,使其得以潛心創作了一大批以“人性與愛“為主題,以審美理想和道德理想相整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以及中國文化特徵的寫實主義油畫作品。此後,畫家一直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更深入地探索與表現,至今已完成近兩百幅油畫主題作品,自1993年起,畫家便開始在歐美及台灣地區舉辦大型巡迴個展。畫展深刻而感人的主題、質樸而精湛的藝術語言,以及由宏大作品規模所展開的豐富主題闡示,深深地觸動了中西方觀眾,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共鳴,多次成為文化媒體的焦點。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量同時也引起藝術界和藝術批評家的關注和讚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