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

李肇星

李肇星,男,漢族,1940年10月生,山東膠南人。大學文化,教授、博士生導師。1964年參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翻譯協會會長。 李肇星有“詩人外交家”之稱,出版有詩歌散文集《青春中國》。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李肇星 李肇星

李肇星,1940年10月生,山東膠南人。1964年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後,在外交部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被派駐非洲。1982年3月,在外交部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他以翻譯身份正式亮相。1985~1990年整整5年間,他以部長助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發言人,面對西方記者提出的許多刁鑽尖刻的問題,李肇星沉著應對,他的機智、堅定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譽為“鐵嘴鋼牙”外交官。

1995年2月任外交部副部長。1998年3月任中國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

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這一事件。時任駐美大使的李肇星讓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寫下“對死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對其家屬和中國人民表示真誠的歉意”,並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肇星被美國傳媒認為是“強硬派”,美國報紙形容當時的李大使“臉上極具哀容與憤怒”。

2001年任外交部副部長。2003年—2007年,任外交部長。2005年6月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參崴),代表中俄兩國政府互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2008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2009年11月13日,當選為中國翻譯協會會長。是第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

個人履歷

1959年—-1964年,北京大學學習

1964年-—1967年,北京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班進修

1967年-—1968年,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科員

1968年-1970年,在山西離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幹校和廣州軍區汕頭牛田洋農場勞動鍛鍊

1970年—-1977年,中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職員、隨員

1977年—-1983年,外交部新聞司科員、副處長

1983年—-1985年,中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一秘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司長,外交部發言人

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長助理

1993年—-1995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長

1998年—-2001年,中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長

2003年-2007年,—外交部長  

高校任職

序號學校職務
1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外交學院院長
3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4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名譽院長
5北京大學教授
6暨南大學顧問、名譽教授
7湘潭大學名譽教授 
8上海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9山東外事翻譯學院名譽院長
10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名譽教授
11浙江工商大學名譽教授
12廣西民族大學東協學院名譽院長
13商丘工學院名譽院長
14上海大學名譽教授

軼事典故

出身農家愛讀書

李肇星 李肇星

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於山東省膠南縣大珠山腳下的王家村,自幼家庭生活貧苦。李肇星是在姥姥家所在的瓦屋村讀完國小的,他熱愛學習在王家村和瓦屋村都很出名。

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中學時期的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外語和中文的表現尤其突出。

李肇星常常會爬到河邊的柳樹上去看書。此外,縣城裡的圖書館是中學時代的李肇星經常光顧的地方。“本來圖書館是給幹部開的,不對學生開放,但肇星的好學精神感動了圖書館那個叫王晶的阿姨。”沈樂亭說。

李肇星愛學習的習慣一直堅持至今。2005年4月15日與公眾的見面會上,他對在場的大學生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好,將來為祖國勞動,使我們祖國很快強大起來,特別要提的是,要有創造性的學習,創造性的勞動,因為現在世界上各國的競爭,最主要的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言談中語重心長,更是他自己成長經歷的寫照。  

詩人意外搞外交

高考時,李肇星沒有如願進入一心嚮往的中文系就讀,“意外”地被第二志願北京大學西語系錄取。

1964年,李肇星從北大畢業,恰逢外交部到北大西語系挑人,李肇星和其他幾名同學被錄取,其中包括後來成為他夫人的秦小梅。  

口才和筆頭俱佳

李肇星 李肇星

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後他與美國政客和媒體的唇槍舌劍。時任駐美大使的李肇星,展現出的咄咄逼人和強硬態度讓美國人很受震動。

2005年“兩會”期間,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的李肇星,更是讓人感受到了他出眾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2005年4月15日的公眾開放日見面會時,在提到“台獨”總代表李登輝時,他用的定語是“那個挺壞的人”,而日本右翼政客經常去參拜的靖國神社,則被他稱為“日本的大廟”。談到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企圖時,李肇星表示:“有的國家想提拔提拔自己,想當個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這個可以理解,誰不想提拔自己呢?”  

水到渠成任外長

李肇星 李肇星

從1970年被派駐非洲工作時算起,到2003年就任部長,李肇星整整走過了33年。

李肇星在外交部的工作經歷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9年的非洲工作經歷;中國在非洲一些國家的使館通常工作人員很少,一般從辦護照到處理僑務等大事小情都由有限的幾個人做。李肇星到賴索托工作的時間是1983年,當年4月30日中國剛剛與賴索托建立外交關係,他到那裡承擔起了開館的工作,任務相當艱苦。在《彩色的土地》一書後記中,李肇星說,非洲的那段經歷“可能正是我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日月”。

李肇星 李肇星

二是11年的新聞司工作;而新聞司則是外交部公認的最培養人的地方,前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等都是從新聞司走出來的。李肇星做了5年的新聞發言人,是歷屆發言中時間最長的。新聞發言人位置上的歷練,對李肇星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

三是總共13年的聯合國全權代表、駐美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長工作。他從1993年起相繼擔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駐美大使等職,不僅與部分美國政要建立了很好的私人關係,還經歷了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中美撞機等一系列事件,既參與過中美之間的各項合作,又有應對危機的經驗。

在外交部三個不同時期工作的磨練,也為他後來當選外交部長做了很好的鋪墊。不過,外交部新聞司雖然出過一些拔尖人物,但只有李肇星像錢其琛那樣,從發言人最後升為外交部長。  

性情詩人

李肇星 李肇星

早年貧寒的生活形成了李肇星性格中樸實、執著的部分。而作為詩人,他又是情感豐富的性情中人。在漫長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眷戀寫作。駐肯亞、賴索托等非洲國家時,兒子還小,為了表達對兒子的思念,他為國內少年讀者寫了一系列文章,後來結集出版,取名《彩色的土地》。

家族成員

妻子:秦曉梅,曾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參贊和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國際組織部副主任。

岳父:秦力真,外交家,劉少奇的秘書,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

李肇星夫婦有一個兒子。為了讓他懂得自己是莊稼人的後代,愛自己的故土。禾禾從北京四中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後來又留學美國。2001年,禾禾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大學畢業,通過網路找到工作。2004年,禾禾又考取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李肇星是一個開通的好父親,他十分尊重兒子的意願。他告訴禾禾:在這個世界上,靠任何人都不行,只有靠自己。

人物語錄

李肇星:希望梵蒂岡勿以任何形式干預中國內部事務。

李肇星:我也訪問過一個人口很少的國家叫維德角,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對我很熱情,也特別客氣,不斷地說,我們的國家很小。我為他們的謙虛態度所感動,但我也很誠懇地告訴維德角朋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國不在大,熱愛和平、主持公道就好。

李肇星:如果兩個國家或者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什麼東西都完全一樣,一模一樣,這個世界也就太單調了,有很多記者可能也就失業了。

李肇星:(參拜問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接受日本現任領導人到現在還崇拜甲級戰犯,其他許多國家的人民也都不能接受。一位德國官員告訴我,德國人也不能理解,日本的領導怎么能幹這種事,這種傻事,不合道德的事,這是德國人說的。

關於中美貿易李肇星說:的確,美國朋友也有些抱怨,說他們同中國雙邊貿易當中赤字太大,但是赤字的產生原因很複雜,其中包括美國除了波音飛機之外,只願意賣給中國大豆、棉花,還有加利福尼亞葡萄酒,還有佛羅里達的柑橘。而有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不賣了,他們說那是高技術含量的,甚至是軍民兩用的。實際上很難說得清楚什麼叫軍用、什麼叫民用,這杯茶、我和姜主任喝了那就算民用,如果是當兵的喝了呢,就算軍用,說得清楚嗎?所以,有些時候不要把什麼問題都政治化,還要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辦事才好。

在回答台灣記者有關台灣問題的問題時,李肇星說:我不由得想起,不久前逝世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巴金先生的一段話,這位活了101歲的老人如此深情地說:“我家鄉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我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位母親,也只有一個祖國,讓我們共同努力,捍衛自己祖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尊嚴,堅決反對任何分裂活動。謝謝。

作為一名“鐵嘴鋼牙”的外交官,他見證、參與了中國與世界的種種風雲變幻;作為一名激揚、豪放、熱情的詩人,由他作詞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歌曲正被眾人傳唱;作為一名父親,他一次次囑咐在美國讀書的兒子要熱愛故土,牢記自己的“根”……

2007年3月“兩會”期間,記者問及是否統計過過去一年在國外,包括在飛機上度過的時間,外交部長李肇星這樣回答:“你問的數字,我沒有辦法統計,因為太多了。僅僅是去年,我陪胡錦濤主席出訪4次,陪溫家寶總理出訪3次,我自己出訪7次,大約到了50多個國家。”

這就是外長李肇星的工作生活,他的足跡只能在地球的經緯線上讀出。

所獲榮譽

2001年1月29日,是李肇星駐美任期的最後一天。華盛頓市長威廉斯頒布文告宣布這一天為“李肇星日”,以表彰他任駐美大使3年來的卓越貢獻。  

2004年,智利駐華大使卡夫雷拉代表智利總統拉戈斯向李肇星頒發了聶魯達百年誕辰“總統榮譽勳章”,並稱讚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詩人。  

2010年11月15日,李肇星先生被授予浸會大學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  

人物評價

因經常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時,引用古人的詩句或自己作詩,而又被一部分人稱為“詩人部長”或“詩人外交家”。

因為在台灣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加之出眾的個人形象,一部分人稱他為“我的脾氣不好部長”。

歷任中國駐美國大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崔天凱2013年4月2日抵達華盛頓履新,成為第十任中國駐美國大使。此前的駐美大使依次是: 柴澤民、章文晉、韓敘、朱啟禎、李道豫、李肇星、楊潔篪、周文重、張業遂。

柴澤民 | 章文晉 | 韓敘 | 朱啟禎 | 李道豫 | 李肇星 | 楊潔篪 | 周文重| 張業遂 | 崔天凱

中國外交部歷任部長

 人物籍貫    任     期
第一任周恩來浙江1949年——1958年
第二任陳毅四川1958年——1972年
第三任姬鵬飛山西1972年——1974年
第四任喬冠華江蘇1974年11月——1976年12月
第五任黃華河北1976年12月——1982年11月
第六任吳學謙上海1982年11月——1988年4月
第七任錢其琛上海1988年4月——1998年3月
第八任唐家璇江蘇1998年3月——2003年3月
第九任李肇星山東2003年3月——2007年4月
第十任楊潔篪上海2007年4月 ——2013年
第十一任王毅北京2013年至今

中國歷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

男新聞發言人錢其琛(1976年上任)齊懷遠(1983年上任)俞志忠(1984年上任)

馬毓真(1984年上任)王振宇(1984年上任)李肇星(1985年上任)

金桂華(1988年上任)段津(1990年上任)吳建民(1990年上任)

李建英(1991年上任)陳建(1994年上任)沈國放(1996年上任)

崔天凱(1996年上任)唐國強(1996年上任)朱邦造(1998年上任)

孫玉璽(1998年上任)孔泉(2001年上任)劉建超(2001年上任)

秦剛(2005年上任)洪磊(2010年上任)劉為民(2011年上任)
女新聞發言人李金華(1987年上任)范慧娟(1990年上任)章啟月(1998年上任)

姜瑜(2006年上任)華春瑩(2012年上任)

新中國歷任駐美大使

人物任期人物任期
柴澤民 柴澤民 1979.03—1982.12 章文晉 章文晉 1983.03—1985.04 
韓敘 韓敘 1985.05—1989.08 朱啟禎 朱啟禎 1989.10—1993.03
李道豫 李道豫 1993.04—1998.02 李肇星 李肇星 1998.03—2001.01
楊潔篪 楊潔篪 2001.02—2005.03 周文重 周文重 2005.04—2010.03
張業遂 張業遂 2010.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